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這樣還不夠,那就繼續動手!”
張飛似乎對他的心得十分滿意,搖頭晃腦道:“因為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有些人在快被俺打死的時候,才會好好說話。”
“若還不服,就讓他既來之,則安之!”張飛語不驚人死不休,“既然來了,就安葬在俺這裡吧!”
“張飛,你欺人太甚!”張昭此時才明白,張飛是故意揶揄他們,向堂上抱拳道:“請陛下恩準,我要跟他單挑。”
“張公息怒!”周瑜忍著笑,想不到張飛竟將陛下傳授的論語解釋得條理清晰,循序漸進,攔住張昭勸道:“都是一家人,何必呢?”
“欺人太甚,簡直欺人太甚!”張昭卷著袖子,“士可殺不可辱,我與他誓不罷休。”
周瑜抱住張昭,低聲道:“張公切莫衝動,小心那張翼德用他的論語反擊。”
“啊這?”張昭渾身一震,想起張飛剛才那番話,再看他環眼瞪過來,大叫一聲氣昏過去。
劉琦趕緊命人將張昭抬下去救治,假意嗬斥張飛和龐統退下,原本這場戲他來當主角最痛快,但可惜貴為天子,一言一行不能有失偏頗,隻好把機會讓給了他們。
此時還不得不安撫群臣:“今日是為商討政事,而非百家爭鳴,諸位皆是為朝廷謀發展,為大漢定國策,不要傷了和氣。”
魯肅適時諫道:“啟奏陛下,臣觀曆朝之大變化,莫過於變革改製:齊桓公變法成就霸業,秦用商鞅之法統一六合;自高祖以將,有文景之治、光武之治,此皆非以儒強國。足見法、道等諸子亦有可取之處。臣以為當博采各家所長,非局限於一隅,凡能安邦興國、富民強軍之策,無論出自何處,都當采納。”
“陛下,臣以為博采眾長並無不妥,但治國經典,還需奉儒家為經典,祖訓不可違。方今便有人曲解聖賢之意,離經叛道,長此以往,必亂朝綱啊!”
眾人看去,齊齊臉色一變,崔琰等觀望的幾人更是皺起眉頭,原來此人正是禮部侍郎郗慮。
郗慮在曹操時多次持節奉策,先後免司徒趙溫官、拜曹操為魏公、收走伏皇後的璽綬,本身就違反禮法,全仗著他是鄭玄的門生,因獨受《禮記》才被破例征入禮部。
這背後是楊彪和崔琰極力推薦擔保,為了恢複朝廷禮樂才不得不聘他,其實在眾人眼中,他早已代表不了儒家,沒想到他還如此沒有自知之明。
雖然大家都擔心儒學地位受到威脅,但你站出來說話,這不是反作用嗎?
龐統慨然歎道:“吾聞儒學早已違離道本,大多子弟苟以嘩眾取寵,後進循之,是以《五經》乖析,儒學浸衰,看來辟儒之患如今尤甚啊!”
此言一出,所有人臉色大變,因為這句話並非龐統所說,而是在班固的《漢書》中,郗慮首先德行有虧,果然應了前人之言。
劉琦不動聲色看向楊彪:“楊太師,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