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指點迷津(2 / 2)

為此,他還專門帶來了幾件做工精美的紙衣。

萬一葉渡感興趣,要給他宣傳宣傳,他有機會展示呢?

到時候銷路不就打開了嗎?

身上穿著紙衣,後背背著沉重的紙衣,隨著滾滾的人流,張益和聶西陲都是一臉茫然的看著眼前的景象。

雖然葉渡安排蘇燦給他們準備了客棧,但是初來乍到的二人,根本找不到地方,更舍不得找牛車和馬車。

沒錯,兩個人已經拮據到了相當的程度。

連兩文錢的牛車鬥舍不得坐。

“二位貴客,可是張益和聶西陲?”一個穿著乾淨利落的夥計笑吟吟的恭迎。

張益昔日裡在軍中也是個團長,如今落魄至廝,竟然感覺一個夥計鬥比自己有牌麵,於是略帶尷尬的說道,“正是在下。”

“哎呀,等了二位貴客好些日子了,怎麼才來,快快上車。”夥計伸手叫來了一輛馬車,迎接二人上車。

聶西陲汗顏道,“遼東到滄州距離不遠,我們又坐不起客船,便做了貨船,這一路可真受罪。”

“那您二位快歇歇,要是知道你們那麼困難,就給我們東家寫封信啊。”夥計笑吟吟的安排二人上車。

兩個人坐在馬車的墊子上,感覺屁股底下軟綿綿的,渾身鬥舒坦了不少。

“二位彆穿著厚實的紙衣了,這玩意早些年就有過,太硬了。”說著又安排人給他們弄來了一身衣服。

二人自然心滿意足的接受。

聶西陲將衣服放在馬車上,苦兮兮的說道,“我們也知道這東西的缺點,但是他造假便宜,早晚又發光發熱的機會。”

紙衣這東西可不是後世有人去世給紙人穿的衣服,他是一種用麻等所造的皮紙製造紙襖,這東西最大的優點是禦寒,最大的缺點是比較沉,而且穿著走路,能給你磨破皮。

而就在聶西陲剛放下紙衣的一刹那。

幾個穿著黑乎乎麻衣的乞丐就衝了過來。

張益和聶西陲鬥沒反應過來,人家就背著剛剛放在馬車上的紙衣不見了。

張益如遭雷擊,倒是聶西陲反應快了一些。

“給我站住!”

“那東西不值錢!”

說著就呼哧呼哧的去追,但奈何他紙衣隻換了一半,磨得大腿根部疼的要死,根本追不上。

“不是,你們本地的官人都是吃屎的嗎?這光天化日的,也太過分了吧!”

張益惱火的說道。

那夥計也一臉的尷尬,“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本來前些日子咱們滄州一片欣欣向榮,便是乞丐鬥能找到些夥計謀生,但是前些日子大都督府掃了一些偷稅漏稅,經營不合規的作坊,導致很多人丟了活計,這治安一下子又變差了。”

張益垂頭喪氣,聶西陲也低頭無語。

不一會兒得到通知的葉渡,騎著快馬趕來。

皺著眉頭到,“二位,怎麼到了我葉渡的地盤上,這麼不開心?”

“我們攜帶來的樣品被人家搶走了。”

葉渡愕然無語,這光天化日,朗朗乾坤,竟然有人沒節操到連不值錢的紙衣都搶?

而且還是自己的合作夥伴。

“沒事兒,你們先上我馬車吧,我找個人處理下。”

葉渡立刻招呼人將孫縣尉叫來。

孫縣尉這會兒正在庫房裡數錢呢,聽聞葉渡的招呼,一顆都不敢猶豫,就衝了過來。

“葉兄?”孫縣尉叉手,葉渡介紹到,“這二位張益、聶西陲。”

二人同時叉手道,“見過孫縣尉。”

“這是怎麼了?早就聽葉兄說過二位的本事,怎麼垂頭喪氣的,莫非我葉兄有什麼招待不周的地方?”

葉渡苦笑道,“我可沒招待不周,我的人在此地已經等了他們五天了。他們之所以不開心,是因為剛下了船,走了沒有幾步,帶來的紙衣被人給搶走了。”

“怎麼,漕幫沒了之後,本地的治安一點都沒變好,縣尉這可是您的失職啊。”

張益連忙道,“葉前輩,無所謂的,如果時間來得及,我們完全可以重新製作兩套樣品。”

葉渡冷哼道,“什麼叫做無所謂,我還不知道你們,在遼東那苦寒之地,連口飯都舍不得吃,這紙衣丟了,心裡不知道多難受呢。上車,事情交給孫縣尉,很快就能解決。”

跟隨在葉渡身邊兒的王猛子也說道,“主要是給二位貴客出這口惡氣!”

二人重新上了葉渡的馬車。

聶西陲很識趣的跟王猛子坐在一邊兒。

“最近生產效率提升了多少?”

張益高興道,“咱們遼東彆的都缺,唯獨不缺吃苦的人,現在一天起碼能生產幾十件紙衣。”

葉渡點點頭說道,“還是太慢了,一天隻有幾十件,這要是銷路打開,都不夠折騰的。你們想辦法提高生產效率,最好是使用機械。”

張益點點頭說道,“提高生產效率不難,關鍵是缺原材料,廢棄的麻紙不好尋找,缺乏穩定的供應商。”

聶西陲忽然抬頭說道,“對了,葉前輩,我聽說你們可以生產麻紙,而且價格不貴,不知道能不能提供給我們。”

葉渡眉頭一挑,“你們想在我這裡進貨?那我們可就得好好聊聊了,麻紙我們能生產,原材料也有,但是生產效率也跟不上。”

張益眼前一亮,“如果您有原料,我們就可以自己大規模生產麻紙啊,技術這東西,我們可以自己改進。”

聶西陲也急忙說道,“我覺得技術不是問題,這東西從漢朝到今天,已經傳承那麼多年了,想要改進絕對不難,成熟的工匠也非常好找,我們哪裡就有不少。”

“那你們就搞,缺多少原材料找我要便是,當然,要給錢的,隻是比市麵上便宜七成。”

聞言,張益表情嚴肅道,“錢肯定是要給的,也不用便宜那麼多,我們是合作關係,不能讓前輩吃虧。”

“而且我們也必須想辦法提高生產效率了,效率上不去,價格就降不下來,鄉親們自然不願意買。”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