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朝廷的應對(2 / 2)

周雲升冷笑道:“六七月正是汴梁商貿最緊密的時候,十日之內還會有更多的成都商人來汴梁,大不了我們取錢之後,再從彆人手中購置等價交子。”

“沒必要這樣,跟魚死網破有什麼區彆。”

康喜還是勸說。

王敏搖搖頭道:“康兄不用再勸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你做鹽售不知道我們做茶葉有多艱難。現在朝廷這樣,幾乎是斷了我們的生計,我們也是無可奈何。”

“好吧。”

康喜就隻好閉嘴不談。

下方排隊的長龍非常多,除了茶商們以外,還有其他成都來的商人。

成都商人在成都存錢,就不用那麼麻煩帶著銅錢出門,到了汴梁之後繼續做生意,肯定要把錢取出來。

本來是不用急的,結果今天看到交子鋪那麼多人取錢,就引發了一定擠兌恐慌,不少聽到消息的成都商人就紛紛跑過來排隊。

所以這個時候就極為考驗汴梁交子鋪的錢幣儲存量。

從清晨交子鋪開門,到上午還有源源不斷的人過來,登記的商人們都已經到了一百多位,要取的錢數量達到了四十多萬貫,遠超周雲升和王敏的預期。

當他們派出去取錢的人回來向他們稟報這件事情的時候,二人都笑得合不攏嘴,覺得這是天意,老天爺都在幫他們。

然而就當他們中午打算回去,等一等官府那邊消息的時候,交子鋪的大門敞開到了最大。

青色官服的官員再次走出來,對外麵的人說道:“朝廷開交子鋪,就是為了方便商人們南來北往商貿買賣。商貿興,則百姓興。因而朝廷為商人們準備了充足的錢幣,今日取,則今日有。”

說著拍拍手。

身後就有十多名吏員,各自用扁擔挑著兩個籮筐從裡麵出來,擺放在了鋪子門口的街麵上。

所有人都看得清楚,那籮筐裡全是捆在一起的銅幣。

一捆就是一貫,粗略看去,每個籮筐至少得十幾二十捆,重量在一百多斤的樣子,十多名吏員挑出來的數量,大概也就三四百貫。

雖然不多,但還是極具視覺衝擊力。畢竟對於普通人來說,三四百貫可能是一生都不一定能賺到的數目了。

官員說道:“朝廷是講信譽的,既然把錢存在了交子鋪裡,那麼就一定不會讓商人取不出錢來,成大翁何在?成大翁在不在?”

成大翁不是茶商,他是來汴梁做生意的普通商人,要取八百貫,聽到官員的話,連忙站出來道:“小人在這裡。”

“你帶了人沒有?”

官員問道。

成大翁馬上說道:“小人以為今天取不出錢來,隻是來報備登記的,倒是沒來得及雇人。”

“那你快點吧,彆耽誤彆人取錢。”

官員說道。

“是是是。”

成大翁連忙鑽出人群去雇馬車、腳夫了。

官員又說道:“其餘人要去雇人叫人就快去,接下來幾日都可以來兌付。”

周圍商人們如夢初醒,連忙去照做,茶商們則是麵麵相覷,誰也沒有想到,朝廷的交子鋪,居然真有現錢。

祥德樓上,周雲升和王敏等茶商臉色難看至極,周雲升咬牙道:“這必定是朝廷穩定眾心的計策,不用擔心,我們繼續看下去。”

眾人就繼續在上麵看著。

很快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商人們帶著大量馬車、人手擠進了州橋大街,原本寬闊的街道完全變得車水馬龍,從上午到傍晚交子鋪關門的時候,來兌付的人就沒停過。

初略估計,光今日就兌付出去了近十萬貫,原本以為交子鋪沒那麼多錢,可交子鋪就像個無底洞一樣,時時刻刻都有大量吏員把錢抬出來當場交付。

一時間交子鋪的信譽傳遍整個汴梁,外地的商人都羨慕成都商人,能夠有這麼輕鬆的東西可以不用攜帶幾萬斤甚至幾十萬斤的銅錢出門。

等到接近天黑的時候,祥德樓上的周雲升等人已經麵容呆滯。

康喜陪著他們坐了一天,看著下方交子鋪外官員宣布今天暫時到這裡,明天繼續兌付之後,就起身拍了拍周雲升肩膀,留下一句。

“與朝廷作對,沒什麼好下場,還是順應吧。”

說著背負雙手離開。

而周雲升王敏等人則已是麵如死灰。

茶商們這次行動其實比較倉促,從五月份盛度組織開設起汴梁交子務,到六月底他們想辦法召集諸多成都茶商,也不過堪堪兩個月時間不到,導致聚集起來的力量也很有限。

但沒辦法,一來成都府那邊本身有交子務,所以成都茶商們那邊存錢,這邊踩著點到汴梁,都不知道什麼情況就被茶行的人召集過來,肯定人不多。

二來由於交子務沒有在全國設點,隻有成都茶商在成都存錢了,相對於全國茶商這麼龐大的力量,成都與汴梁茶商還是不夠看,因此他們沒辦法聚集起更多的力量。

第三就是最重要的問題,他們想要茶引以及虛估的貨值,首先伱自己手頭上必須要有糧草貨物運到邊關去。

沒有貨物你怎麼虛估貨值?怎麼從朝廷口袋裡掏錢?

而恰好宋朝真宗時期,東南地區就已經引入占城稻,將近三十年下來,占城稻被推廣至整個南方。到仁宗朝,南方就已經出現雙季稻,嶺南甚至是三季稻,通過這次農業革命,人口開始大幅度增長。

占城稻生長周期很短,基本上二月份耕種,五月份就能收割。加上北方小麥也是五月份成熟,因此每年六到七月份的時候,就是市場上糧食極具增多的時候。

一般開中法的商人都會在這個時候在市麵上購買糧食,然後雇傭人馬,一路運到西北與河間去,在年底拿到茶引和虛估的高額錢幣,回到南方購置茶葉,賣了茶葉之後繼續,這樣往複循環套利,不斷吸朝廷的血。

如果這個時候他們不抗拒見錢法,那麼就會少大量的利潤。

因而他們必須要在這短時間儘快將朝廷的這個政策給取消掉,然後馬上掃貨,否則再晚一點,市麵上糧食少了,他們就沒機會再拿茶引了。

所以綜合上述,也確實如周雲升、王敏二人所說,這是茶商們唯一的機會。

但他們覺得能贏的原因是知道朝廷在大量用交子鋪裡的錢收購糧草,且成都交子鋪的錢來不及送到汴梁,在汴梁擠兌,很大可能直接讓交子鋪破產。

現在看到交子鋪能源源不斷地把錢拿出來,他們就知道,往後他們這些茶商們再想吸朝廷的血,恐怕就難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