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您交代我辦的那件事有些眉目了。”
周瑤是來彙報分局那份通知的。
她想到了這份通知背後意義有些不一般,可沒想到李學武這麼重視。
不僅要求通知到各車間、部門掌握廠職工思想動態,還要求組織思想學習,這是要念緊箍咒了。
她是不敢忽視李學武的要求,因為領導下命令,絕不會無的放矢。
同時,她也想起了領導交代給她秘密調查的那件事。
“我們安排人去營城做了調查,沒有什麼收獲。”
周瑤站在辦公桌的一側,微微躬著身子,輕聲彙報道:“消息應該不是從營城傳出去的。”
“營城造船廠,從京城調過去的職工關係我們也捋了一遍,也沒有什麼特殊情況。”
“那吉利星公司的總經理安德魯是如何得知我們正在跟聖塔雅集團的談判內容呢?”
李學武微微皺眉,抬起頭看著她說道:“這邊剛談完,安德魯就知道了,急匆匆地跑來興師問罪。”
“而且,我跟日商那邊的談話主要內容,程副主任了解的很清楚。”
他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說道:“我可不記得我有跟他彙報過這一項工作,總不會是彭曉力泄密吧?”
“嗬嗬嗬——”
正站在文件櫃前整理文件的彭曉力忍不住輕笑出聲。
這笑聲在周瑤的耳朵裡分外的炸耳,領導的質疑已經不是簡簡單單的批評了,而是在懷疑她的能力。
“所以我們從這兩方麵下手——”
周瑤嚴肅地說道:“分彆從程副主任以及他身邊人的關係;意商安德魯主要接觸的人員關係展開調查。”
“然後呢?”
李學武端著茶杯看了看她的神色,問道:“有內鬼,是吧?”
“我們現在還隻是調查。”
周瑤的回答很謹慎,並不是怕得罪人,而是怕給領導造成誤解。
如果誤導了領導的判斷,可能會造成很大的後果。
所以,她斟酌了一下,這才彙報道:“通過幾方麵的調查和追查,這些關係在一個人的身上產生交集了。”
沒等李學武問,她便主動說道:“是管委辦秘書二室的胡豔秋。”
“二室的小胡?”
彭曉力看了李學武一眼,見他皺眉頭,應該是不認識的。
這便主動解釋道:“剛來不到一年,聽說是委辦敖副主任的關係。”
“什麼關係?”
李學武放下手裡的茶杯,掃了周瑤一眼,道:“敖副主任也有關係?”
“調查的情況是,胡豔秋的母親和敖副主任是同學關係。”
周瑤微微搖頭說道:“目前並未發現敖副主任參與了這件事。”
“胡豔秋……”
李學武坐直了身子,嘴裡念叨著這個名字,仔細思索了一番,記憶中好像沒有這個人的情況。
當初的那個案子,他辦的很乾淨,絕對不可能留下遺漏。
所有涉案人員都已經到案,並且據實交代所有的社會關係。
其中可沒有胡豔秋這個名字,而且剛剛進廠不到一年的時間。
就算是這一類的人員,那也應該是二代了。
如果是二代,那這些人未經過係統的訓練,做事很容易暴露。
以目前的形勢,李學武不覺得還有這樣的組織能存活。
“個頭兒不是很高,頂我這兒。”
見李學武正在思考,彭曉力走到一邊比劃著給他介紹。
“齊耳短發,腦門這一塊經常用個粉色的發卡彆起來。”
“說話習慣翹嘴角的?”
李學武似乎是想起來了,看向彭曉力問道:“她在辦公室裡負責什麼工作?”
“對,就是她,說話喜歡微微翹著嘴角,她自己說這樣更好看。”
彭曉力介紹道:“因為有敖副主任照顧,她一直負責接待工作。”
“您也知道,委辦現在最低的安排標準都得是高中畢業。”
他輕聲說道:“聽說胡豔秋是讀了半個高中。”
“半個高中,大學習活動耽誤了嗎?”
李學武的眉頭沒有散開,手指輕輕敲著座椅扶手,眉毛一挑,交代道:“跟聖塔雅集團的那次談判,還有我接待日商的那一次,你去查一查,她是不是有負責接待。”
“不用查了,領導。”
周瑤點頭確定道:“我們查過工作記錄,也走訪過辦公室,是她。”
“周科長說的情況屬實,當時我都在,我都記得有她在做服務。”
彭曉力在一邊確定道:“敖副主任負責接待工作,每次都會叫她。”
“跟程副主任的關係……”
李學武看向了周瑤,問道:“這個調查清楚了?”
“是的,領導。”
周瑤點點頭,彙報道:“消息應該是通過程副主任的秘書張士誠傳過去的,兩人的關係很密切。”
“哦——”
李學武了
然地點點頭,再問道:“她的背景關係仔細查一查,看看是個人工作錯誤,還是蓄意為之。”
“重點放在社會關係上。”
他強調道:“如果是個人工作錯誤還不要緊,如果是有組織有預謀的,那這件事就嚴重了。”
“領導——”
周瑤遲疑了一下,輕聲問道:“我們是不是直接調查比較好?”
