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章 在大秦發展鐵路(2 / 2)

家父秦始皇 何須言名 3440 字 10個月前

“回陛下,木頭本身並無問題,此處塌陷是修完運河之後的事了,主要還是因為木頭承載泥土後容易變形,這是槐木,最為結實,即便如此經過一段時間的使用也會出現變形嚴重的問題。”

我皺了皺眉,繼續問道:“朕看這軌道磨損並不是非常嚴重,是用的少?還是木頭確實可以承受高頻次的使用而磨損有限?”

“以陛下看到的此段軌道為例,每日至少要使用百次、運送五百餘筐泥土,磨損並不是很大。”豫進指著軌道上的一列小車:“此車共十個鬥槽,每個鬥槽可容納兩石泥土,足抵得上一伍民夫一天的運送量,可謂便捷!”

我點點頭,這個運量不少了,看來木頭還是經得起磨損的,不過這運河隻修建了半年,倘若真的在鹹陽和滎陽之間修建一條木軌道,那用的頻次和運送的東西顯然不是運河可比的,而且最大的問題是那條軌道必然要夯實地基、建造得更為牢固,一旦損壞,更換起來不比建造容易!

而且還要考慮拉動鬥槽的牲畜如何驅使,是否會踩踏地基和軌道,那麼多的牲畜該如何安置……

我扶了扶額頭,沉思一會道:“現在將作府造出鐵片和鐵釘當無問題,給木頭上裹上一層鐵皮如何?把輪子也換成鐵的,這樣不但可以減少摩擦力,還能減少損耗、更換的頻次。”

豫進沉吟道:“臣以為可行,隻是臣需要先到冶鐵府確認他們能打造出多厚的鐵皮,鐵皮是否能起到抑製木頭變形的作用!”

“你說得對,另外要考慮冶鐵府是否能產出足夠的鐵皮,如果從鹹陽修到滎陽,需要的鐵皮不是一個小數目。”

“臣遵命!”

我繼續交代道:“這裡的軌道直接鋪到了地上,鐵路則要夯實地基、鋪上碎石,起到防止軌道沉降、減震的作用,抬高地基可以防止雨水浸泡,另外漆油你們也要考慮下,防止鐵皮生鏽。”

“至於拖拽鬥槽的牲畜……”我看了一眼李斯幾人:“你們有什麼好辦法嗎?”

餘禾思考了一會拱手道:“陛下,倘若真的建成這樣一條軌道,就要和官道一樣建立驛館,即可供來往之人歇息,最重要的可以提供牲畜更換保證軌道的連續運作。”

李斯搖頭反對道:“如此不可。官道之所以能夠提供馬匹的更換,是因為馬匹的數量少,一人一騎足矣,可軌道不同,需要的牲畜怕是極多,靠驛館飼養成本太高。”

我點點頭道:“李相和禦史大夫說的都有道理,朕以為可以建驛館,但驛館隻是保證軌道的安全以及牲畜是否合格,至於牲畜從哪裡來,單獨設置一個吏或者什麼的,專事飼養牲畜,他的首要工作是保證軌道有足夠的牲畜可供替換,其他的牲畜他也可以飼養,或者賣給彆人,或者隨他怎麼獲利,朝廷不做限製,朝廷每次用他的牲畜都給他一定的費用,這樣開支大大減少,沿途的黔首也可獲利!”

幾人考慮了一下,讚同道:“陛下英明!相信會有不少人願意做的!”

我微微一笑,這些三公應該不會去謀取此等微薄小利,對於普通百姓來說可是大大的肥差,不過給朝廷做事雖然收益高,但風險也高,法治社會還給你辯解的機會,在大秦要是誤了朝廷的事,說不定就會人頭不保!看他們自己的選擇吧。

“豫進,你回去後儘快將今天的事情核實一下,在新城搭建一段鐵路實驗,牲畜一事且先不急,待鐵路實驗成功,決定修建之後再說。”

“臣等遵命!”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