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下十分失望的宋鑠,蕭融回到自己的房間,他轉身把門關上,然後才拿著公文坐到了桌邊。
他沒有他表現出來的那麼淡定。
……
如今看來,宋鑠的的確確就是未來那個擁有一顆七竅玲瓏心的宋遣症,正因為熟懂人心,所以才能在任何人麵前都吃得開。
這大約是一種天賦,哪怕宋鑠如今還是個二愣子,他對旁人的好意惡意,也是十分敏銳的。
相比之下蕭融就差點意思了,那封信他當初看了兩遍,但他完全沒發現原百福的意圖,甚至那天走了以後,他還在心裡感慨過,既然原百福和屈雲滅關係那麼好,那這回的他應該就不會做出那種事了吧。
撐著自己的頭,蕭融沉沉的歎了口氣。
他真是……太天真了。
原百福。
原、百、福。
他是鎮北軍分裂的發起人,是南雍和鎮北王徹底撕破臉的促成者,是孫仁欒、賀甫及整個南雍覆滅的導火索。
更讓人無法原諒的,他就是殺了高洵之的人。
……
看似原百福做了許多錯事,已經到了十惡不赦的地步,但蕭融明知道這些卻一直都沒有對他采取什麼措施,因為曆史的記載沒有那麼簡單,彼時的屈雲滅可沒有現在這麼好說話,他整日都重複著殺人、複仇、殺人、複仇的過程,益州的動亂令他焦頭爛額,童謠的傳唱讓他心裡窩火,軍心渙散了,他更是著急的不行,因為他一定要去打鮮卑。
軍心出現了問題,屈雲滅當然知道這很致命,而他命令自己的手下去解決這件事,解決不了,他就會發脾氣,原百福作為他最愛用也最信任的人,這些怒火基本都是衝著他去的,同時,由於原百福去鎮壓益州的動亂了,他在那裡待了很長一段時間,誰也不知道南雍的人是怎麼找上他的,有可能是孫仁欒派了人,也有可能是李修衡在其中充當了牽線搭橋的作用,總之,原百福被南雍人說動了,他不想再留在炮仗一樣的屈雲滅身邊,他想換個人效忠了。
截止到這,蕭融都不會怪他的,畢竟屈雲滅一開始是什麼德行他記得清清楚楚,原百福這麼做雖然狠心,卻絕不能說他是個惡人,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他也隻是為了過的好一點而已。
但他千不該,萬不該,不該在高洵之發現了他和南雍聯絡之後,就把人捆綁起來,然後在大軍麵前,用砍下高洵之的頭的方式,來絕了這些尚在左右動搖之中的將士的後路。
……
一開始原百福帶兵占領了中山郡,這隻是單純的內部分裂而已,這也是張彆知等人根本不把這件事當真的原因,在張彆知看來,大王和原將軍經常產生口角,而原將軍對大王忠心耿耿,他就是宣布不再效忠大王,過段時間可能也就收回這句話了。有張彆知這樣想法的人不在少數,鎮北軍發展了那麼多年,互相之間的關係可不僅僅是同僚那麼簡單,許多人是連襟、親家,一句話就能讓這個人再次倒戈,原百福他正是知道這一
點,所以在高洵之前來說和的時候,乾脆拿他做了祭品,這樣一來所有人都知道,他們絕不可能再回去了,因為大王再也不可能原諒他們這些叛徒了。
史書上的說法是,高洵之發現了孫仁欒送給原百福的信物,所以原百福不得不殺了他,可在宋鑠點出那封信裡的暗藏玄機之後,蕭融突然就覺得這個理由不是那麼靠得住了。
既然都鐵了心要背叛,為什麼還怕信物被發現,這更像是原百福為自己找的借口,為他的狼心狗肺掩飾的說辭。
