滎陽行宮。
李由恭敬道:“陛下,如今三川郡彙集了鐵礦、運河兩項國之大事,臣恐一人無法勝任……”
我看了一眼李斯,李斯老神在在,顯然已經知道李由說的話,我沒再遲疑,微笑道:“此事好辦,運河沿岸各倉歸朝廷派遣的官吏管理,那運河不妨也由朝廷直接管理,加上鐵礦周轉之事,如果全都交給革越管理……”
我話說了一半看向革越,革越立刻起身道:“陛下,臣主掌太倉及賦稅諸事,對漕運之事不甚明了,至於鐵礦,原是主鐵令所轄,臣貿然插手恐怕生出亂子來,請陛下決斷!”
我滿意地點點頭,對李斯道:“李相,此事拿到大朝會議一議,朕欲設計然令,主掌天下賦稅,治粟內史原就是管理太倉的官職,如今諸事繁雜,還是讓革越好好管理天下稻粟吧。”
革越表情有些微妙,沒想到所有的賦稅都剝離了出去,仍是拱手道:“陛下英明!”
“臣遵命!”
我微笑道:“革越,你身上的擔子還是不輕的,朕所說賦稅隻是錢帛,稻粟賦稅仍歸你管理。”
革越麵上不顯,心中卻是大大鬆了一口氣,大秦的賦稅主要還是粟米,如此他的權力並未被分散多少。
“臣遵命!定當儘心!”
我揮了揮手:“明日返回鹹陽。”
————
半個月後,一行人返回了鹹陽。
現在幾乎整個鹹陽宮都搬到了章台宮,住習慣了寬大的章台宮我也不想再回鹹陽宮內了,所以章台宮已經變成了新的帝國中樞。
剛剛回到鹹陽不久革越就給我帶來了好消息。
這天我正在章台後殿處理奏報,革越拿著一袋棉花興衝衝地跑來了:“陛下,西域和河西產的棉花已經開始往關中送了!”
“哦?”我也比較驚喜,棉花的作用太大了,連忙起身接過一小布袋棉花打開後仔細看了:“嗯,不錯,剝離得非常乾淨,有些雜葉無傷大雅,再讓人仔細挑選就是了。”
隨即抬頭問道:“今年種植了多少棉花?”
“回陛下,西域近萬畝,河西少些,隻有五千畝,都是大畝!私人與官營五五之數,大部分使用的都是昆侖奴,據兩地反響,昆侖奴似乎對種植棉花特彆熟稔,一個昆侖奴足抵得上三四個農人!產出的棉花已經有五十車按照陛下要求在送往鹹陽的路上!”
“非常好!”我將棉花留下,吩咐道:“送來的棉花送到太倉內吧,等朕吩咐再做處理。”
“臣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