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 屈臣氏的未來——零售帝國(2 / 2)

據說十年後,香港一位重量級人物被查出癌症,此人去了歐美各大醫院及醫療中心,請了諸多專家就診,但都被告知已經太晚了,然後他就去了內地的燕京,在那裡靠著強大的中醫及西醫結合,硬是多活了20多年。

就這點來看,陳誌文在未來也必然要大力支持國內中醫藥行業的發展,說不定到了以後還是有用的,至於自己上場就沒必要了,一點優勢都沒有,做個背後金主就行了。

“那屈臣氏未來的核心,就是零售超市了。”周家楊點點頭說道,除了這幾個行業,屈臣氏真的沒有其他投資了,一些小物業除外。

“零售是是對的,但可不隻超市。”陳誌文接著說道:“我希望屈臣氏進入一個全新的市場——化妝品零售業。”

“化妝品零售行業?”周家楊愣了下,說道:“我們似乎並沒有這方麵的經驗。”

“沒有沒關係,學就行了,這種行業,本身就是重資本投資,一般人也進不來,未來這一塊,也會有著非常龐大的市場。”陳誌文說道:“與藥品不一樣的是,化妝品零售店在各國的手續很簡單,基本上就是一個普通的店,這就非常適合我們在全球各地擴張,而化妝品本身,是不需要我們來操心的,我們隻要為我們自己的門店吸引人流就行了。”

無論哪個國家,藥店的流程都比較麻煩,但麻煩歸麻煩,也不是不能解決,關鍵問題在於藥店太偏向於地方本土勢力,因為能夠治病救命的東西都是暴利,誰都會看上眼?

強龍也不一定壓得住地頭蛇,就算壓住了也不劃算。藥店這玩意,很多時候不需要廣告,因此,大品牌很多時候也不一定有多大競爭優勢,頂多聯合采購可能有些優惠,但一般買藥的人來說,是不會太在乎藥價的,本身這也是低頻消費,但卻是不得不花的,基本上大部分人去買藥,隻要看到有了,也就買了,除非太貴,要不然是不會去多家比價的。

相對來說,化妝品則簡單多了,化妝品需要流量帶動,化妝品的店也需要流量帶動,化妝品本身雖然也是低頻消費,但需求量要大的多,淨利潤這一塊,可絲毫不低於藥品,特彆是在經濟好的國家,很多人10%的工資都用在化妝品上。

在歐美,也是有化妝品零售業的巨頭,但在亞洲,除了發達國家日本,其他地方,可都是潛力非常巨大的藍海市場,後世的屈臣氏,也是靠著化妝品連鎖的生意,成為了市值數千億港元,每年營業額超過200億美元的巨頭。

“化妝品屬於奢侈品,我們如果要開店的話,就得在香港最黃金的位置,這個投入可不會小,幾千萬港元恐怕也打不住。”周家楊想了想說道:“以現在和黃的情況,會不會影響其他業務?”

“幾千萬也不一定夠,但這是以後的事情,你現在要做的是先做好市場調研,開個幾家店試一試水,輸了贏了都不要緊,總結經驗,慢慢發展,順利的話,幾年後,我就會追加投資,爭取在這個領域,做到全球的頂級水平。”陳誌文說道:“至於其他業務,不用太擔心,我早就說過,和黃的未來,隻會做幾個尖端的領域,其他亂七八糟的業務,做不大就全部處理掉就行了,化妝品零售業務,是我為和黃未來規劃中一個重要的業務。”

多元化,是和黃這種傳統公司必然需要走的路線,但祁德尊時代那種閉著眼睛擴張的模式,就是腦殘,真正的多元化,是應該選擇正確的路線,好好耕耘,然後發展壯大,甚至在正常邏輯下,這些多元化的行業,相互之間也是有關聯的,這樣才能利益最大化。

和黃的業務太多,陳誌文也隻是從中選擇幾個較好的,主要就是是後世李嘉成的路線,在這方麵,這位已經走了幾十年成功路線的幾個行業,陳誌文不可能無視,做化妝品零售,原因就是來自於此。

