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奇:“此處小境湖,似乎與外間差異不大,但我見證過差異很大的方外世界。比如有禽獸國,人進去之後會變化為各種禽獸,若修為不足便會忘記原先的身份。
再比如有琴高台,那裡的兩個月,隻相當於現世的一天……往來其中,宛如見證世外桃源,感覺就如夢境一般,卻是真實經曆。”
華真行和曼曼聽得都入迷了,曼曼忍不住驚歎道:“世上居然還有這樣的地方!”
冼皓:“非在世間,所以才叫方外。”
曼曼:“為什麼呢?”
丁奇:“這些方外秘境的來曆,我也百思難解。我方外門有一位太上長老莊先生,倒是說了一種可能。”
華真行追問道:“什麼可能?”
丁奇不緊不慢道:“莊先生告訴我,這些方外世界,並非仙家高人所刻意打造的洞天結界,而可能就是他們的形神所化。”
華真行吃了一驚:“您說什麼,形神所化?”
丁奇:“我知道這很難理解,但每個人的形神都是一個世界,隻是有人清晰有人混沌。華總導的形神,難道就不會顯化為你所預見的國度嗎?”
華真行趕緊搖頭道:“不不不,這是兩回事,那是我的夢想與理想。”
丁奇笑了:“人有外求,亦有內求。
形神化為一方世界,華總導與我皆無此境界。莊長老姑妄言之,我在此姑妄說之,二位也就姑妄聽之。
華總導這段時間與昆侖各宗修士約飯局,也接觸了不少人吧。修行有各種所得,但其終極所求又是什麼?
長生久視、自在逍遙,這是很多人的答案,但這個答案也是他們聽來的。
假如真有人做到了,又會怎樣,如傳說那樣飛升成仙嗎?那麼飛升成仙之後呢,去了傳說中的仙界嗎?
可是仙界何來,它從一開始就存在嗎?是先有仙人後有仙界,還是先有仙界而後有仙人?
倘若是前者,那麼當初必然有人成仙卻無仙界可去。倘若是後者,也可能有人成仙卻因種種緣故,比如未得指引而未登仙界。
我未到那種境界,並不完全理解,所謂長生久視又有何求?莊長老倒是說了一種可能,那便是形神自化天地,古人亦有‘自化’之說。
此未必是正途,但也是一種嘗試,我們尚不理解的嘗試。這樣的人希望打造一方什麼樣的世界,形神便顯化如此。
至於顯化的規模、是否能完全如所願,則看修為境界。比如這處小境湖若是如此來曆,也能看出當年仙家形神之境。”
華真行就跟聽天書似的,過了半天才反應過來道:“這隻是個假設,假設有這種可能,小境湖確是個好地方,那麼神隱之國呢?
神隱之國是個荒涼死寂之地,五百年前當地有土著部族遷徙進入,到大約五十年前全部滅絕,那裡就像個巨大的遺跡和墓葬。”
丁奇搖了搖頭道:“這是你今日所見,當初並非如此。五百年前那支問部族的祭司,是如何執掌了控界之寶?必然有族中傳承。
他們願意舉族遷入,當時肯定是個好地方,至少比外麵惡劣的生存環境要好得多,那是庇護部族的世外桃源,至少他們是這樣認為的……”
按丁齊的理解,形神所化的方外秘境,並非一成不變。假如有個部族生活在其中,會對環境造成影響,打破一個均衡進入另一個均衡。
世界還是那個世界,但可能已不適合那個部族生存,他們在變化的過程中滅絕。部族滅絕的原因有很多種,比如疫病流行、人口減少、基因退化等等。
所以丁奇剛進來的時候就說了,方外世界不適合當成宗門道場,也不是通常意義上的洞天福地。假如有人避世於此,那麼他們的世界就隻有這麼大。
曼曼突然插了一句:“那個部族,就算他們不躲進神隱之國,也有可能會滅絕。黑荒大陸滅絕的部族多著呢,我們海神族也差一點就滅了。”
丁奇點頭:“說的也是!我所經曆的方外世界,也有很多有部族生活其中,至今不僅尚未滅絕,而且還活得挺好。”
華真行:“這些待會兒再討論,還是先說方外世界的來曆,丁老師認為還有什麼彆的可能嗎?”
丁奇:“還有一種可能,我也是聽莊先生說的。它未必是未得登臨仙界的仙家顯化,也有可能是曆天刑失敗的一種結果。”
華真行:“啥意思?”