“慢慢來,彆著急——”
李學武瞅了一眼周瑤,微微眯起眼睛說道:“這種案子的調查階段最忌諱心急,容易讓風箏斷了線。”
“明白了,我這就去安排。”
周瑤點點頭,認真地說道:“如果有最新的情況,我會及時跟您彙報。”
“嗯,去吧——”
李學武緩緩點頭,心裡想著事情,看周瑤的目光裡多了幾分讚許。
-----------------
周瑤這一年多的成長他是看在眼裡的。
不僅僅是工作和業務上的,在思想上也有了十足的進步。
尤其是在處理危機業務時,較為果斷,又能控製好情緒。
保衛組副主任於德才就曾多次在他的麵前誇獎周瑤,說她有大將風度。
李學武是比較信任保衛組這些骨乾力量的。
於德才是老機關了,正治思想很成熟,工作紮實可靠。
科級乾部隊伍裡,有孫健這樣秘書出身的老機關,有孟念生這樣的業務骨乾,也有周瑤這樣的新時期高材生。
正因為他適當地放權,給下麵人施展拳腳的空間,鍛煉他們成長的時間,才有了今天鐵打一般的保衛組。
正因為他的管理,才讓下麵的科一級乾部有了再往下放權的態度。
保衛科是保衛組的核心部門,也是保衛組人數最多,組織最大的部門。
一個剛剛畢業一年,從事保衛工作一年的大學生,是否能管理好一個這麼重要的科室,在當初李學武提拔任用她的時候,很多人在心裡打了個問號。
然而,周瑤用實際行動在這份答卷上讓所有人給出了滿意的評分。
很多人都能看得出來,周瑤的做事和管理風格,很像李學武。
或者說從李學武提副處長以後,韓雅婷接崗,依舊保持了李學武的管理風格。
周瑤在擔任保衛科副科長時,就是韓雅婷帶教的。
一脈相承,到了現在,保衛科的組織工作愈加的完善夯實。
保衛科出來的乾部身上,李學武的個人風格很是濃厚。
正直、果敢、成熟、穩重。
很值得學習和思考的是,一個強調紀律和嚴肅工作做法的部門,在日常工作中表現的並不死板。
廠報有文章評價保衛的工作是:有溫度,有深度,有尺度。
很少能看到保衛組的人對廠職工大喊大叫,吆五喝六。
但凡有人頤指氣使,囂張跋扈,早就被負責人收拾了。
且看從李學武往下,領導都不曾對下麵如此,他們又有什麼理由對廠職工如此呢。
可有溫度的執行紀律,並未讓廠職工覺得保衛組的乾事好欺負。
有誌不在年高,有理不用吵吵。
保衛科的人跟你講道理的時候,你最好講道理,彆撒潑,不能逼著人家跟你講《條例》。
周瑤接手保衛科之後,提出了三個先進:管理要先進、業務要先進、思想要先進。
在以前,廠職工對保衛處的刻板印象是大老粗,隻會嚇唬人。
現在可不是這樣,廠報上見的最多的,還是保衛處寫的文章多。
基層工作、安全提示、案例分析等等,很是從廠職工日常生活著手,腳踏實地,實事求是地乾工作。
時間長了,保衛科的乾事辦案或者辦事,群眾工作越來越好做,根本不用多費事,幾句話就能處理好。
這就是信任的力量。
有廠職工戲稱,保衛科的猛張飛改學林黛玉繡花了,不僅耍得了槍杆子,玩得轉筆杆子。
這可不是調侃保衛科的科長是個姑娘,而是在說保衛科的變化。
有保衛科這樣的先進模範帶頭,保衛組的其他科室也不甘示弱。
作訓、監察、綜合、保密、消防,比著學,學著比。
作訓科是魏同打的底子,不僅僅要負責保衛組的執勤人員訓練,還承辦了雙預案工作人員的培訓。
因為工作表現優異,獲得了正式的培訓基地稱號。
很多兄弟單位為了節省資源,都會把自己的保衛和消防以及雙預案工作人員安排委托來紅星廠培訓。
在紅星廠的訓練場,與衛三團展開合作的訓練基地,不僅僅實現了自給自足,持續建設和擴充營地範圍。
還在城市內作戰和指揮、城市內治安防衛和指揮項目上有了研究。
紅星廠的護衛隊一直都有接受山上的訓練,專業技能上,並不輸給衛三團的戰士。
甚至因為訓練資源充足,裝備先進,每每在訓練對抗中奪得頭籌。
監察科的主要工作有兩個方向,一個是安全生產監察,一個是工作
紀律監察。
在兩個辦公室的下麵,各有一個監察大隊,人數在二十人左右。
針對紅星廠全廠範圍開展安全和紀律監察工作。
這些人有少部分是來自於組織結構變革,多一部分則是保衛處自主考核招錄和經過專業培訓的人員。
秉持著專業和嚴肅的態度,很是在廠裡刮起了一股紀律風。
廠人事科科長兼任監察科科長,這個效果是很厲害的。
人均小泰迪一般,見著有違規違紀的,上去就懟。
因為有李學武坐鎮,最開始貼封條跟貼符篆似的,哢哢停車啊。
車間裡但凡有嚴重生產隱患的,叫停不改的,車間主任指定挨收拾。
你要去反應他們?
