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水從旁道:“殿下也通醫理,可知陛下痼疾沉屙已久,聖躬上盛下虛,而氣升不降,血隨氣上,便可越出上竅。這丹丸是順氣的藥,服之氣降,血自歸經。”[注]
裴宛點了點頭,細端詳皇帝麵色,又問:“近來父皇總是易喜易怒,這又是何故?”
“陛下真氣虧損,精神疲憊,每日還吃雀丹將養,這是常年積累的副症肝鬱脾虛之故。”
太醫署的醫正們也趕來了,眾人一通忙活,敬德皇帝悠悠轉醒。
醒來的敬德皇帝頭一件事便是把太醫們轟了出去:“一幫廢物!滾!”
裴宛攙扶著敬德皇帝在禦座上坐了。
皇帝喘了一會兒,垂眸看著麵前恭謙的太子,從前那個可憐荏弱,苦苦挨著掙命的小兒,不知何時起,竟也長成這般挺拔英武的男人了——渾身沒有一絲病態,叫人嫉妒地切齒。
敬德皇帝閉了閉眼睛,把心裡那隻老虎又關了回去。
“三哥兒,你長大了,父皇管束不了你了。”
“…父皇說的這話兒臣不懂,兒臣敬聽父皇吩咐。”
敬德皇帝掀起眼皮,眼裡精光一現:“太子納妃是國事,不可小覷,也容不下那麼多兒女私情!朕也信不過議親……”他喘了一口氣,高聲道:“翰林修撰何在?”
殿外候著的白徵忙整了整官帽,快步進來:“臣在!”
“你即刻擬旨,就說朕要為太子選妃,國中凡一等男爵以上的外姓王爵,京中三品以上的官員,家裡若有未嫁女的,將她們的生辰帖全部收入宮中……屆時若水驅動朝天閣的渾天儀,以太子生辰八字占卜,選一個‘天作之合’的人作太子妃——就這麼個意思,你擬旨!”
皇帝一道說,白徵揮毫一道寫,等陛下說完,聖旨已一蹴而就。
皇帝拿來一看,隻見黃本白絹上謄著如下幾行字: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今太子年將弱冠,合宜納妃。特敕諭:凡國中一等男爵以上外姓王爵、朝中三品以上大員之家,有適齡待嫁姝女者,請具生辰名帖送入禁中。國師若水謹承天命,驅渾天儀占吉卜凶。天佑大雍,必降輔弼儲君之良人,擢為青宮元妃,欽此!”
敬德皇帝滿意頷首,把聖旨拿給裴宛看,不顧一地人的驚愕,揮揮手叫散!
*
皇太子裴宛肅著臉大步流星從朝天閣裡出來,他身後亦步亦趨跟著的是彌臘國主檀瀧,以及夾著聖旨緊搗著腿的翰林修撰白徵。
檀瀧一麵緊緊跟著裴宛,一麵暗暗覷他臉色,見他雙唇緊緊抿著,眉目深沉,是生了大氣的兆頭。
朝天閣狹長的廣場上,一陣寒風呼號吹過。
裴宛倏地住了腳,檀瀧緊跟著也停下步伐,隻有垂著腦袋的白徵差點撞上前麵二位,忙不迭縮了縮脖子。
此情此景,一向舌燦蓮花的探花郎也不知該如何開口。
檀瀧衝他使了個眼色,讓他趕緊撤退,對裴宛道:“此番聖上旨意,殿下該如何計議?果然要讓那道士選什麼‘天作之合’的人嚒?”
裴宛低頭,看著腳下青石磚縫裡稀稀拉拉的枯草。它們多過了太監們一茬一茬的清掃,從春天頑抗到初冬,卻也仍是認人踐踏的命運。
“我這個人,從來就不信天——檀瀧,你彆管了,朝聘之期時日無多,你該好好籌備大婚之儀。喆喆說了,若有一點兒虧待她姐姐,她頭一個不依!”
檀瀧聞言笑了,“殿下還彆說,我前兩日應麒哥兒邀請,到他府上赴宴,也算領教一番。”
裴宛會心一笑,“怎麼樣,是鴻門宴嚒?”
“也差不離了,尊府老太君耳清目明,把我祖上十八代問得清清楚楚,我能說的都說了,藏著掖著的,被路老爺子兩壺酒灌下去,也都交待乾淨!偏偏麒哥兒從旁點火架秧子,是一點忙也指望不上!”
聽他這麼說,裴宛亦有身臨其境之感,忙不迭打了個寒噤,整個人卻也疏鬆很多,氣也散了。
檀瀧見他展顏,才正色道:“其實去了才知道,他們一家子擔心的不過是往後蝶姐兒省親不便,天倫難敘之苦。我想著,是不是有什麼法子,比如在古雅不僅建榷場,也造駐蹕行宮——往節儉的造嚒,日後不僅朝聘時兩國能往來,就是蝶姐兒和娘家人也能到古雅團聚,還能給榷場帶去一番生機。”
聽他這麼說,裴宛亦思索起來,因笑道:“這兩天你忙著要娶人家女兒,我卻一直和圖尹稚臣在四方館商榷邊貿一事。這樣罷,咱們回去細說說——檀瀧啊檀瀧,你這個法子興許大有可為之處!”
……
敬德廿三年冬至月初十,彌臘國主檀瀧派遣使者,持節摯雁、碧玉、車馬、束帛等物到城東北路府行納彩之儀。[注②]
年輕的彌臘男女組成使者隊伍,一路歡歌笑語,引得半城人都出門來看。
……
次日,禮部主客司尚書又登門,為路府送來一個潑天大好消息——原來是朝廷聽聞彌臘國主有意求娶大雍民女,為成兩國之好,特敕封路氏女“鄉君”封號,領年俸四十兩,祿米四十斛;其父路岐山榮封“一等子爵”,食邑五百戶!
女兒出嫁彌臘國主,本身就是一大榮耀,沒想到還白得了個爵爺,簡直是天降之喜!
列祖列宗在上,這怕不是做夢罷?——當鈐蓋著國璽的聖旨遞到路老爹手上時,他早已老淚縱橫,喜得說不出話來,一味叩頭謝恩。
尚書大人笑意吟吟開口:“給老爵爺道喜!事情還有一宗,說來還請容諒。近日因奉太子殿下鈞旨,各部卑宮菲食,原應封賞的爵府宅邸就蠲免了,不過呢也有恩旨,賞錢三千緡,允你在舊宅上重新修繕府邸——至於規製嚒,堂屋五重,各廣五間,其餘圍牆、門釘、屋上壓脊、棟梁彩繪紋飾等都依儀製即可,屆時工部會派主簿到府上來!”
暈頭暈腦的路老爹,不,路子爵,哪裡還管什麼新府舊宅,忙不迭領著闔家跪謝天恩,領旨謝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