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第101章(1 / 2)

金碗良緣 裴千羽 10887 字 2024-03-07

且說那日路府一大家子被柳兒並幾名黑衣侍從拍開門送去了護國寺,一家子除了麒哥兒金喆兩兄妹淡定自若些,其他人都不免驚惶。

山門中不便牽扯過多俗事,柳兒噤口不言,路家人也沒問,眼觀鼻口關心跟著師傅們念經。

至晚間才回府,柳兒也才說出端底——原來渾天儀星衍術演算出來的青宮元妃人選竟然是自家二姑娘,路金喆。

老太太拿著方丈才送的一串手珠直念阿彌陀佛,路老爹劉氏也是一臉瞠目,家裡出了個彌臘王後還不止,這是要出一位太子妃了嚒?

唯有麒哥兒金蝶頷首,對這個結果並不出乎意外,而金蝶本人,正拉著柳兒說話,問可是太子在宮裡出了什麼事?

膽戰心驚了三日,初六那日,禮部尚書再次登門,宣讀了聘路氏庶次女為太子妃的聖旨。

“近來貴府幾番喜事盈門呐,老爵爺接旨罷!”

路岐山恍恍惚惚接了旨,這回禮部尚書的態度與上次迥然不同,親自矮身扶起他,笑道:“太子大婚,乃我朝頭等大事,接下來可有咱們忙的了。臘月初九是欽天監卜出來的吉日,陛下會派遣使者來府上行納彩、問名之禮,屆時如何答言……”

禮部尚書故意留了個話縫兒,路老爹福至心靈,忙看向麒哥兒。

路金麒笑道:“有什麼規矩,大人與卑職一通說明白,卑職再教與二老。”

“不敢不敢,有路大人從中轉圜,再好不過了!”說著,拿出一份部裡商榷好的儀程文移來,按條目與路金麒詳說,哪裡擺節案,哪裡站位,何時怎麼答,怎麼回等。

這樣一番鄭重其事,殷切叮囑,路家人才有了二姑娘馬上要當太子妃的實感,忙不迭都心裡歎息了一番。

領旨畢竟是前院的事兒,女眷們都在二門裡跪聽。

老嬤嬤過來傳話道喜的時候,她心裡倏忽一下,也不知道是喜還是什麼……總之咚咚的,特彆不安,想要見他。

身邊潮水似的恭賀聲,卻讓她這種感覺越發深了。

……

至晚間,禮部幾位大人叨叨了一整天禮儀,總算走了。一家子圍坐用膳,劉氏殷殷地笑著,讓她坐主位上來。

金喆輕歎:“我還是喆喆,咱們還是和從前一樣罷!”

她坐在原先的位置:“我喜歡坐這兒,上菜近!”

闔家都笑了,老太太點著她道:“回頭到了宮裡,可不許這樣饞舌!”

……

*

吃了一碗歆甜的臘八粥,翌日初九,是納彩問名的日子。

曆代皇太子納妃,都是要比皇帝納妃還要更隆重盛大些,因為皇太子極有可能是未來儲君,那麼太子妃則是未來國母,海內小君,意義非凡。

因而,朝廷上下對此慎之又慎!

初九吉時一到,皇宮興泰殿設節案,內閣大學士取“節”置於案上,納彩禮物分列殿中兩排。[注]

大內侍衛統領、勤政殿大學士隆德海任正使,宗正寺正卿裴珂祖為副使,聽宣取節,在浩浩湯湯的導引下前往太子妃府。

太子妃府也已準備好,路老爹按照早些學好的規矩,在府裡正廳麵南設節案,穿子爵白螭禮袍,在大門外跪迎。[注]

兩位使者持節摯雁,來到太子妃府第,將節陳於案上。[注]

路金麒充任儐者,出府來,到使者麵前說:“敢請事。”[注②]

使者答道:“儲宮納配,屬於令德。邦有常典,使某行納彩之禮。”[注③]

