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宮內殿,王學斌與龍陽分立高台兩側,也將天下站成了兩半。
貴族與平民的矛盾,將會愈演愈烈。
兩個階級的利益訴求不同,平民渴求安穩,貴族追求利益。
對於平民來講,隻有安穩,他們才能正常的生產勞動,滿足溫飽。
但對於貴族來講,戰亂也好,安穩也罷,哪個能給他們帶來更大的利益,他們就推崇哪個。
現如今,在六國伐秦的大潮之下,戰亂更符合貴族利益,平民的訴求不可能被滿足。
因為平民雖然渴求安穩,但他們幾乎沒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權在掌控他們的貴族手中,他們隻有同意並認可的權利。
現如今,六國貴族意圖掀起戰亂,沒有選擇權的平民隻能隨波逐流。
六國伐秦之戰是無法避免的,王學斌心裡早就清楚。
他在六國掀起內亂,一是為了打壓六國發展的步伐,其次就是為了讓六國主動提起伐秦之議。
王學斌的想法一直都非常明確,就是天下一統,一直都是。
天下一統少不得征伐戰亂,王學斌本人不排斥戰爭,他排斥的,隻是對己方不利的戰爭。
若是按原本曆史走向,秦滅六國靠的是遠交近攻,逐步吞並。
現如今曆史已經偏轉,王學斌不敢保證,秦滅六國時還會不會像原來那般順利。
為了統一,他必須在秦滅六國之前,削弱六國的力量。
因此才有了這次六國伐秦的會盟。
若是沒有王學斌的默許,六國合盟之事絕對無法順利進行。
不說彆的,單他在六國轉悠一圈,給六國換個王,就夠六國受得了。
而他默許的原因無他,就是希望六國能夠主動起兵攻秦。
因為秦國有一處非常重要的關隘,函穀關!
秦國地理位置非常特殊,位居高原,控扼黃河上遊,對東方六國有居高淩下之勢。
加之周遭山圍水繞,東出要道有潼關與函穀關把守,六國攻伐,隻要秦國據守函穀,就能立於不敗之地。
王學斌正是打算借助這個地勢,消磨六國兵力與鬥誌。
六國伐秦不成,內部必然不會和諧,損兵折將之下,必然矛盾叢生。
此次伐秦是六國最後的掙紮,若是此次伐秦失敗,六國就再也無法聯合起來,組織有生力量合力抵禦秦國了。
這麼明顯的一個坑,王學斌能想到,龍陽君想不到麼?
當然能想到,天下能人數不勝數,能看清局勢的人大有人在。
不僅龍陽能看得出來,山東六國的君王都能看得出來。
但是單單能看出來沒有用,他們沒得選!
秦國國力與日俱增,六國國力日漸衰頹,六國君王此時若是不賭這一把,幾十年後,他們就連上賭桌的資格都沒有了。
沒有辦法,明知是坑,也得硬著頭皮往下跳。
此時若是不跳,以後想跳都跳不了了!
滔滔大勢,由不得他們!
此時王學斌與龍陽的交鋒,與其說是二人的爭執,不如說是大勢之下兩股潮流的對抗。
王學斌代表的是革命派,選擇了革新,選擇了百姓,選擇了相信未來。
龍陽君代表的是固守派,選擇的是守舊,選擇了貴族,選擇了維護固有勢力的利益。
他們的言辯之辭,都是為了說服自己所選擇的利益群體,其中意味,錯綜複雜,難以言表。
“嗬嗬,君上太過高看王某了,王某一介黔首,何德何能,竟然勞得君上如此看重?”
龍陽聞言輕笑一聲,懇切說道:
“先生之才,天下皆知,又豈是龍陽一人推崇?
若是觀瀾先生肯棄暗投明,相信天下諸國的大門,無不為先生敞開,屆時,先生可不要忘了龍陽啊!”
王學斌深深的看了龍陽一眼,臉上露出了笑容,意味深長的說道:
“此言恰恰也是王某想要對君上說的,應該是君上不要忘了王某才是!”
“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