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夏的慶曆議和,同樣對北宋的命運造成了相當深遠的影響。
對一部分士大夫來說,歲幣這東西騙騙百姓就算了,誰願意一直自欺欺人啊?
君不見貞觀初渭水河畔李二鳳以財求安引以為恥,最終將頡利抓到眼前看跳舞才說“澡渭水之恥”?
這種恥辱的議和成了北宋變法派興起的原動力。
但對於絕大部分士大夫來說,他們的選擇隻有四個字:加大劑量。
狄青平儂智高之後,範仲淹的遠房表親,時為鎮邊大臣的滕甫作文《孫威敏征南錄》。
在這篇文章之中,孫沔先是預判了儂智高必反,爾後先是“略施巧計”拖延儂智高進軍,然後一月之內籌得軍費百萬。
這還不夠,勤勤懇懇的孫沔又親臨前線,發現儂智高軍多用盾牌和長槍之後連夜趕製大刀和長柄斧送到狄青那兒,以克製儂智高軍。
但這還不夠,孫沔又給狄青獻了上中下三策以除賊,最終一副氣定神閒運籌帷幄之態滅了儂智高。
在這篇文章中,狄青前期胸無成算、臨陣慌張、後期吝嗇賞賜、賞罰不明,基本全靠孫沔一個人carry。
而狄青為何能得功名呢?全靠孫沔高風亮節,“遇事密輸計於太尉”,讓狄青“自取美名”。
在滕甫這篇熱情洋溢的幻想文學下,一個殫精竭慮憂國憂民的士大夫形象躍然紙上。
諸葛亮複生都得直呼好家夥,羅貫中寫三國演義都得找您學習,不多寫一點整個《幻想北宋傳》屬實是有點屈才了。
滕甫的這篇文章反而恰恰暴露了北宋絕大多數的士大夫,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根據後人考證,孫沔料敵三策乃是滕甫從邠州通判劉幾的奏章裡抄襲過來,強行安到孫沔頭上的。
長刀長柄斧的破敵之策則是抄襲自曾公亮和狄青的問策,用長柄斧破盾,隨後用蕃騎疾馳而破,是狄青南下前一早就定好的平叛策略。
至於文中說的狄青賞罰不明之事,則是乾脆將事件主人公顛倒了個個兒。
《宋史》記載,孫沔受命平叛時,不守士節宴遊女色大受請托,隻要給錢孫沔就能直接把你塞到軍中領兵一起蹭軍功,把軍紀搞得一塌糊塗,直到狄青南下後痛下辣手將這批活寶都砍了肅整軍紀,才算消停。
至於司馬光在《涑水記聞》當中記載的狄青親自領軍與儂智高死戰,孫沔不遵軍令懼怕蠻兵差點亂了狄青陣腳等等諸事,皆被隱去。
就這,等到南宋時大臣王十朋還慨歎稱:我大宋尤號多士……次則孫威敏之功名。
還有人捧臭腳跟著讚歎孫沔“人中之龍,讜言將略,聲動華戎。”
至於狄青是誰?不認識。
北宋武將處境之惡劣,可見一斑。】
〖張飛:這等顛倒黑白指鹿為馬之能,軍師弗如也。
李世民: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在宋議和書,曲筆造英雄。
我曹,兄弟你會說就多說點。
文盲其實都不用說那麼多,北宋文臣不就是窩裡橫嘛,麵對外敵裝孫子,麵對武將當大爺。〗
趙普此時確認,官家此刻的臉似乎是真的紅了。
本就漆黑的臉色仿佛像是喝醉酒了一般,指著光幕爭辯道:
“這宋……非俺之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