同時,在資本這一塊,至少在80年代,他的資本是遠超過李嘉成的,隻要發展順利,等到80年代資金充足的時候,大力投資屈臣氏,必然可以在未來造就一個比後世還要大的屈臣氏。

“明白了,陳生。”周家楊點頭答應道,他已經知道自己老板收購和記後的主要投資方向是地產、港口、基建,但想不到居然還有一個化妝品零售行業。

“你也知道我在美國有重金投資零售行業,但也隻是投資,好市多未來還是以美國團隊管理,亞洲這邊的話,我們也需要抓住零售業,這裡麵的影響力及利潤你也都知道,屈臣氏,有過相關方麵的經驗,隻要我們在提供資金,找到正確的方向,以後就一定能夠成為亞洲最大的零售公司之一。”陳誌文笑了笑說道:“記住,我們的目標,是在亞洲,不是一個小香港,以後,還得成為全球性的才行。”

屈臣氏的化妝品零售行業,隻要按照原先的曆史,動用大資本在歐美不停的並購,再整合資源,想成功並不是很難,這個行業歐美政府根本就不會過問,隻要收購方不搞的大量人失業就行,誰來收購他們都很歡迎,哪怕是在一定程度上敵對的國家。

而原先曆史上李嘉成的發力是在90年代,自己則會在80年代就開始,先發優勢會更明顯。

而超市零售行業也是一樣,亞洲很多國家可沒有大型超市,隻要篩選本土勢力合作,外加廉價的星河貿易商品,也會有著極大的先發優勢,而重點則是未來90年代放開超市管控的內地。

隻要大資本投入,在電商崛起之前,足以在國內大量城市興建大型超市,而且都會在城市的黃金位置,隻要沒有租金的困擾,那麼在國內開超市,商品的價格完全比電商還要便宜,也許在未來的內地,不談到達沃爾瑪的級彆,但達到家樂福、歐尚的層級應該不難。

以內地為主亞洲多國家為輔的連鎖超市,以及遍布歐美日韓中的屈臣氏化妝品連鎖店,是陳誌文對屈臣氏的期待,一個龐大且規模不低於好市多的零售帝國。

不過,所有的前提是,80-90年代抓住各種黃金機遇,從而獲得海量的發展資金。

……

PS:怎麼好多人後台發言讓我寫電影?我之前上一本寫港娛的時候,也沒幾個人看啊,成績可比這本差多了!

這本書從名字就能看出來,主體是商業,實業為主,零售為輔,金融地產是資金來源。我就是想寫出一個合理性的商業發展過程,符合ZZ邏輯與商業邏輯,以幾個業務為起點,逐步發展擴張。

至少到現在,評論方麵也沒有出現有人評論某個商業發展不太合理的(可能起始資金有點被吐槽),這在起點來說,也算是很難得的了。

符合現實是我的追求,雖然不太可能做到,但儘量吧!

至於大家要看的娛樂明星,後麵也會有的,70年代初,我真沒找到哪個合適的,個人感覺,很多港姐都不咋地,大家可以去百度看看,可能我眼光有問題?(據我所知,在77年港姐加入豪門後,才吸引無數美女參加活動,這可能也引發了港姐質量的提升。)

至於某個大家熟悉的趙姓,我作為看過無數港文的老讀者來說,是堅決不想寫,審美方麵,可能她也不是我喜歡的,相對來說,80年代那些可能要好看很多吧?

而且如果在初期就看本書的讀者可能看過,在開書前幾張,可是開了不少車的,但被封了,就隻能刪了。

其實這本書的主業實體行業還沒開始正式成規模呢?改開之後才會正式開始,現在所有的一切都是在準備布局。

就這樣,希望大家多多支持,來起、點支持正版,也不要養書,訂閱一直在漲,我才有動力更新,熬夜都行!

謝謝。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