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熥聽到劉勉的回報之後輕輕點了點頭。
“這件事情總算是過去了,不過也不能掉以輕心,你們錦衣衛的人還要嚴密關注此事,一旦有什麼非同尋常的動向,馬上稟告於我。”
劉勉領命之後退一下。
朱允熥這時候看身旁的趙平安說道。
“你去請榮國公梅殷前來。”
眼下就要進行重考了,劉三吾坑爹不能再擔任主考官,翰林院的那些官員他也不想選,這麼一來,榮國公梅殷就成了不二人選。
梅殷本身就是一個大儒,再加上駙馬的這個身份,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代表皇帝出麵主持這場大考。
過不多時梅殷匆匆而來,朱允熥指了指那些奏折,對趙平安說道。
“把這些奏折拿過去,讓榮國公看一看!”
梅殷也不多問,一個個看過之後放在一旁。
朱允熥這時候才開口說道。
“朝廷現在要進行科舉改革這一場考試至關重要,如果做得好,將來不但能夠彌合南北方學子之爭,對於大明朝廷而言,也不會出現割裂的局麵。不過規矩已經定下了,當以公平為要,天工院那邊有十餘人,如今正在皇宮之中,他們就是試卷的編定者!”
說到這裡他又拿起另外一張紙在手中搖了搖。
“這就是試卷的答案,等到大考結束之後,你到這裡來取,先張貼出去,讓所有學子自己相互對照,另外一方麵便讓那些負責批改試卷的翰林學士,對照批改。隻有一條,你必須得記住,那就是不允許這些翰林學士有自己的想法,照著答案去對照就行。”
梅殷一聽臉上露出思索之色,片刻之後,這才拱手說道。
“陛下這個法子的確能夠保證公平,但是有一節還希望陛下能夠慎重考慮。”
朱允熥聽到這話,便抬了抬手說道。
“有什麼顧慮直接說就是。”
這時候梅殷想了一陣才說道。
“天下的道理沒有一成不變的,有的時候是對的,但是反過去就是錯的,哪怕是聖人之學不同人都有不同的見解。實學那是一門新的學科,如果的答案有錯,到時候朝廷又該當如何呢?”
顯然他擔心的是這樣一來會有損朝廷的威嚴和信譽,朱允熥聽到這裡淡然一笑,開口說道。
“事情是人做的,當然有可能會出錯,這一點毫無疑問,不過錯了以後到時候改過來公示於天下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