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十四(1 / 2)

承平年少 青城山黛瑪 5337 字 10個月前

若沒有趙茂稹窺視皇後在先,這樣的念頭自然太牽強附會。

要知道,不單鳳儀宮,任何一位妃嬪都鮮少有直接與內侍說話的時候。通常,主子的吩咐,是說給身邊可靠的姑姑的,姑姑再指派宮女或是小內侍,首領太監則是管教這些小內侍的,要他們時時刻刻記著規矩,小內侍的年紀稍長些,都不能再留在內宮了。

偏偏這回東窗事發得這樣湊巧。

皇後因“忽染急症”,被立刻送回鳳儀宮養病,躬桑禮由賢妃代行。

一同被軟禁的宮人裡,隻有徐姑姑和寶珠大致猜到了皇帝的心思:徐姑姑是皇後陪嫁,知曉她的閨名;寶珠則是見過太子寫字,逢“筠”必有缺筆。

背後設計之人用意昭然若揭,一枚書簽卻算不上鐵證,關鍵隻在於,皇帝願意相信什麼。

頭一個被提審的便是徐姑姑,而後是柳葉兒,二人皆是一問三不知,倒也沒有受太多刑罰,各杖笞二十後便被放回來了。

寶珠知道,下一個就輪到自己了。已經入夜了,她被帶出鳳儀宮時便開始發抖,等見到審問自己的竟是皇帝時,險些連跪拜大禮都行不好。

皇帝的目光沒有喜怒,烙在她瑟縮的背上:“你叫寶珠?”

寶珠不敢不答,幾乎從嗓子眼裡竭力擠出了一聲“是”。

那聲口實在不大好聽,皇帝不禁皺眉:“朕素日聽人說你伶俐得很。”

“是、是主子寬和…奴婢不敢,不敢當…”句子說長些,那顫音兒就越明顯了。

皇帝勃然大怒:“你害怕什麼!”

他知道這宮女的來曆,亦知道她素來得皇後偏寵,心中火氣越盛:“你知道什麼,便說什麼,過了這一時再想開口,未必開得了口。”

寶珠頓首不止,連說:“奴婢不敢隱瞞——奴婢隻是擔心,娘娘染疾回宮調養,卻始終不吃不喝,奴婢不知道,一會兒湯藥熬好了,該如何服侍她飲下…”

皇帝聽完這番話,竟然笑起來:“是皇後指使你這樣說的?”

“不!”寶珠矢口否認,眼圈一紅便落下淚來,囫圇地分辯著:“不是的,娘娘一句話也沒有說…”

但落在皇帝眼裡,隻是越發坐實了他的猜測。這宮女是皇後心腹,年紀又小些,比起徐姑姑和柳葉兒,說出的話顯得更可信許多。

片刻,皇帝說:“你回去吧。”

小宮女像是如釋重負,手腳虛軟地再度行禮,慢慢卻行出去,仿佛被嚇出竅的三魂七魄拖著一般,步子邁得艱難。

寶珠自己都不意被如此輕巧放過,哪怕她揣測對了,皇帝要的,不過是皇後肯服軟而已。

他未必相信皇後與趙茂稹有私,也未必不知暗中弄鬼的人是誰,卻仍將計就計,借此挫一挫皇後的銳氣。

皇後一言不發、不吃不喝,或許是無聲地控訴皇帝不顧她的顏麵、以及太子的顏麵。

但同樣的,皇帝或許也恨她寧肯舍棄自己的顏麵、太子的顏麵,也不願向他求一句情。

真是奇怪。分明互相怨懟已久,還要這樣每常耿耿於懷。

寶珠回到鳳儀宮,尚儀局留下來看守的幾名女官已經退到屋外了。正殿的桌子上放著各樣藥材,不僅有溫和進補的,還有兩盒棒瘡膏。

寶珠招招手,讓杏兒過來,將棒瘡膏給徐姑姑和柳葉兒送去,自己清點了藥材種類,往後殿去向皇後回話。

杏兒把藥盒捧在手裡,又小聲問寶珠:“要不要給太子殿下報個信兒?”

“不必。”回答她的卻是皇後。

賢妃代皇後主持躬桑禮一事百官們已經知道了,至於皇後的病是真是假,卻不是他們所關心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