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了,整備車輛的項目是結束了,但這些有了整備經驗的工人都被夏中全標記了出來。
尤其是手藝精湛,技術突出的,由李學武安排,分彆向兩個方向發展。
一個是去往鋼城汽車生產廠擔任主要技術和生產骨乾,另一個則是去往辦事處擔任汽車維修工程師。
十六家工廠的整合速度明顯加快,五月份開始的整合工作,首期兩家工廠的整合審計工作已經進入到了末期。
也許是突然襲擊,也許是沒想到拿他們當儆猴雞,這兩家工廠被華清的審計團隊殺麻了。
市裡的紀監工作隊直接進駐到了兩家工廠,紅星廠的護衛隊和保衛處也安排人參與了紀律保衛工作。
而市裡和紅星廠的審計團隊結合華清的審計人員,針對重點違規違紀和資產盤查情況實時向工作組和其他工廠做了通報。
兩家工廠的主要負責人全部被控製,財務以及相關部門的主要負責人和賬目全部被封查。
市裡又調集了審計力量,針對兩個工廠的曆史問題進行倒查。
沒有期限,沒有標尺,隻要有問題,一查到底。
好家夥,這一波反彈風暴算是給這十六家工廠打蒙了。
通報的標題很醒目《勿謂言之不預也》。
就在傳出紅星廠要兼並這十六家工廠以及所屬土地的時候,他們就接到了市裡的通知。
要求整理盤查資產,等待工作組的接受。
而這十六家工廠的負責人是什麼態度呢?
自然是有願意與紅星廠合作的,可也有不願意的。
甭管願意不願意,都沒把賬目和財產審計當一回事。
這些年上邊的審計下來不知多少回了,也沒說怎麼著。
所以他們忙著跟市裡協調,向紅星廠施壓,以便獲取更多的資源。
資源是什麼?
就是被兼並之後,能給他們提供什麼位置。
以及他們那些下屬能獲得什麼位置。
你說了,這些人這麼大公無私,不僅想著自己,還想著下屬?
當然要想著,死了都得拉去墊背的那種。
來了紅星廠,如果沒有那些下屬的支持,他們就是孤家寡人了。
人都有報團取暖的心態,很正常。
隻是他們沒想到,紅星廠這麼狠。
為了壓縮十六家工廠兼並後的組織難題,直接對他們的管理和賬目開刀。
首期的兩家工廠主要管理人員已經折進去了,一個都沒跑了。
上行下效,尤其是這個時期。
這十六家工廠剛剛完成大學習的變革和改造,結果呢?
管委會的乾部甭管是以前的,還是後上來的,全都承擔了責任。
除非是那種剛剛調過來的,才能幸免。
市裡對這次的審計工作也是比較重視的,借助紅星廠的力量,想要好好剖析一下目前工業的管理水平。
結果這兩家工廠不給市工業臉,全都有問題,且是大虧空。
一方麵體現了第三方華清審計團隊的審計能力,另一方麵也體現了紅星廠和市裡嚴查嚴辦的決心。
正在觀望中的十四家工廠徹底麻爪了,全都開始了自查自糾。
按照通知要求,自查自糾期間查獲和交代的問題,有所屬工廠自己處理,而在審計組進駐後查出的問題,一律由市裡的紀監部門處理。
現在的問題嚴重性已經顯現出來了,市裡動真格的,十多年前的事都要查,早調走的那些人都心驚了。
十四家工廠,沒人知道下一期有沒有自己,所以都要做好被審計的準備。
全麵清查資產,缺失的定責,能補的補,不能補的處分相關負責人,將缺失部分登記入賬,丟失的要追,追不到的就查,誰負責期間丟失的,由誰來賠償損失。
有的工人已經退休了,還要被工廠叫回去交代問題,補償損失。
全麵清理人事,偷閒躲懶、泡病號、磨洋工的,一律標記備案,曠工缺勤的,更是要補充原因。
全麵清理財賬,所有漏洞都要補齊,貪的吐出來,黑的交出來。
有很多負責人已經調去了其他工廠,或者其他單位。
這一情況先是工廠辦公室人員上門做工作,一次做不通的,下一次就由廠領導做工作。
如果廠領導工作做不通的,直接登記紀監台賬。
既然說不通,那就不要麵子了,審計下來直接往上交,由市裡處理。
尤其是這種情況,不給麵子的,那說不清的問題都往這些人身上堆。
一時之間,紅星廠周圍的十幾家工廠可算是熱鬨極了。
廠職工們自然是看熱鬨,他們可從不知道廠裡有這麼多的虧空。
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
其實現在的窟窿還不算大呢,查出來也不要命
。
再過十幾二十年,市場的風變了,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的時候,這些窟窿堵不住了,直接潰散。
到時候他們看的就是自己的熱鬨了,工廠倒閉,他們回家。
-----------------
“情況很嚴重嗎?”