找誰反應?保衛組一把手是李學武,主抓安全生產工作。
興許你還沒走到廠辦公樓呢,這邊已經把你的問題查了個底掉兒。
今年紀監工作確實取得了很大的進展,繼紀律監察處合並至保衛處組成保衛組以後,紀監工作就有了新的變化。
在其他工廠,這種打擊是很嚴重的,對乾部的監察工作形同虛設。
但在保衛處,明察暗訪,工作組全國跑,隻要有紅星廠的派駐機構,他們就會定期巡查。
很多人都知道,李學武以前就是紀監的副書記,抓紀監是特彆狠的。
隻要是監察大隊查出來的,證據做實的,你就乖乖地交代吧。
求情?
誰敢去求情?
你的關係再牛,能找到廠領導那去啊?
就算是廠領導,跟李學武也是不好求情的。
說他是鐵麵無私,好像不講人情,但工作就是工作,李懷德的人他都照查不誤,誰跟他求情?
保衛處綜合辦和保密辦相對低調一些,兩個科室負責的還是文案工作和情報保密工作。
相對來說,保衛組的部門間合作還是很緊密的,保密科的很多行動都是與保衛科一起合作。
綜合科是大管家,跟所有科室都有合作和聯係。
六個科室中,最辛苦,也是紀律要求最嚴的,還屬消防科。
從監察科分出來一部分機關人員組成了消防辦公室,從廠護衛隊和廠職工中招募青壯組成了專業消防隊。
現有消防水車、消防炮車、挖掘機和消防雲梯車等等專業設備十幾台。
為廠區消防和周邊兄弟單位的消防工作給予了強大的保障和支持。
消防隊現有一百多名工作人員,24小時備崗,全天候保證紅星廠的作業安全。
在李學武的要求和指導下,營城造船廠和鋼城煉鋼廠也紛紛組建了專業的消防隊伍。
總廠的消防隊與其他兩地的消防隊伍多次組織交流和競賽。
李學武對安全的重視,在消防上體現的淋漓儘致。
-----------------
保衛組的小金庫可是很鼓的,隻看消防隊和其他部門的用車就知道。
紅星廠要組建汽車生產線,先前的整備車輛就賣不出去了。
且目前回收的二手車資源瀕臨枯竭,生產部門這邊已經停了汽車整備的工作,但有很多改裝車存了下來。
賣不動,李學武索性大筆一揮,給各個部門補充車輛。
按各部門執行需要,特彆塗裝了對應的標誌,一下子便提升了保衛組整體機動水平。
其他部門自然羨慕,可畢竟保衛組有工作需要,也就是幾個建築指揮部從李學武這邊拿走了一部分車。
營城造船廠要擴建萬噸級貨船的船塢,鋼城不用說,跟京城一樣,都是大工地,很多項目都在施工。
為了滿足指揮部的機動能力,李學武協調委辦,算是把保衛處和生產管理處搞的汽車項目庫存車給內部消化了。
雖然今年年底,紅星羚羊就能量產,到時候會有專業的工程車。
可是,遠水解不了近渴,工程部的指揮急需機動車,現在有比以後有實惠更多,所以李學武給,他們就要。
敞篷的、帆布蓬的威利斯正合適在工地上使用,一般的坑坑窪窪一腳油門就乾過去了。
你等紅星羚羊?且不說產能如何,就是那些訂單都滿足不了,年底這工地都封凍了,還要個屁啊。
所以,一夜之間,生產管理處庫房裡的整備車輛全被瓜分殆儘。
保衛處和生產管理處的項目合作也算是到頭了。
把最後一筆資金下發給加班的工人,這個工程算是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當然了,整備車項目的工人和工程師是很遺憾的。
畢竟一個月下來平均每人工資翻倍,誰能舍得這個機會。
但是,廠裡要大規模流水線生產新車,且整備車的來源枯竭了,他們隻能遺憾著跟這個項目說再見了。
前前後後一年多,最早參與這個項目的工人私底下核算了一下,至少多賺了六百多塊錢。
這是什麼概念?
六百塊錢,一級工每個月三十二塊錢,小兩年的工資了。
自行車一百八,收音機八十,手表一百
四,縫紉機一百二,給兒子娶媳婦的三轉一響都夠了。
剩下的錢還能打一套新家具不說,娶媳婦兒被褥布料都有了。
真把實惠揣進兜裡了,吃到這一部分紅利的職工,你說聽不聽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