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四章 圍點打援(1 / 2)

頑賊 奪鹿侯 9493 字 7個月前

“段複興啊……”

鳳翔府城下的新築大營,劉承宗端詳戰報。

看到焚樓赴死的段複興,劉承宗的內心平靜裡帶著少許複雜。

既有欽佩和遺憾,也有一點成人之美的愉悅。

他並不認為段複興做的不對,也不覺得段複興是個瘋子,恰恰相反,他甚至心有惺惺相惜之感。

本質上來說,他們都生在大明,接受一樣的教育,功名雖有高低,卻都是大明的讀書人,隻是際遇不同走上不同道路。

這點兒差異,顯然不妨礙劉獅子能理解段複興的行為。

在他眼中段複興的死法決絕且慘烈,但這不算不得好死,這是他所能想到,最好的死法。

段複興一介書生得了功名,受朝廷官爵,食皇上俸祿,人是朝廷命官,妻母俱授誥命夫人,出人頭地追求了,榮華富貴享受了。

叛軍打過來,他去苟活?

國破家亡,無力回天轉日,讀書人還有最後一個兜底的答案。

這就是他所追求的命運。

正命。

劉獅子專門叫了攜筆墨的羽林騎,將戰報遞去,說:“記下來,大明陝西參議段複興,鎮守乾州,城破亡於陣……儘其道而死者,正命也。”

說罷,他又補了一句:“屍身被毀的事就彆記了。”

城破之後,師襄麾下新降參將楊國棟,第一時間搜尋段複興的下落,得知其死於城中格鬥,尋來屍首大卸八塊以泄鞭殺使者之憤,還把腦袋獻給了張獻忠。

但張獻忠專門給劉承宗送來的戰報,就完全沒提段複興屍身被毀的事。

要不是王文秀這邊有師襄送來的戰報比對,劉承宗都不知道有這情況,為此還專門派人給張獻忠送了封信,詢問這事。

就這屍身被毀的事,擱在彆人身上,劉承宗就不問了。

反正來龍去脈都很清楚,楊國棟是個比較簡單的人,有仇報仇有怨報怨嘛,事情做就做了。

師襄還是有點缺乏安全感,戰報上事無巨細不敢隱瞞,直接給王文秀如實報告。

本身這也不是啥大事,問不問、說不說都意義不大。

反倒是劉承宗在這件事上,察覺出師襄這個旅帥,跟新降的參將楊國棟倒是合得來。

倆人一個對上一個對下、一個對內一個對外,搭起夥來相得益彰,沒準還真能讓臨洮旅從三線部隊,往帥府二線部隊擠一擠。

不過張獻忠不吭聲,劉承宗就得問問了。

畢竟架不住劉獅子對老張的期待啊,那都低到腳指頭了,就沒當個正常人。

張獻忠不主動說,劉承宗根本不會往他老實不老實那個方向想。

他火急火燎讓人送信,心想:你張秉忠彆給我把段複興吃了就行!

正巧,這會兒劉承宗前腳到讓人記下段複興的事,後腳傳令兵就帶著張獻忠的信回來了。

其實張獻忠看見劉承宗詢問段複興屍身的信,心裡還挺複雜:又跟他想的不一樣!

張獻忠自打投了元帥府,最大的愛好就是揣摩劉承宗。

如果不是擔心被人誤會告密謀反,他甚至想召集舊部鑽進小屋,沒事兒就召開議事研究劉承宗。

偏偏有些時候揣摩沒有用。

就好像段複興這事,張獻忠想不明白劉承宗究竟會喜歡還是討厭。

因為張獻忠自己經曆過,看過大明縣官死守城池,害他死了很多部下,那縣官必須殺,但殺了之後,他心裡又很複雜:這樣的忠義之輩,若是自己的部下該多好?

所以他沒辦法揣摩劉承宗對這事的看法,它是動態的,可能劉獅子今天覺得殺得好,明天就會覺得殺得不好。

因此張獻忠很機伶地做了兩手準備,一邊準備好盛放首級的石灰木盒,隻要把頭顱塞進去就能發快遞了;另一邊尋來軍中二皮匠,搜集段複興的屍身,一聲令下就能恢複原樣。

然後給劉承宗這邊送來一封敘功戰報,完全沒有提及段複興屍身的事,打算視劉承宗回信的態度,做出自己的選擇。

萬萬沒想到,劉獅子再一次不按常理出牌,回信直接問他:段複興屍首怎麼樣了?

段複興現在就像薛定諤的貓一樣,在五體俱全和碎屍萬段之間橫跳,這讓咱老張咋回答嘛?

隻能硬著頭皮說了實話:大帥想讓段複興怎麼樣,他就會怎麼樣。

劉承宗一看這信,心裡猜出個八九不離十,當下也放心了,彈彈書信,自言自語道:“沒吃了就好。”

中軍營帳裡,正在輿地圖上指揮畫師勾畫敵情的王文秀聽見他自言自語,他也沒聽清,便問道:“大帥?”

劉承宗搖搖頭,笑眯眯地把信放下,對傳令兵道:“回去告訴張部堂,我想讓段複興埋在乾州,讓他彆耽誤時間,辦好了趕緊帶兵往鳳翔來……”

就在他們說話的功夫,王文秀已經指揮畫師將鳳翔府周圍的輿圖繪好,一塊塊標注兵力的木牌放置圖上,看得劉承宗心生迷糊。

他完全看不明白,盤踞於鳳翔府西邊的明軍到底想乾什麼。

在他率軍自西安府向鳳翔府轉移的時間裡,王文秀跟明軍在鳳翔府爆發了十幾次小衝突,基本上把明軍番號摸了個差不多。

眼下寶雞、散關、隴安甚至北邊的隴州,全是明軍紮下的一座座營地,彙集昌平、雲南、四川、寧夏、延綏等地三萬多人馬,單是王文秀能準確指出將領姓名的就有六個營。

但是,讓劉獅子最疑惑不解的地方也在這兒。

他轉過頭盯著輿地圖,伸手指出幾個明軍營地,對王文秀問道:“這幫人想乾啥,圍我的點打我的援,瘋了?”

圍點打援是個簡單且有效的戰術。

通常來說這個戰術執行起來很簡單,包圍弱小的、吸引強大的,達成拉扯、牽製、殲滅敵軍力量的目的,同時保存己方重要據點。

但在此之上還有一個基礎條件,就是首先得掌握戰役主動權,即掌握全麵情報且對殲滅速度有把握。

首先有快速殲滅被圍軍隊的震懾力,其次要有擊破援軍的能力,才好實施圍點打援。

劉承宗尋思大股明軍自己鑽進鳳翔府,若列出堂堂之陣,打起了陣地戰,王文秀這一萬軍隊自然不夠看。

可問題出在王文秀據守堅城,彆說明軍沒有快速殲滅王文秀的震懾力,就算讓劉承宗來打,他也沒有這個把握啊。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