罷免呂頤浩後,高宗又以參知政事、權樞密院事範宗尹為通議大夫、守尚書右仆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禦營使。複起用趙鼎為禦史中丞,高宗皇帝愛其直言,隨後再授其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至此趙鼎終於躋身宰執之列。
而最讓嶽飛覺得此人無比重要的原因其實還有許多,但最重要的便是趙鼎一直對自己都十分支持,自為相之後,數次對自己施以援手。書中曾記載趙鼎為江南西路安撫製置大使兼知洪州時,統帥李回和嶽飛不和,而趙鼎對嶽飛推心置腹,並督促漕臣曾紆搜集錢糧為嶽飛軍中五月之費。要知道當時嶽家軍勢力已然極大,“月費錢十二萬二千餘緡,米萬四千五百餘斛”,這等仗義之舉讓嶽飛十分信服。隨後還有趙鼎上書請求朝廷撥款供給嶽飛軍馬錢糧,疏乞支降現錢打造舟船等事不可勝數。
可惜這般賢相,卻被秦檜所嫉,因立嗣之事進讒言使其罷相,於是秦檜獨攬大權。雖然中途趙鼎曾短暫回歸朝廷,但在秦檜等人的一再彈劾之下,最終一路被降職為清遠軍節度副使,安置於潮州。
趙鼎於潮州五年,閉門謝客,不談時事,有人詢問,也隻引咎自責而已。即使如此,秦檜仍不肯放過他,密使禦史中丞詹大方誣蔑其受賄,囑令潮州知州將其遷至吉陽軍(即天涯海角處)。
消息傳來後,趙鼎上謝表道:“白首何歸,悵餘生之無幾,丹心未泯,誓九死以不移。”秦檜見之說道:“此老倔強猶昔。”
而在吉陽軍的日子也並不好過,雖然趙鼎潛居深處,但怎奈秦檜一直惦記著他,最終使得其門人故吏皆不敢通問,後來趙鼎也明白秦檜的用意,便遣人告訴其子趙汾曰:“檜必欲殺我。我死,汝曹無患;不爾,禍及一家矣。”而後親書墓誌銘雲:“身騎箕尾歸天上,氣作山河壯本朝。”遺言屬其子乞歸葬,而後絕食而死。
《宋史》中對趙鼎評價極高:“及趙鼎為相,則南北之勢成矣。兩敵之相持,非有灼然可乘之釁,則養吾力以俟時,否則,徒取危困之辱。故鼎之為國,專以固本為先,根本固而後敵可圖、讎可複,此鼎之心也。惜乎一見忌於秦檜,斥逐遠徙,卒齎其誌而亡,君子所尤痛心也。竊嘗論澤、鼎之終而益有感焉。澤之易簀也,猶連呼‘渡河’者三;而鼎自題其銘旌,有‘氣作山河壯本朝’之語。何二臣之愛君憂國,雖處死生禍變之際,而猶不渝若是!而高宗惑於奸邪之口,乍任乍黜,所謂‘善善而不能用’,千載而下,忠臣義士猶為之撫卷扼腕,國之不競,有以哉!”
嶽飛想到趙鼎的一生,不禁心中長歎,若是其能早日認清秦檜之麵目,也不至於落得個客死異鄉之禍,若其能長居相位,隻怕也不會有“莫須有”之詞出現。自己此次麵見趙鼎,無論如何都要對其好生勸誡一番,既是為在大宋留一忠良有用之臣,也是為自己再多爭取一線生機。
嶽飛就這樣想著想著,直至酒意上湧方才沉沉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