第二卷:風雪潛龍 第三十二章:閒聊有意大漠霜(1 / 2)

大金豪強 司空楊炳 11174 字 10個月前

楊莊主見氣氛不對,說道:“不聊這些氣悶的事兒了,咱們還是聽聽三弟草原上的見聞吧!”

楊康早聽得昏昏欲睡,連忙附和道:“三叔,還是接著講那個帖木真可汗的事兒吧!”。

楊森說道:“這位大汗經曆頗為曲折,他年幼時父親被敵人毒死,一家人被部族拋棄,在母親柯額倫的帶領下,撿拾草籽、捕魚射獵為生,生活很是淒慘。”

張先生接話道:“我想起來了,他的父親應該叫做也速該,當年是乞顏部的首領,還不是可汗。”

楊森道:“先生對草原上的事兒也知道?”

張先生道:“當年遊曆北境,聽人說過。”

楊先生道:“老張你彆打岔!”

張先生笑了笑,不在說話。

楊森接著說道:“他十幾歲時被人捉了去,險死還生,他十八歲時,新婚妻子被另一夥敵人搶了去,後來聯合了義父和義兄才搶了回來。”

楊康有些好奇的問道:“老婆也可以搶來搶去嗎?”

楊森笑道:“草原上的風俗,搶來的妻子才高貴,他的母親柯額倫就是他父親搶回來的。”

楊康道:“他的敵人可真多!”

張先生說道:“草原部族之間時時爭鬥,大家都是敵人,就是他們萌古部的諸多分支之間也經常爭鬥不休。”

楊森道:“張先生所言不虛,毒死他父親的是塔塔爾人,捉了他去的是同屬萌古的泰赤烏人,而搶了他妻子的卻是蔑兒乞人。”

楊康道:“好亂呀!聽著腦殼疼!”

張先生笑道:“亂才好呀!如果他們團結起來,誰受得了。”

楊森道:“這位可汗頗有些手段,威望日高,逃散的部眾陸續歸來,又擊敗吞並了不少部落,現今已是草原上的一股很大的勢力。”

楊先生問道:“那就是說還是有能跟他抗衡的對手唄。”

楊森道:“現在草原勢力最大的還是克烈部,首領被金國冊封為王,因此被稱作王罕。他是也速該的安答,也是帖木真的義父。”

楊先生道:“還有嗎?”

楊森道:“還有就是帖木真的安答劄木合,他是萌古劄答闌部的首領,多次聯合草原部族同帖木真作戰。”

楊康問道:“安答是什麼?”

楊森道:“就是咱們說的結義兄弟的意思。”

楊康又道:“那他們不是一夥的嗎?乾嘛還要打來打去!”

張先生頗有深意的說道:“爭奪權勢、利益唄,為了這些什麼親情、友情都可以拋之腦後的。”

楊先生問道:“三哥你看好哪一個?”

楊森答道:“自然是帖木真,王罕塚中枯骨,劄木合氣量狹窄,都不是他的對手,據說再往西還有一個乃蠻部,想來也不是他的對手。”

張先生長歎一聲道:“那咱們中原百姓就要遭罪嘍!”

楊先生疑道:“為何?”

張先生道:“當年萌古部的俺巴孩汗被塔塔爾人出賣給金國朝廷,被金熙宗下令釘死在木驢上,鐵木真的父親也速該被塔塔爾人毒死,所以說萌古部同塔塔爾人和金國乃是世仇。”

楊先生道:“對呀,他統一草原之後,一定要南下報仇!”

張先生道:“他找金國朝廷的麻煩跟咱們沒啥關係,可兵凶戰危,咱們老百姓可要遭殃嘍!”

楊莊主在他們聊天時一直在思索著什麼,這時說道:“那咱麼要早做打算呀!”

楊鬆、楊森一起對楊莊主說道:“大哥的意思是什麼?”

楊莊主卻對張先生說道:“先生以為應當如何!”

張先生知曉莊主的想法,卻不說破,隻說道:“結寨自保,積攢實力,還能如何!”

眾人正聽著他二人的啞謎,卻聽得楊康哎呀一聲。

楊莊主嗬斥道:“一驚一乍的乾什麼!”

楊康一笑,掩飾道:“咬到舌頭了!”