……也不好說,因為原百福很了解屈雲滅,他知道高洵之要是死了屈雲滅立刻就會陷入狂暴狀態,按理說他不該做這麼蠢的事,但他還是做了,或許他是真有不得不殺高洵之的理由,隻不過不是信物被發現。
總之,原百福做了一件他永遠都無法挽回的事,而他雖然當夜就開始逃命了,但他根本沒活幾天,在得知原百福居然殺了高洵之以後,孫仁欒當時就知道壞了,他擔心屈雲滅會因為這件事攻打自己,乾脆一不做二不休,派出殺手去,在原百福根本沒有防備的情況下勒死了他。
原百福死了這件事就算結束了?怎麼可能,於屈雲滅來說,他失去了一個老師也失去了一個父親,這個仇他必須親自報,原百福死了沒關係,那他就去殺了孫仁欒、滅了整個南雍,冤有頭債有主,必須要有人為高洵之的死付出生命的代價。
於是,屈雲滅在解決了淮水之北的動亂之後,立刻就揮兵南下,而南雍的局勢也是瞬息萬變的,羊藏義得知屈雲滅要打過來了,恨得牙根都癢癢,說來也是好笑,此時厭蠢症發作的人是孫仁欒,他恨不得羊藏義趕緊引頸就戮,而正史上完全是相反的,羊藏義覺得雍朝要是完蛋了,完全就是孫仁欒的錯,誰讓他招來了那個廢物原百福,自以為的一步好棋,結果導致了這樣一場滅頂之災。
孫仁欒殺原百福的時候沒跟羊藏義商量,羊藏義弄死孫仁欒的時候也沒跟他商量,羊藏義和孫善奴聯手,然而跟羊藏義想的不一樣的是,孫仁欒死了屈雲滅的怒火也沒有平息,他派出的使節更是儘數被他斬殺,屈雲滅這是鐵了心要血債血償了。
而這時候更亂的事情發生了,孫善奴在沒有了哥哥的鉗製以後,居然比以前能鬨騰百倍,孫太後和羊丞相的聯盟破裂,孫太後在朝中攪風攪雨,偏偏小皇帝還縱容她,小皇帝也有自己的小心思,他不想再受人鉗製,母後雖然也想控製他,但他潛意識裡知道,母後沒有那個控製他的本事,如果他必須聽一個人的話,他想暫時聽母後的,而不是羊丞相的。
內憂外患都達到臨界點的時候,羊丞相就吐血重病了,那個本是羊藏義安排的男寵,如今得了勢也不聽他的話了,這對野鴛鴦沒有一點政治手段,卻還短暫的當了一段時間的天下之主,而在屈雲滅的大軍打過來的時候,他們連連做出錯誤的決定,比如請道士進來做法,比如壓製孫仁欒的人,也就是申養銳,隻用他們覺得信得過的主將,比如效仿當初的光嘉皇帝,準備一看情況不對就再往南跑。
而這場跟多米
諾骨牌一樣不停發展惡化的事態,在屈雲滅終於打進皇宮宣布告終,檀兒逃走,被大臣殺了,孫善奴不知道往哪跑,被屈雲滅殺了,小皇帝被佛子保護著企圖逃走,卻還是被屈雲滅找到,一並殺了。
打薩拉熱窩第一槍的人不知道後麵會引起規模那麼龐大的戰爭,同理,原百福也不知道他的決定會導致這麼多事件的發生,甚至於亂世之中,又開啟了一個地獄般的亂世。
但客觀的說,這些事情的罪魁禍首並不是原百福,他已經死了,後麵發生什麼都是後麵人的決定,這也是蕭融沒有把他當成自己心中最該警惕的惡棍的原因,在他看來,原百福也是被接二連三的事件推動著走向了不歸路,隻要事情不再一樣,他就不會再這樣做了。
……然後宋鑠就點醒了他。
沒被宋鑠說出來的時候,蕭融一丁點都沒覺得原百福那些話有什麼問題,而宋鑠說出來以後,那就哪哪都是問題。
大王一定要在蕭融麵前控製好自己的脾氣→潛台詞:你一定要好好跟他說話,因為你不這樣做,他就一定會記恨你。
蕭融已經是不可多得的可以讓大王與他和平共處的士人了→潛台詞:你忘了你有多討厭士人嗎?他們的臭毛病,他們看不起你,你是對他們服軟了嗎?
