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性就聯合這幫人,但羅奇才名聲、人緣委實非凡,五州十九縣都有人給他麵子。
那些人各作一首,都超出了羅奇才上回所作的。
筆墨紙硯轉到賈琮手中,兩撥人注視下。
賈琮思忖了一會,揮筆寫就,一手顏體磅礴大氣、結構方正。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秋日落花,應情應景,作為穿越者。
賈琮秉承了這些穿越者一貫厚顏無恥的本性。
抄襲者不以抄襲為恥,反而引以為榮。
此詩是晚清著名文人龔自珍的名作,此人中過進士。
放在當今楚朝,童生、秀才算什麼。
就是舉人、進士,即便不碾壓,也足以笑傲。
那些童生、秀才們,一時無言以對,紛紛低聲議論起來。
他們不時將目光投向賈琮,似乎在拿詩句與賈琮本人對比。
一位童生率先打破沉默。
他讚歎道:“這首詩有力度......”
另一位秀才更是讚不絕口:“何止有力度,簡直是力透紙背,我等無人能與抗衡。”
話音剛落。
又有一位秀才感歎道:“賈神童之名,果然名不虛傳,大器師兄,我等羞愧了.......”
羅奇才臉色陰沉,強笑著虛與委蛇地應承幾句。
待眾人各自散開,沒了官員在此。
他撕掉偽裝:“賈景之,文如其名、字如其人。
這兩句話,並不適用!不止是以偏概全,而且本末倒置!
董永昌以書畫名揚天下,人品極其卑劣。
望你萬萬勿要步此人後塵,我是好言相勸。”
“多謝提醒。”
賈琮含笑,隻是笑得敷衍。
羅奇才仍舊不爽,牙齒咬得嘎嘣作響,直接放話:“休要猖狂!家兄吏部羅郎中!”
聞言,賈琮笑得愈發燦爛:“你爸莫非是羅剛?”
“什麼意思?”羅奇才皺眉。
賈琮搖頭,以牙還牙道:“幸會幸會!吾祖當今榮國公!”
羅奇才頓時被噎住了:吏部考功司郎中再大,見到國公還不是要行禮?
比文才?
碾壓!
比家世?
照樣壓死你!
正所謂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
羅奇才不歡而散,賈琮自始至終沒有多少情緒波動。
各自散開,詩作淪落到美婦師姐手中。
碩果累累的金秋九月,也就劉禹錫敢說“我言秋日勝春朝”。
特彆已是殘花枯敗為泥,黃葉凋朽。
秦可卿輕聲念道:“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羈靡盛世,令人心折,師弟的文才愈發長進了。”
........
是夜,漫步至護城河畔,恰逢宵夜之時,古時的市集已然熱鬨非凡。
明朝時,僅蘇州府便擁有七十二個市鎮。
北人習慣稱之為“集”,如朝陽門集,而南方人則稱之為“市”。
在廣西、廣東一帶,人們上街則稱之為“趁墟”。
而在雲貴閩贛湘等地的某些地方,則稱之為“街子”。
日常的吃喝用度到各種物品,應有儘有,琳琅滿目。
攤位綿延十裡,人聲鼎沸,人嘩市鎮,熱鬨非凡。
賈琮聽聞坊間的人說,永定河修理已見成效,是以縣太爺一聲令下。
全城狂歡,命令製作燈籠、煙花、爆竹,大肆慶賀。
這些小老百姓想得不深,也不願去想。
馮祿這麼做,其實是做給於朦朧看的。
當說目下,城頭煙花璀璨,成點麵輻射狀綻放夜空。
光腳頑童雙手捂耳,門前、岔路口點燃鞭炮。
劈劈啪啪,驅散鬼神、邪惡,更有民夫、民婦往河中放蓮花燈。
賈琮一行人剛行到西門市集,受氣氛感染,歡聲笑語長繞耳邊。
有民眾領頭送上花籃:“咱們送公子的東西。”
“多謝老鄉。”
賈琮受禮回禮,花籃中不過本地特產。
他送的卻是豪門珍貴之物,那些人怎麼敢收。
秦鐘看得心醉,此番景象令他大開眼界。
秦可卿掀開轎簾,偷偷瞧看,笑出梨渦。
便在此時,坊正發話,家家戶戶點燃燈籠。
沒有聲音,但可以預感那節奏:噌噌噌,燈籠一盞一盞陸續亮起。
如同盛開的花朵,綻放著光芒。
頃刻間,照得全城明如白晝。
護城河畔的燈籠連成一片,猶如一條火龍蜿蜒遊動。
一輪上旬月高掛東方,飛彩凝暉,美似夢幻。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秦可卿放下簾幕,癡癡念道。
鬨市歡聲,此幕定格永恒。
一條市集走通頭進了城門。
賈琮左看看、右瞧瞧,隻覺不對勁兒:“曹達華呢?跟丟了?”
身後跟著的鐵牛撇嘴:“琮三爺,許是哪裡人多衝散了。
他那麼大個塊頭,總會回來的。”
眾人回到城東大院,一個時辰後,曹達華才迷迷糊糊地摸回來,秦海開門。
曹達華往馬樁拴馬,鐵牛青衣小帽從後麵跳出來道:“大塊頭,你跑去哪兒了?”
“噓!”
曹達華神秘兮兮:“俺在牤牛山下就看到馬賊了,偷偷跟蹤他們。
沒跟你們回來,俺這是為了小爺的安全。”
鐵牛自然不信:“有個屁的馬賊,我和琮三爺行了這麼久的路、跋山涉水。
從沒見過山賊強盜,可見你這個人不老實,偷偷躲懶去了。”
~~~~~
話分兩頭
這幾個月秦業帶隊往永清去了,南來北往,東西奔波,忙得支不開身。
把個秦鐘越發疏於管教,當然有賈琮帶著,他們不會鬨出啥事來。
據聞秦業每月必上一份奏折遞進京裡,工部營繕司郎中。
這份職位是不低的,可上奏折,也可彈劾他人。
按現代官員的話說:一個人如果坐到了廳級,想管也管不住。
朝廷六部,部下每個司的郎中就是司長,廳級。
員外郎是副廳級或者司長助理。
主事相當於處級,六科的老大都給事中是科長。
縣試臨近,賈琮、秦鐘基本日日做功課,做八股,看參考書、學時文技巧。
《四書集注》《孟子》《論語》早都爛背如流,此外賈琮還大略翻了幾本史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