儐者路金麒進府,告知太子妃父。

太子妃父:“臣某之子,昧於壺儀,不足以備采擇。恭承製命,臣某不敢辭。”[注③]

儐者路金麒出來,告知使者。使者遂進入府第,獻雁以及馬匹、穀圭、玉帛等。[注④]

然後再一出一進,行問名之禮:

使者宣製:“臣隆德海、裴珂祖奉召問名,將謀諸卜筮。”

太子妃父:“臣路岐山第貳女金喆,沈氏出。”[注⑤]

……

行過問名禮後,兩位使者將太子妃名諱告知禮部,禮部會同工部加緊製作太子妃冊寶。

而到了納吉那天,路府擺香案,使者將太子妃冠服置於其上。

來來回回問答的儀程和前時差不多。終於使者再進府,再次獻雁以及諸多禮物,宣製告吉,並送來太子手書一封詩箋:

問爾名字,是否相適。

龜卜筮占,期以佳音。

嗟彼佳人,已換我心,

夙夜思之,雙飛比翼。

問爾生辰,是否相宜。

乾坤六爻,祝以佳訊。

歎彼佳人,已屬我意,

寤寐求之,同生並蒂。[注⑥]

……

路金喆捧著這張詩箋,在小窗下靜讀。

說實話,前頭幾番來使,送來的禮物差不多已經把她這府邸填滿了。黃金一萬兩、錢一萬緡、車馬二十乘以及大量金銀器具、瓷器、翡翠器物、紫檀家具等——然而對於她來說,這些全都沒有這一頁紙來得重。

寫的是小楷,靈動飄逸,與他平常的字迥異,是特地練習過的嚒?

做的詩,金喆反複讀來,沒有覺得有哪裡不通的地方,反而直白熱烈,行文甚美。

“嗟彼佳人,已換我心……”金喆喃喃。

*

皇太子大婚,欽天監報上來三個日子,分彆是翌年元月廿日、三月初三、九月廿日。

裴宛看了看,第一個日子明顯太趕了,鳳冠喜服都來不及裁製。而九月又耽擱的太長了,他私心自然是希冀越快越好……因而勾選了三月初三為親迎合巹之日。

春光明媚的時候出嫁,想來她也會歡心許多。

*

請期後,使者再次摯雁來路府行告期禮。

至此,路金喆距離正式成為皇太子妃也隻差最後一道儀程——太子親迎了。

而整個路家也將她當準太子妃看待,無論她本人如何推拒,她的服飾乃至居所、座次等等全在劉氏的安排下,躍居一家人之上。

要學的規矩也有,不過後宮無主位,她並未有真正的婆母,幾個妃嬪要麼品階不夠,要麼無所出,也難堪大任。

還是大公主從府裡撥兩個女史過來,教她一些婦學知識。

金喆本來心裡忐忑,以為都是些站立行走的規矩,動輒要打手心板兒的,沒想到許多都是宮掖中祭祀、饗宴、賓客等事——她對這個很有興趣,因而學得興致還不賴。

……

大雍敬德廿四年的元旦,就在這樣彷徨、忙碌、期許、緊張的日子中飛快到來了。

納吉之後,按製在合巹之前,她就不能和太子見麵了,不過他們見的麵本來也就不多。

年底,外省官員抵京述職,路金麒因兩個妹妹的婚姻都事關朝體,破例留在京中多日,如今按部議,準其即刻返回任上,太子大婚前返京。

所以年關之日,路家還要為麒哥兒設宴辭彆。

……

謝娘子卻是從軍中回來了,特地來府上拜會並與金喆金蝶道喜。

金喆久不見師傅,抱著她說了許久的話,又問她下處在哪兒?

謝娘子拍著口袋笑道:“我在京郊租了個小院,灑掃一下就搬去住,正好和我軍中的姐妹一起玩兩天!”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