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十六日,西北前段時間下過雪,不過那已經是十多天前的事情了,雪已經化得差不多。
太陽懸掛在天空,散發著慘白的光,勉強給世間帶來一絲暖意。
趙駿的車隊穿過莽莽群山,官道左右兩側的山梁高聳,雖然有不少褐黃,但因四季常春樹多,依舊那般翠綠葳蕤。
從大散關出來,再往東北方行十餘公裡,豁然開朗,入眼看到的便是一望無際的平原。
這裡是後世陝西省寶雞市渭濱區神農鎮一帶,北宋時期也有一些村莊棲息,平原上人來人往,官道出口更是有一個鎮子。
雖然從距離的角度上來說,陳倉道是離長安最遠的道路,最近的是給楊貴妃送荔枝的子午道,也稱荔枝道。
但子午道最難走,大半都是懸崖峭壁,因此自古以來,百姓來往關中巴蜀,都是走的陳倉道。
此刻這個名為大散鎮的小鎮內,早就有大隊人馬在等候著,一列列馬車立於道邊,甚至還有大隊士兵駐守,引得鎮口茶攤上議論紛紛。
“那好像是一些當官的,怎麼都站在那裡啊?”
“什麼好像是當官的,就是當官的。你真沒見識,那些都是官服。”
“說的好像你很有見識一樣。”
“那是,依我看,他們肯定是咱們州府的官員,你沒看咱們縣令都站在後麵嗎?”
當地兩個喜歡喝茶的老人閒聊了起來。
他們是本地人,按理來說每日見到那麼多人來往,應該見多識廣才是。
但當地除了在鎮子上打工的茶攤夥計、酒樓夥計以外,沒有人會這麼閒著無聊每天都蹲在鎮口看人。
兩個老人也是早年累死累活地乾農活,臨到晚年,日子總算是好了起來,不愁吃穿,子女也都有田地,生活才悠閒起來。
因此哪見過什麼官員,對於他們來說,或許見到過的最大的官,就是寶雞縣本地的縣令或者縣丞、縣尉之類。
“哈哈哈哈。”
旁邊有幾個外地客商聽到他們的話,都笑了起來。
聽到他們的笑聲,兩個小老頭扭過頭去,那個說是州府官員的老人不悅道:“你們笑什麼,難道不是?”
“是倒是,但不是州府官員。”
一個客商笑了笑,然後指著遠處道:“你們看,他們前麵的那幾個穿著淺紅色袍服,那都是四品以上的大員,這些都是咱們秦鳳路一路父母官啊。”
“四品大員?”
兩個老頭都嚇了一跳,他們萬萬沒想到居然有這麼多四品大員出現在這鄉下地方。
而且他們還站在路邊等著,好像在等什麼重要人物。
這就好像後世一個省的那幾名大員站在路邊一樣,對於本省的百姓來說,確實是一件值得驚訝的事情。
“我們這些客商走南闖北,也知道一些事情。當年知院改製,把官服分為六級,一品為紫袍,二品為深紅袍,三至四品為淺紅袍,五品到六品為藍袍,七八品綠袍,九品和不入流為淺青袍。”
客商繼續道:“你們看,這裡光淺紅袍就有十餘人,這是咱們秦鳳路五司正副大員全都來了呀,其中還有個深紅袍,那是二品大員。”
“媽呀,怎麼還有二品,咱們秦鳳路有二品大員嗎?”
“怎麼沒有,你不知道現在駐紮在靈州、涼州、肅州一帶的狄相公,就是樞密副使,從二品大官嗎?”
“這這這怎麼副樞相公也來了,他們這是在做什麼?是在迎接誰嗎?”
兩個小老頭都嚇壞了。
今天是什麼日子,秦鳳路的大員跑過來開會了嗎?
而且裡麵還有個從二品的副樞密使,這已經嚴重超出他們認知了。
“嗬嗬,能讓狄相親自迎接,除了知院以外還能有誰?你們不知道?知院來秦鳳路了!”
客商笑嘻嘻地說道。
景佑年間,趙駿利用畢昇發明的活字印刷術,把銅活字改成鉛活字,並且買下一家印刷廠,率先開辦汴梁報紙。
之後在接下來的幾年間,汴梁城和杭州城這兩座大宋最興盛的城池,陸續開設報社。
報紙的出現極大的豐富了大宋百姓的日常生活,並且也能給大宋百姓提供很多信息,開拓他們的視野。
比如朝廷積極開展教育,就是多次在報紙上刊登,告訴百姓讀書學習的重要性。
但報紙畢竟不是各地都有,除了各路治所,也就是省城或者比較重要的大城市會開設以外以外,普通地方縣城就很少有報社存在。
因此對於鄉鎮百姓來說,消息還是非常閉塞,哪怕地處於交通要道的大散鎮,同樣會出現這樣的消息壁壘。
而走南闖北的客商就不一樣了,趙駿行走天下的事情他們早就知道,甚至趙駿的行程在各地報紙上都有刊登,所以這些客商自然清楚。
得知是趙駿來了,周圍本地百姓頓時不淡定了,先是非常驚訝,然後紛紛驚喜不已,開口議論起來。
“這這這竟然是知院來了,知院來咱們秦鳳路了。”
“前年也來過啊。”
“那不一樣,前年知院根本沒來過我們寶雞,連長安都沒去,隻是順著大河北上去了。”
“這倒也是。”
“咱們得去看看知院啊,如果不是知院給我們分田地,現在咱們能不能吃上個飯都不好說。”
“走走走。”
鎮口附近一下子就空了,很多百姓紛紛跑到官道口子上去。
相比於範仲淹和趙禎,趙駿在民間的威望其實要高於他們,因為趙駿有過兩次行走天下的經曆。
行走天下不僅僅在於去基層調研,同時也是了解當地百姓的情況,為他們解決切身困難。
最直觀的方式就是打擊當地貪官汙吏,處理地方土豪劣紳,為當地貧困百姓做主。
並且從這些違法人員手中繳獲土地,將它們變為官田,低價租給貧農佃戶。
像很多地方官員不僅貪贓枉法,還與富戶鄉紳勾結,一起欺壓百姓,魚肉鄉裡,比土匪惡霸還要不如。
但這些官員同時又隻手遮天,在地方上為所欲為,百姓上告無門,隻能忍氣吞聲。
趙駿來了就不一樣。
不管伱是多大的官員,就算是一路轉運使,隻要有百姓告狀,並且調查後發現確實有這樣的情況,立即就會被捉拿下獄。
因此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趙禎發明再多科技,範仲淹打再多勝仗那都是虛的。隻有給老百姓移除頭頂的大山,分發給他們田地,那才是實際的東西。
所以很多地方上的百姓都盼望著趙駿來,隻有趙駿來了,他們才能去告狀,才敢去告狀,也能從其中獲得好處。
這同樣也是趙駿堅持每過十年就要走一趟天下的原因之一。
此刻隨著趙駿來的消息迅速在小鎮散播,沒過多久數百名鎮民聽聞消息,蜂擁而至,把官道都給堵上。
為此秦鳳路轉運使範祥不得不讓士兵去維持秩序,不然的話恐怕整個道路都沒法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