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試案首,不啻於一份榮膺。
當下。
周圍的人也聽到這邊的交談了,有人大喊:“案首是賈神童!賈琮!”
“看來祁玉屈居第二,這幽燕第六子的名頭,怕是要放到賈琮頭上了。”
“再大也大不過幽燕第一人,第五的羅奇才可是秀才功名呢。
想要再進一步,那也得舉人才行,唉,鄉試也是今年同考啊。”
“聽說那羅秀才與賈琮才打了賭,若是賈神童十二歲中秀才。
羅訟棍寧願革掉秀才功名,若真是十二歲高中,我大楚豈不又出一個少年秀才?”
“是啊,記得本朝最年輕的秀才,是當年趙衵創下的十三歲.......”
“考卷是要發還的,待會我們去觀摩觀摩賈神童的文章。
說不準咱們明年就中了,真是的,人比人,氣死人。
國公府之後,年紀輕輕,就搶了案首,還讓不讓人活了?
有本事賈神童把府試院試也一道拿下來,來個小三元,我就五體投地服他!”
“對!”不少人羨慕嫉妒。
賈琮正打算離開,人群中看榜的一位老頭,忽然倒地發抖。
口吐白沫,他孫子連忙扶住了他。
有旁人感歎:“城北的楊大爺啊,考了大半輩子,硬是過不了縣試.......”
“唉,科舉之道,難於上青天!”
“應該是科舉之弊端、之荼毒,不亞於秦始皇之焚書坑儒。
先秦之人怎能想到,儒道貽害無窮、害人不淺。”
周六合輕聲道:“景之兄,在下先行一步,單留家母孤苦一人。
我實在放不下心,待有空,歡迎景之兄前來做客。”
“請便。”
賈琮點頭,話音剛落。
就有門子迎下來,神態恭敬許多:“賈案首,縣尊大人有請。”
嘩!
鬨哄哄的人群頓時安靜了下來,一眾目光嘩啦啦看過來。
無數雙火眼金睛盯在賈琮身上。
........
永昌門東的家宅。
羅奇才沉著臉問:“那賈景之果真中了案首?”
“是的,二月初考的縣試一場一天,十八日就張榜公布了。”
羅通小心翼翼地躲避那雙吃人的目光,硬著頭皮繼續說:“今兒全城皆知了,連祁玉都屈居第二。”
“混賬!”
羅奇才咬牙大怒,把書本劈頭蓋臉地扔過來。
羅通趕緊溜之大吉。
羅奇才臉色陰晴不定,暗暗揣測:“不妙!縣試案首必取秀才,此乃不成文的規矩。
馮祿敬酒不吃吃罰酒,不顧羅某的威脅,那賈景之怎麼可能有如此製藝?
若真照這般下去,府試在西路廳,是同知沈郜主考。
院試又是可惡的陳東生.......不行!絕不能讓他得逞!”
想通此由。
羅奇才又朝門外嗬訴:“羅通,滾進來!”
門外瑟瑟候著的羅通露出半個頭:“爺有何吩咐?”
“給我研墨,我要打通幾個人的關係。
還有,賈琮的文章可有傳抄出來?”
“有。”
羅通忙遞進來。
羅奇才看完那篇幾乎毫無破綻的八股文。
平心而論,府試、院試都能過。
他臉色愈發難看:“怎麼可能?!”
........
........
京師西城,榮國府!
春風緩緩拂蕩街邊店家的幌子。
幾個報子從寧榮街走馬下來,一陣敲鑼打鼓,徑直走上正門台階。
“捷報、捷報!貴府公子中了宛平縣試案首!”
“去去去!誰?”
賴大立刻領著幾個奴才揮趕,隨後又擺了擺手。
疑問道:“你說我家公子中了案首?可也沒聽過誰去參加縣試的。”
賴大是賴嬤嬤的大兒子,榮國府男性大管家。
賴家是賈府家生奴才,幾代為奴,家中花園雖比不上大觀園。
豪奢卻超越賈府非嫡係族人不知幾倍。
因此,賴大兒子賴尚榮,又有賈府開恩將其赦免奴籍。
放出去,沒過幾年,便要外放知州了。
但這知州並不是考來的,而是賈政從中疏通了關係。
如此豪奴。
賈寶玉有次外出見麵,都要行禮問候。
包括林之孝、周瑞也是。
故此,一般等閒人,賴大是不會放在眼裡的。
雖也聽說大老爺一房的賈琮求學去了,卻沒聽見去參加縣試呀?
因而賴大便認為這些報子是來胡鬨、討賞錢的。
畢竟賈府上下的老少爺們,有些什麼花花腸子,他比誰都清楚。
“沒錯,就是榮國府!宛平縣衙的親供寫得明明白白,我們有憑證。”
國公府門前。
那報子自然也不敢放肆,連忙拿出一份帖子:“貴府大房公子,姓賈諱琮,可是?”
賴大轉眼想明白後,本來還不太耐煩,此時聞言又一愣。
旋即吹胡子瞪眼,不可置信地驚呼道:“縣試案首?是琮三爺?!”
宛平縣衙花廳。
劉知縣邀請了賈琮、祁玉等幾位頭名的童生。
從此以後,賈琮等人就有了“童生”的稱謂。
三道童試沒有考過關,活一百歲也是童生。
自此之後。
劉華也成為了他們的第一位座師,在官場中亦有了師生之誼。
花廳之中不免推杯換盞、吟詩作對、行酒令一番。
在這其中祁玉對於結果是很意外的。
他自幼出名,滋生傲氣,也有驕傲的資本。
但他並不會生出無故的怨氣。
賈琮的縣試闈墨,他也瞧過,確無破綻可尋。
待曲終人散。
劉知縣唯獨留下賈琮一人,摒退左右,廳房刹那清淨。
賈琮率先開口道:“劉老師是否前途隱憂?
今年考課,學生嘗聞辦事不力。
老邁、貪汙者,會降級、免職。
學生非是惡意揣測,恐羅奇才借考功司之手.......”
每逢子、午、卯、酉之年,就是朝廷舉行鄉試之年(省級考試)。
對於官員來說,亦是官員考課之年。
考課乃是對官員政績之評定,關乎其前途命運。
於是,眾多地方官都會戰戰兢兢、送禮求人。
因為,這決定了他們的士途!
“本官有治河功績墊底,又有你這麼個大放光彩的學生......”
劉華頓了頓,沉吟道:“你道本縣為何不擔心?
因為,本縣已經打通了總督大人......”
於朦朧是直隸總督,同時兼吏部侍郎,是考功司郎中的頂頭上司。
難怪劉華並不擔心,原來他的底在這裡。
但於朦朧和陳東生關係不好,這張複雜的關係網。
讓賈琮感覺有些混亂:官場,真是一團糟糠。
賈琮之所以主動點破,一是兩人合作過。
二是劉華不算清官,但至少會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