丁奇:“你不知道?”
華真行:“我真不知道。”
丁奇:“那我倒不好多說了,但修行有劫數,華總導肯定清楚。你所創的養元術,在初級階段,通過各種方式消減了劫數影響,可以幫助學員成功通過考驗,但並非劫數不存。”
華真行:“是的。”
丁奇:“那麼世間修行的儘頭,最終迎來的便是天刑。我對天刑並不了解,但總之很難渡過,假如曆劫失敗,便是一世修行成空。
修士曆劫失敗的情況有很多種。有那麼一種情況,修士已知難以渡劫,即將形神俱滅,於是將形神化為一方世界,以免徹底無存。
他還能將這方世界傳給後人,否則神隱之國中的那個部族,他們的祖先是如何得到那根骨杖以及開戶門戶的傳承?有關神隱之國的傳說,又是怎麼來的?”
曼曼答道:“傳說是神的指引,那裡有天神創造的天國。”
丁奇一攤雙手:“這不就對上了嘛。”
華真行撓了撓腦門道:“您又介紹了一種可能,我倒是覺得這第二種可能性更大一些。”
丁奇:“曆天刑失敗者能辦到,那麼曆天刑成功者更能辦到,就看會不會那麼做了。這兩種可能,其實是一種情況,都是仙家高人形神所化。
莊先生如此猜測,也不是沒有依據。我能找到方外世界,皆有控界之寶,而所有的控界隻寶,都是一種特殊的法器。
這個問題,我還曾請教過白少流莊主。
白莊主也沒法給一個確定的答案,但他還告訴我,曆天刑失敗的情況確有很多種。他介紹了另一種情況,所謂神石就是這麼來的,可能與上古神術師所修秘法有關。”
華真行隨身就帶著神石,是大前年因為“拉爾法大神術師事件”,約高樂代表岡比斯庭給他的“賠償”,大部分被留在了養元穀的庫房裡,還有一部分則收在煉妖葫中。
華真行順手就取出來一捧,共有九枚,遞給丁奇道:“我這裡正巧帶了些神石,就送給丁老師拿去做研究吧!”
神石很珍貴,如今幾乎已經不再出產,傳世的神石大部分已陸續被岡比斯庭收存,其他人很難得到。
華真行與丁奇之間,送什麼禮都不算重,丁奇倒也沒矯情,伸手接過來道:“這倒是稀罕物,多謝了!”
見華真行送出了神石,而丁奇很高興,曼曼又摘下隨身攜帶的法器幽水香道:“這件法器名叫幽水香,看上去像一枚五氣丹,其實裡麵是一枚特殊神石幽藍水心。
它是楊總給我的,既能輔助修行養元術,也可以用於療傷。當法寶正常使用不會有損耗,特殊情況下還可以當丹藥,他老人家顯然想模擬九轉紫金丹。”
幽水香和九轉紫金丹,靈效完全不同,但有一點特性是相同的,就是既能當法寶也能當丹藥。九轉紫金丹本身就是神器了,而幽水香隻是一件準神器。
如果將它當成法寶,其妙用能輔助修煉養元術,還能夠療傷扶正。所謂在特殊情況下當成丹藥,當然不是直接吃下去,而是外麵包裹的五氣丹會被消耗掉,到最後隻剩下幽藍水心。
冼皓接過幽水香道:“好漂亮的法寶!特殊神石我以前從未見過。”
曼曼:“喜歡就拿去。”
冼皓趕緊搖頭道:“尊長所賜之器,您不好擅送他人,我也不敢拿呀。”
華真行:“幽水香的妙用,可輔助養元術修行,甚至比服用生機丹的效果更好。方外門弟子中,應該也有人要習練養元術吧,此器可助一臂之力。”
冼皓:“那我就借用一陣子,半年後再歸還。”
曼曼:“不用這麼著急,我平時反正也用不著。我在東國讀書的這幾年,幽水香就放在您這兒吧。假如我真有用,再來拿便是。”
冼皓:“你隨時打招呼,我隨時給送過去。”
華真行這才心下稍安,否則總覺得欠丁老師的人情太多。儘管丁奇說煉妖葫在他手中沒什麼用,送給華真行是緣法使然,但華真行也不能心安理得呀。
當初稀裡糊塗從廣任手裡收下了金葫蘆,並不知道這是什麼東西,還以為它就是普通的空間神器呢,後來才知竟是煉妖葫這等寶物。
這次和丁奇見麵,華真行又給冼皓、朱山閒、潭寒川等方外門眾高層留下了神念心印,傳授了養元術功訣。
理論上可以由丁奇教他們,四境以上的功訣,華真行再給個授權就行,但效果肯定是華真行親自傳授更好。這樣他們修煉有成後,還可以再教授門中弟子。
丁奇:“華總導真是雪中送炭啊,養元術功訣對方外門的意義與彆處不同。方外秘法旨在發現與開啟方外秘境,雖也有相應的身心境界,但畢竟不是專事養生的功訣。”
類似的話,遊方和成天樂好像都說過,華真行笑道:“丁老師覺得有幫助就好,也算我沒有白乾活。今日多謝指教,我總算對所謂的方外世界的來曆有了概念。”
曼曼有好奇地追問道:“丁老師剛才說了那麼多,那麼昆侖各派的道場,有沒有就是利用方外小世界鑿建的?”