李懷德見李學武拎著筆記本進來,便從座位上站了起來。
端起茶杯,示意了李學武到沙發那邊坐。
李學武給跟進來泡茶的栗海洋點點頭,等李懷德落座,他這才在長條沙發的一端坐下。
“如果看範圍的,算是比較嚴重的了,市裡紀監一處的向處長來了,叫了我過去坐坐,談了談。”
“我聽海洋說,牽扯的麵很大嗎?”
李懷德捧著茶杯喝了一口,皺眉問道:“市裡是個什麼態度?”
“向處長的意思是一查到底。”
李學武接了栗海洋遞過來的茶水,微笑著點點頭算是道謝,嘴裡同時回答了李懷德的問題。
栗海洋是最佩服李學武,也是最向往跟李學武學習的。
隻看領導對李學武的態度,就不是一般人能比得了的。
隻有副主任一級來領導辦公室才有在沙發區彙報的資格。
或者是下麵的群眾直接找來的時候,領導會在這邊接待。
領導對待乾部和群眾的態度自然是不同的。
但對於李學武,李主任的信任是有目共睹的。
話語間,提及此事的來源,領導毫不避諱地說是他彙報的。
其實隻要說“我聽說”這樣的表述,李副主任也不會詢問的。
可是,這樣坦然地表述,恰恰證明了兩人互相信任的關係。
他不敢打擾領導的溝通,隻拿了筆記本在自己的辦公桌後麵邊聽邊做著記錄,好登記在領導的備忘錄中。
“市裡是有心敲山震虎的,想要借這一次的機會,探一探工業管理的底”李學武苦笑著搖了搖頭,道:“就是沒想到這一探,徹底捅了個大窟窿。”
“這說明他們的問題很嚴重啊——”
李懷德皺眉道:“你當初提審計的意見看來是正確的,否則這些問題累加起來,轉移到紅星廠的身上,後果不堪設想啊。”
“這隻是正常的工作流程。”
李學武並未在這個問題上多解釋,再次開口彙報道:“首期的兼並工作已經進入末尾階段。”
“下一期的準備工作已經開展,工作組預計在四個工廠開展審計工作。”
他打開了筆記本,說道:“咱們廠的廠房建設工作進展順利,十六家工廠的兼並和資源整合方案開展順利。”
“如果不出意外的,到年底前,十六家企業會順利按照計劃,並入三產工業中,其中的一部分會被轉移至鋼城和營城。”
李學武將一份文件放在了李懷德的麵前,彙報道:“關於機加工企業的整合方案已經做出來了。”
“如果景副主任那邊的收購工作順利,年底前,這邊的機加工企業,可以完全並入到奉城一機廠。”
他攤開手解釋道:“到時候就可以在奉城成立機加工工業區了。”
“嗯,這個工作要抓緊。”
李懷德看著李學武遞過來的整合方案點點頭。
這是獨立於十六家整合方案的另一套方案,是奉城一機廠收購項目確定後開始做的。
以應對機加工產業調整,整合成為機加工產業區。
他一邊看著文件,一邊問道:“這個給程副主任看過沒有?”
“是,我已經跟程副主任做了彙報和溝通。”
李學武點頭說道:“程副主任的意見是,三產工業的規模越來越大,必須在年底前完成整合和調整。”
“你的意見呢?”
李懷德抬了抬眼眉,瞅了李學武一眼後,繼續看著文件。
“關於三產工業,你是怎麼想的?”
