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物物交換(1 / 2)

辦事 大川壩老奐 4776 字 10個月前

裴太峰先從距離縣城最遠的羅家橋鄉糧站調研。

裴太峰來到該糧站,看原糧庫,檢查米麵油儲運,翻閱各項製度,走訪糧油經銷部。

這個糧站原糧儲備充足,出入庫管理有序,成品米麵油儲運銷售正常。

聽站長說,羅家橋鄉地處偏僻,背靠大山,交通不便,人口較少,搞私營糧食收購和糧油經銷的人極少,糧站經營狀況與糧價全麵放開前的情況一樣,沒有太大變化,收購和銷售量都不是太大。黃金書屋

裴太峰要求加強原糧和成品庫房管理,嚴格落實保管員職責,保管好運輸過來不容易的糧油。要轉變工作作風,熱情服務群眾,對附近群眾糧油需求,可送貨上門。

裴太峰等人驅車到柳家營鄉附近一個村口時,一輛蘭拖車從村子裡駛出來。坐在北京吉普前排的裴太峰見蘭拖車廂裡裝著糧食和麵粉,就讓司機擋住蘭拖。

裴太峰和白武周下車,走到蘭拖跟前。蘭拖車廂裡裝著八九袋大米麵粉和四麻袋麥子。

白武周認出這些麵粉是柳家營糧站的標準粉,就亮出工作證說道“我們是黃岩縣糧食局的,在下鄉檢查糧食流通情況。我見你車上拉著大米麵粉和糧食,請問你這是賣麵粉呢還是收購糧食。”

蘭拖司機知道這種吉普車是縣上領導常坐的,吉普車上下來的人肯定是大官,立即從駕駛座下來,老老實實的說“我是柳家營村的人。這些麥子是我用麵粉在這個村子裡換的。麵粉是從柳家營糧站裡買的,全部是標準粉。我做的是用麵粉換糧食的生意。”

白武周問道“你一袋標準粉換多少斤麥子?”

蘭拖司機說“一袋麵粉我一般換80斤小麥。村裡群眾省去磨麵的功夫,可直接食用。許多群眾樂意換。”

白武周問“你一天能換出去幾袋麵粉?”

蘭拖司機說“我隻在中午和下午吃飯時間走村串戶換糧食,一天能換出去十袋麵。”

白武周又問“你為啥不直接用錢賣糧食,然後加工成麵粉去村裡賣?”

蘭拖司機說“現在糧食收購價格到處一樣,私人或國家收購都一個價。麵粉銷售價格也差不多。我如果買來糧食,去糧食加工場磨成麵,要給加工廠一點加工費。麥麩可以喂豬,把麵粉按市場價賣出去,基本不賺錢,這個生意沒法做。”

白武周點點頭,招呼裴太峰上車。

回到車上,白武周說“這位換糧食的人算得很精啊!你想,小麥的出粉率一般在81%,也就是說100斤小麥能磨出81斤麵粉,這是按照標準粉計算的。如果小麥品質好,顆粒飽滿,出粉率還要高一點。

“咱們知道,糧站的麵粉分優等粉,特一粉,特二粉,標準粉。這個人用一般的50斤裝標準粉換到80斤小麥。按正常出粉率計算,加工50斤標準粉需小麥62斤。

“這人換一袋麵粉就賺18斤小麥,如果自己加工成麵粉,還有十幾斤麥麩可賺。他一天換出去10袋麵粉,可賺得小麥180斤。這對一個家庭來說,是不少的糧食。”

裴太峰聽了,先是愕然,接著誇讚道“這個蘭拖司機會做生意啊!”

裴太峰檢查完柳家營糧站,向下灣糧油加工廠駛去。

下灣糧油加工廠在下灣鄉政府西側一公裡處,距離九塬村較近。

原來讀書時,裴太峰多次給下灣糧油加工廠交售過公糧和油料。儘管他經常來這裡,卻從來沒有進去過加工廠機房,隻聽見隆隆的機器聲,沒見過機械磨麵榨油。

裴太峰和白武周走進下灣糧油加工廠,加工廠廠長熱情接待二位領導,領著他們到麵粉加工處,榨油處,原糧庫房,油料庫房,麵粉庫房,成品油庫房,糧油銷售部一一查看。

幾個人走到榨油機房時,見一位穿著與糧站職工不一樣的年輕人正在往蘭拖車廂裡裝油渣。大塊板狀的油渣不好裝,年輕人先用頭砸爛,再用鐵鍬直接鏟到蘭拖車廂裡。

裴太峰問年輕人“你把這油渣拉到哪兒去?你最好用麻袋裝上再拉運,會乾淨些,也好用。”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