關係的破裂往往不在一瞬間,而在日積月累→潛台詞:好好想想吧,過去這幾個月你得罪了蕭融多少次。
也許大王不知道什麼時候就冒犯了蕭融→潛台詞:你已經得罪他了。
等到蕭融離開的時候,大王就是追悔莫及也晚了→潛台詞:你得罪他,他就會走,士人無情且涼薄,到時候你是不是要低聲下氣的求他回來?應該是的,但蕭融不會答應你,他隻會嘲笑你。
蕭融:“…………”
或許他是有點過度解讀了,可結合屈雲滅的性格來看,如果還是兩三個月之前,他們在雁門郡的時候,屈雲滅那時候還沒有這麼信任他,也不會什麼都聽他的,彼時的他多疑、自大、自卑、還敏感,就算屈雲滅不會直白的理解這段話的含義,他心裡也會留下一個種子,即蕭融有可能拋棄他、轉而去效忠他人。
屈雲滅是一個要麼把一顆心都掏出來、要麼就什麼都不給的人,如果他對蕭融有了這樣的下意識認知,事情會怎麼發展,也很顯而易見了。
蕭融擰著眉,感覺心裡很是糾結。
從這封信來看,原百福大約是對他有什麼意見,他可能覺得自己威脅到他的地位了,也可能是看不慣屈雲滅非要聽自己一個士人的話,這也隻能暴露出來原百福是個小心眼的人,而不能暴露出他有離開鎮北軍的意圖。
甚至看起來更像是不想離開,正因為不想離開,所以才要爭取自己的利益。
但他小心眼的同時還很有心機……而且萬事他都直接向屈雲滅聯絡,幾乎不跟其他人產生交流……
蕭融抿了抿唇。
*
晚間,屈雲滅從軍營回來,如今軍中忙得很,幾乎沒有一個人是閒著的,
他從以前的每日隻去幾個時辰(),變成了如今一整個白日都待在那裡?(),等到了華燈初上,他才會匆匆回王府過夜。
其實到了這個地步他也不用再回來過夜了,這裡沒什麼必須要他在場的場合,而天黑了趕回來,天不亮又趕緊走,這麼折騰也是很累的,不如直接在軍營留宿。
但屈雲滅非要這麼堅持,他用的理由是先生們有可能需要讓他定奪一些事情,而且他已經說過了要做好鎮北王,那身為鎮北王,自然要住在自己的王府當中。
高洵之:“……”
我就靜靜的看你編。
高洵之從一開始的恍惚與頭疼,慢慢進化成生氣和恨鐵不成鋼,如今的他已經來到了冷漠階段,怎麼看屈雲滅怎麼覺得不順眼,不想跟他說話,也不想看見他。
……
屈雲滅進了屋子,第一件事是換掉身上的臟衣,然後痛痛快快的洗了個冷水澡,他天生體熱,在活動過筋骨之後更是能營造出騰雲駕霧的特效,尤其冬天,他都能看見自己胸膛上冒出的縷縷熱氣。
洗過澡了,他就任由頭發濕著,也不擦,反正用他自己的體溫慢慢也就烘乾了。
……
離睡下還有一點時間,屈雲滅拿起王新用今日送來的軍報,這回就是真軍報了,王新用可不敢說一句廢話。
而屈雲滅沒有立刻拆開,他先抬起頭,看了看一個方向。
那是高洵之住的方向,也是蕭家三口住的方向,文集開啟在即,屈雲滅忙得很,蕭融更是忙得很,他們兩個好像已經二十四個時辰沒有見過了。
但這跟蕭融身處金陵的時候又不一樣,彼時他惦記著蕭融,是怕他在金陵出什麼事,可如今蕭融就處在他的陳留之中,他不會有任何危險。
他卻還是惦記著他。
屈雲滅忍不住的皺了皺眉,誠然他很欣賞蕭融,也認同蕭融的理念,但他用得著這麼黏人麼,虞紹承就頗為黏他的兄長,莫不是……他把蕭融也當成自己的兄長或是幼弟了?
怪哉。
屈雲滅正在反思自己,一個好的大王似乎不該這麼離不開屬下,他應該為蕭融提供保護和支持,而不是動不動就想著蕭融要是能變成雪飲仇矛就好了,那自己就能想把他放哪就把他放哪了。
突然,門外傳來敲門聲,屈雲滅虎軀一震,還以為自己不慎說出了自己的想法,而蕭融來找他算賬了。
在所有人都學會了敲門的如今……屈雲滅還是能一下子認出蕭融的敲門聲,即使敲門這個習慣是蕭融帶來的,幾乎王府裡每個人都是模仿著他來敲。
調整了一下自己的坐姿,順便讓自己看起來鎮定一些,而餘光看到垂在身前的濕漉漉發尾,屈雲滅臉上閃過一分懊惱。
但他還是朝外麵說:“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