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過來也是以邀請高昌國王前往大宋觀禮的名義出使,自然也就需要禮部官員。
“大王若是不願意千裡迢迢去汴梁,也可以遣使而去。”
禮部郎中孫友同不卑不亢地對阿啟伏羅說道:“我大宋天朝上國,很願意與四方交友,萬國相聚,共襄大唐盛世壯舉!”
阿啟伏羅沒有說話,隻是上下打量了一番,隨後冷笑道:“觀禮?真是可笑,是想囚禁本王吧。”
他說的是回鶻話,其實漢人在西域的影響力非常大,畢竟從漢朝時期就開始經營西域,像敦煌、伊州、高昌等地很早以前就有漢人常住,很多少數民族都會漢語。
其中那些少數民族的貴族更是以學漢語為榮,最直觀的就是彆看李元昊跟耶律宗真以前很瞧不起大宋,但實際上他們都會漢語,且也很信奉佛教。
所以阿啟伏羅不用漢語回答,而是用回鶻話回答,自然表麵了與大宋那邊的反感情緒。
宋使不明白他為什麼這麼說,聽了阿啟伏羅的話,外交部郎中李燾瞪眼過去道:“大王請慎言,我大宋泱泱上邦,豈會做這種事情?不可侮辱大宋國體!”
“嗯?”
阿啟伏羅不悅道:“你是在教本王做事嗎?你們在本王的西州揚武揚威,難道就不怕本王把你們殺了?”
“那就等著滅國之災!”
李燾絲毫不懼道:“南越殺漢使者,屠為九郡;宛王殺漢使者,頭懸北闕;朝鮮殺漢使者,即時誅滅。如今西夏覆滅,遼國敗北,你們高昌之禍,就要從今日開始嗎?”
“額”
看到他那硬氣的話,阿啟伏羅一下子就噎住,張了張嘴想說點什麼,可還是沒有說出來。
因為現在的形勢就是這樣,大宋強盛了,西滅西夏,北敗遼國。
雖然阿啟伏羅並沒有直觀地感受到這一點,但他能夠察覺到的是,如今西州確實安穩了不少,畢竟以前李元昊時常寇邊侵犯。
“那,本王考慮考慮吧。”
遲疑一會兒,阿啟伏羅還是擺擺手,用漢語回答道:“帶諸位使者先下去休息,等明日本王考慮好了,再給諸位答複。”
孫友同目光看著他道:“那還請大王早做決斷,我大宋很有誠意希望大王能夠與大宋站在一起,而不是與大宋為敵,在這一點上,大王莫要自誤。”
宋朝的使者有些咄咄逼人,讓阿啟伏羅很是不舒服,但他心有忌憚,就隻好點點頭,沒有說什麼。
很快使者被帶下去。
屋子裡就隻剩下阿啟伏羅和幾個大臣。
相比於阿啟伏羅,幾個大臣還是比較理智,可想開口說點什麼,卻又忌憚地看了眼後屋。
此刻後屋內,一個女子走了出來,臉色不愉道:“大王,宋人都騎在我們頭上了,為什麼不斬殺了他們?”
阿啟伏羅見到她,連忙起身想去抱住,卻被女子甩開,他就隻好賠笑道:“王後莫要生氣,本王也是無奈,現在大宋強大,不可隨意招惹。”
那女子是遼人,為遼國靜陽公主。
西州回鶻早年的處境其實不太好,大宋那邊軟弱可欺,被李元昊在邊境時常侵犯。
他們自己也被李元昊經常帶兵襲擾,很多部落都被李元昊擄走。
包括以前位於瓜、沙二州的曹家,原本是與他們西州回鶻聯盟,共同對抗李元昊的盟友,最終還是不敵李元昊。
為此高昌回鶻連年向遼國進貢,成為遼國附屬,希望得到遼國的庇護。
本來遼國不太想搭理,不過前些年大宋崛起,遼國就想著化解西州回鶻和西夏的仇怨,讓他們聯合一起進攻大宋。
於是答應了高昌回鶻的請求,並且還派了一名宗室女子,封為公主,與高昌王聯姻。
靜陽公主長得非常漂亮,深得阿啟伏羅的喜歡,加上遼國還派了一支五千人的隊伍作為嫁妝,讓靜陽公主有了倚仗,高昌回鶻自然也就愈發向遼國靠攏。
隻是很多時候都是計劃趕不上變化,誰也沒有料到前幾年大宋一舉出兵,將遼國擊敗,連遼國南京都被收複,一時間遼國形勢急轉直下。
再加上西夏也很快被大宋滅亡,這就讓高昌回鶻這邊很尷尬,想要親遼,可遼國實力不太行。想親宋,可遼國又有駐兵。
情況有點像是唐太宗時期的高昌國與突厥的關係。
唐太宗北上大破突厥,當時的高昌國與突厥也是聯盟關係,在大唐與突厥之間,由於突厥在高昌有駐兵,高昌國王麴文泰被迫選擇了突厥,然後就被大唐覆滅。
現在也是如此。
除了遼國在高昌有駐兵以外,最重要的是阿啟伏羅確實很寵愛靜陽公主。
就聽到靜陽公主叉腰道:“大王,宋國離我們有一萬餘裡遠,路途遙遠勞師遠征,我一女子都知道有多艱難,你又何必害怕他們?”
阿啟伏羅皺眉道:“可是當初唐朝大軍也是遠征西域.”
他雖然不知道麴文泰到底是個什麼情況,但大唐在西域的威名以及唐軍曾經征戰西域的事跡,卻是口口相傳下來。
靜陽公主說道:“唐朝軍隊能在西域縱橫,是因為西域沒有軍隊能抵擋他們。若是大王聯合黑汗王國還有遼國,趁著他們勞師遠征,補給不足的時候突襲,必能大敗大宋,到時候大王的威名必然響徹西域,或許連西夏的領土,也能被大王占據,到時候大王就可以自立為帝,又何須在意宋國?”
“這”
阿啟伏羅一時呼吸急促起來。
老婆說得對啊。
如果他能夠聯合黑汗王國和遼國一起以逸待勞,等宋軍長途跋涉而來,他們切斷宋軍的糧道,然後堅守高昌,等宋軍沒糧了,必能大敗宋軍。
到時候或許還能吞並以前西夏的領土,建立一個橫跨西域以東,關中以西北的龐大帝國。
即便不能吞並西夏,那也能割據一方。
總比當大宋的附庸強太多。
想到這裡,阿啟伏羅微微點頭道:“還是王後有見識,來人!”
衛士進來。
“把宋國使者囚禁起來,再派人告知宋國,這是羞辱本王的代價!”
“是!”
衛士離開。
殿內唯有幾名大臣麵色如土。
他們知道完了。
這將會成為高昌滅國的借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