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醒來,手腳有些發麻,意外的是並不難受,蓋因腹背都暖烘烘的,血脈通暢起來很快。
煩人精故態複萌,期期艾艾地問:“陛下不是存心遠著我嗎?教旁人知道又露餡兒了。”
露什麼餡兒?說得像他倆昨夜怎麼著了一般。皇帝斜眼看她穿好了衣裳,支使道:“去給朕找身衣服來。”
儀貞“哦”了聲,信心滿滿地進內室來拾掇殘局——旋即铩羽而歸。
皇帝雖說是個沒有實權的皇帝,但從小到大畢竟底沒有乾過活兒,昨晚的左支右絀,已經是竭力而為了,爛攤子依舊是爛攤子。
儀貞其實也不遑多讓。她勉力去開了各處窗扇通通風,接著迅速地從專門給皇帝備下的衣櫥裡抱出一套來,忙不迭地躲回了外間。
看來是酒醒了。皇帝正欲笑話她兩句,開口前忽然覺得不對:謝儀貞素來愛小酌幾杯,按理說昨晚不該醉到那般田地。
應是酒入愁腸,難以自持吧。他垂下眼簾,專心打理穿戴,亦不用儀貞假模假式地搭手——何苦還擺這些虛架子。
“王遙費心送了四個人進來,朕自然要會會她們,倒沒有故意作出冷落你的樣子。”他徐徐開口,像是自己也在斟酌措辭:“咱們往後是該做個約定,權宜歸權宜,實情歸實情。以免真假混淆久了,果然生出嫌隙來。”
儀貞不意他居然有此一說,簡直開了大竅了,喜道:“有陛下這話,我的心便定了!”
皇帝嗤笑一聲:“少來。”
他本意是說,不吃她拍馬溜須這一套,趕緊認真來商議章程,豈料語調裡的狎昵,把他自己都唬了一跳——他哪來的這等聲口?
萬幸的是,在儀貞眼裡,自己是受他冷嘲熱諷慣了的,並沒有把這異樣的語氣放在心上,聞言隻點點頭,咬唇思索片刻,提議道:“擠眉弄眼裝咳嗽都怕惹人注意,即便不多想,也要落個不莊重。要不這麼著,我要是說假話,就把手帕塞進左手的鐲子裡;你要是作戲呢,就捋一捋左邊袖口,好不好?”
皇帝自是無甚不可,點頭應了,又提醒說:“待會兒讓人進來收拾收拾——朕今兒準備去見蘇婕妤。”
其實不必同她知會的。但皇帝轉念一想,同樣來說,也不必瞞著她吧。
蘇婕妤同其他三位姊妹到皇後這兒拜新年畢,才出詠絮閣,迎麵就見自己宮裡的小宮人奔上來,急急道:“婕妤,快回去接駕吧!”
蘇婕妤一時又驚又喜,原先挽著她的武婕妤先婉聲道起賀來:“蘇妹妹時來運轉,且請先行吧!咱們三個清閒的,還可以慢悠悠逛一逛。”
相處這些日子,蘇婕妤大概也知道她的性子。之前安婕妤拔得頭籌時,武婕妤便時有酸言酸語,說安婕妤皮囊再好,腹內空空,風光不了幾天。
接著又買通了彤史女官,聽說安婕妤尚未進幸,更是引以為證:“隻會充傻賣呆的人,在一處嘻嘻哈哈樂一回還罷了,真為綿延子嗣,當然輪不到她身上。”
如今皇帝記起了蘇婕妤,想也知道,她又會引著那兩人說些什麼。蘇婕妤心中頗覺無奈,但聖駕怠慢不得,隻好彆過她們,匆匆趕回去。
行宮裡屋舍不比禁中工整儼然、鱗次櫛比,兼或因皇後授意,四人住處皆離皇帝的澡雪堂甚遠,頗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
蘇婕妤走得氣喘籲籲,九曲十八轉,總算回到了自己的一夜明。
“風卷寒雲暮雪晴,江煙洗儘柳條輕。
簷前數片無人掃,又得書窗一夜明。”
皇帝恰坐在劃作書房的窗前,揚了揚手中一卷《說林》:“朕聽說,此處的名字是你起的。”
蘇婕妤刹那紅了臉,隔著窗分辯道:“妾來時,恰逢雪停。聽掌事姑姑說,此地無舊主,尚沒有命名,故而私底下胡亂叫著…究竟如何,自該由陛下定奪為正理。”
皇帝調侃道:“朕覺得‘一夜明’極好。不過你既然謙讓,對外便說這名兒是朕起的吧!”
蘇婕妤這下更是心如響鼓重捶了。趕回來的路上,她因深知武婕妤必要嚼舌根,不甘成全了她看熱鬨的意,發憤要在禦前一鳴驚人,內起居注上做榜首。
但禦前是個宏大虛無的意象,此刻在她眼前的,則是個眉眼風流的青年男子。
她怔怔站在原地,依稀過了好一時,才從腦海中抓住僅有的一個初具雛形的念頭:她忘了見禮,該即刻補上。
見她屈了膝蓋,皇帝約摸是覺得有趣,忍俊不禁地攔道:“不必多禮。”
為表明這不是客套話,他一招手,叫她直接到他跟前去:“閨閣裡擅詩詞的不難得,似你這樣通法家所著的,朕倒是頭一次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