卻是楊炳記憶中的這段曆史突然冒了出來,讓楊康有些吃驚。

楊炳雖然是一位資深的古兵器愛好者,但作為一名工科生,畢竟沒有係統的學習過曆史,對這段曆史的了解並不是太多,隻知道大致的走向。

在楊炳的記憶中,這段曆史倒是金老先生名著《射雕英雄傳》和一部叫《成吉思汗》電視劇的情節儲存較多,這些文藝作品的內容和曆史記載混在一起,使得這段記憶頗有些雜亂。

楊康發現這段記憶後,倒是對那部小說更感興趣,因為小說中的一個主要配角竟然同自己同名。

仔細調閱那段記憶後,發現那個和自己同名配角,竟然是個徹頭徹尾的反派,不禁有些氣惱。

隨即發現楊炳對此也頗有怨念,原因卻比較搞笑。

楊炳少年時有一部香港電視劇在內地播放,火爆到萬人空巷的地步,這部電視劇就是根據這小說改編而成。

因為姓氏的原因,楊炳那幾年的綽號就是“楊康”,這個綽號跟隨了他整個少年時期,給他的少年時期小小的心靈帶來了不小的困擾。

楊康是鄉間的一個質樸少年,對這些遙遠的事情本沒有太多的興趣,對三叔的講述隻是當故事來聽。

此時草原還沒有文字,各部族之間語言也有不少差異,楊森談到部族名稱和人名當然也都是音譯,很多草原事物的漢語名字是在後世史書中才固定下來的,此時的譯名與楊炳的記憶並不完全相同。

楊康雖然有過耳不忘之能,但他對這些拗口的譯名沒什麼概念,所以楊康初時也沒太在意,但隨著楊森講述的內容增加,楊炳記憶中關於這段曆史的內容忽然湧現出來。

楊康這才意識到,那場生靈塗炭,亡金滅宋的大戰就在不遠的將來,哪部小說的時代背景就是自己所處的時代,而那場大戰首先波及的就是河北山東之地。

楊康也突然理解了楊炳諸多部署的用意,在未曾顯露的潛意識支配下,楊炳是在對那場將要到來的大亂做著應對,他要將這沂源盆地打造成亂世中的桃園,作為族人們的庇護之所。

在楊炳的記憶中這位萌古大汗是一位古今罕見的屠夫,但在楊康的小小心靈中,這人亦是一位蓋世的英雄。

少年人崇拜強者,何況楊康又是一位武者,楊炳記憶中相關的情節在楊康腦海中一一湧現,心情激蕩之下,楊康霍然而起,說道:“我要去草原,見一見這位大英雄。”

楊莊主嗬斥道:“你胡說什麼,他是蒙古乞顏部的可汗!你怎麼能見到他。”

楊森道:“草原人崇拜強者,據說這位大汗豁達大度,頗喜招攬天下英雄,侄子武藝高強,少年英雄,如果去草原,真有可能見到他。”

楊康道:“三叔再去草原,我跟你同去!”

楊森道:“咱們行商之處俱是苦寒之地,你年齡還小,不一定能吃得了這份苦,能不能去,還要你父親定奪。”

楊康年齡尚小,楊莊主本不願其前往,但楊康死磨硬泡不肯罷休,楊莊主深知自己這個小兒子的秉性,若是不答應他,恐怕他要自己偷偷前往,無奈之下,隻好答應。

經楊康這麼一鬨,大家夥對草原諸部也起了好奇之心。

楊先生道:“三哥,這草原上部族林立聽得頭昏腦脹,能不能給我捋捋?”

楊森卻對張先生說道:“張先生學識淵博,您老給我們說說。”

張先生謙遜了幾句後說道:“我也是知之不詳,給你們起個頭吧。”

楊先生道:“老張你口才好,你先給我們說道說道。”

張先生白了一眼楊先生,說道:“草原之上土地貧瘠,雨水稀少,不適合農耕,草原上的百姓隻能以放牧為生。可一畝地的草場恐怕連十隻羊兒都喂不飽,因此草原百姓自然不能大規模聚居。所以草原上的百姓就會依血緣的遠近分成大大小小的部落。”

楊先生問道:“當初匈奴、突厥、回鶻強大之時,也是如此嗎?”

張先生道:“自古皆是如此,這是所處地理決定的,所以這些草原共主雖說名義上是統一了草原,但跟中原王朝編戶齊民的治理方式大大不同。”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