丁奇:“你們終於問到了這個!近一年多,我儘量找機會去拜訪能結交的昆侖修行各派,發現了一件事,各派宗門道場,幾乎沒有以方外世界打造的。”
曼曼:“為什麼呢?”
這回卻是華真行反問道:“為什麼我們要打造養元穀,而不是直接用神隱之國為世界養元師總部?”
語帶神念為曼曼解釋了這個問題。假如就按方外門莊長老的判斷,這些方外世界要麼是仙家形神所化,要麼是修行至世界法儘頭曆天刑失敗者所留。
那麼這樣的世界是有其意誌與規則的,比如小境湖,展現的可能就是這位仙家所期望的世界景象,未必與後世修士契合,與現世的環境總有不同。
更重要的一點,現世總有未知之處,哪怕是仙家高人,見知也必然有缺。見知來源有兩個方麵,一個對現世的認知,而是在此基礎上的想象。
形神所化的世界就是見知中的願景,哪怕當初的仙家修為再高,他所化的方外世界與現世相比也必有缺失與不足,其願想也必有偏差與不符。
宗門道場不論是以何種方式去打造,都是按照宗門的要求營建的,它就在現世中,大道完整無缺,玄妙無儘。
而方外秘境就相當於另一個世界,世界的規則在它出現的時候就已經確定了,環境無論怎樣變化都是在既定的規則體係之下,而且與外麵真實的世界並不完全一致。
大道有缺,玄妙有窮。
將這樣的地方,當成見證之地或者試煉之地都是可以的,但當成宗門根本道場卻不合適。
曼曼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又問道:“丁老師剛才說,昆侖修行各派幾乎沒有利用方外世界鑿建宗門道場的,說的是幾乎,那麼也是有的了?”
丁奇點頭道:“迄今為止,我隻發現了一處,名叫梅花勝境。它也不能算是宗門道場,可能就是一處高人隱居之地吧。
梅花勝境自古傳承單薄,能傳下來簡直就是個奇跡,建國後終於傳承已絕,如今掌握在三夢宗手中。”
華真行:“既然傳承已絕,怎麼還掌握在三夢宗手中呢?”
丁奇:“梅盟主有一位好師父,據說他竟然誤闖了進去,而梅花聖境的控界之寶也流落到梅盟主手中……但梅盟主也沒將它設為道場,頂多算是一處清修彆苑。”
華真行和曼曼,好不容易在東國又見到了丁老師,就像兩個問題寶寶,曼曼又問道:“梅盟主得到控界之寶,就能打開梅花勝境,難道他也會方外秘法?”
丁奇趕緊搖頭道:“梅盟主不會方外秘法,他隻需得到梅花勝境的傳承。而我不可能得到天下所有方外世界的傳承,但我依然能夠發現與打開它們,這就是方外秘法之妙。”
華真行:“哦,我明白了,就相當於萬能鑰匙,誰家的門都能開。”
丁奇和冼皓都被逗樂了。冼皓又說道:“不是誰家的門都能開,隻是針對方外秘境而已。各派打造的福地洞天,自有門中修士值守並主持陣樞,這是我們開不了的。
方外門成立未久,在昆侖修行界尚屬另類,不少人可能有所誤解。華總導如今與各派交好,有機會也不妨做些解釋,以免有人再以訛傳訛。”
<a href="" target="_blank"></a>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網手機版網址::,,.,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