“我覺得程副主任的意見還是很中肯的,三產管理處的能力有限,並不能很好地協調管理這麼大攤子。”
李學武毫不猶疑地提議道:“我建議在資源整合過程中,討論研究專業廠劃分成立獨立運營二級分支機構的工作。”
“比如食品廠,可以整合成立食品加工分廠。”
他看著李懷德彙報道:“擁有獨立的管理和運營權限,有助於專業生產的高效化和營利性。”
“在晉級和集團化過程中,作為過渡,可以進一步完成分公司的轉化。”
“嗯,食品廠——”
李懷德放下手裡的文件,手指在上麵敲了敲,看著虛空中說道:“機加工、機床廠、汽車零部件廠、五金廠……”
他想了想,這才凝聚目光,看向了李學武,說道:“可以,這個想法沒有問題,上會討論一下。”
“爭取在年底前完成分廠的組建,為集團化打好基礎。”
李懷德喝了一口熱茶,緩緩點頭感慨道:“這兩年咱們廠的組織結構變動很大,分分合合的。”
“其實這也恰恰證實了咱們是在發展不是嗎?”
李學
武微笑著說道:“隻有企業發展到了一定程度,才需要單獨劃分分廠,獨立運營的。”
“嗬嗬嗬——”
李懷德輕笑著點點頭,說道:“確實如此,眼花繚亂的,分不清個數了。”
他看向李學武說道:“三產工業就像一隻母雞啊,不斷地在吃小蟲,孵化出一個個分廠和機構來。”
“你和玉農同誌是有功的——”
“都是為了組織工作,為人民服務嘛。”
李學武笑著客氣道:“我可從來沒想過三產工業是我的,相信景副主任也不會這麼想的,她是希望紅星廠這個大家庭越來越好,團結戰勝一切。”
李懷德主動問及程開元是否看過這份方案,李學武就知道他想談什麼。
程開元的建議既然已經跟他溝通過了,那必然是跟李懷德彙報過的。
沒有準信,程開元也不可能跟自己說。
這當然是李懷德的意思,三產工業的攤子越來越大,李學武和景玉農掌握的工業勢力也越來越大。
他當然不是懷疑李學武和景玉農有什麼私心,隻是這種情況不利於組織團結。
都知道,上麵就要對紅星廠的班子做補強工作了,這個時候還搞這麼臃腫的工業體係,難免要被詬病。
不過要動三產工業,李懷德也是有所忌憚的。
怕引起景玉農的反彈,怕引起董文學一係的誤會。
所以,理所當然的,程開元成了他手裡的刀。
這也是程開元正在向李懷德靠攏的一個表現。
李學武已經了然了,那就必須有所行動。
在給景玉農的電話中,他剖析利弊,把三產工業必須分家的目的和意義講的很透徹,很清晰了。
景玉農那邊的意見也很直接,要分就分個徹底,趁著十六家工廠和奉城一機廠的兼並收購工作,資源整合最大限度的開展分廠劃分工作。
也就是說,把能夠獨立完成生產管理工作的工業都劃分出去,成立分廠。
分廠在地位上與煉鋼廠是一樣的,隻不過是級彆上不同。
三產管理體係中,有很多工業是與其他兄弟單位合作的。
在資源整合和分廠成立的過程中,還要協調兄弟單位,是否成立聯營公司。
當然,聯營公司並不會直接落在具體的分廠身上。
而是把三產工業獨立出去,成立分廠的這一部分工業劃分進聯營公司。
簡單地來說,就是把三產管理處獨立化,換個牌子叫聯營公司。
未來在集團化的過程中,聯營公司旗下的分廠能獨立經營的,則成立分公司,不能獨立經營的,再與新獨立的三產工業組成聯營公司。
李懷德的形容很貼切,三產工業就是工業母雞,不停地孵化工業項目。
景玉農是有私心的,三產管理處破而後立,成立的分廠,不也是蛋糕嘛。
到時候這些規模較大的分廠劃歸生產管理處管理,她的人不也就進入到生產管理處的序列中了嘛。
有李學武和董文學一係的幫忙,她的根基要比程開元紮實的多。
所以,今天李學武給李懷德彙報的也是很清楚,甚至把三產管理處攤開晾曬在了李懷德的麵前。
這也讓李懷德對他和景玉農的感官再一次達到了滿意的程度。
他想要在紅星廠施展抱負,必然是要均衡各方利益和關係的。
尤其是要做好上麵隨時對紅星廠班子進行補強的準備。
來了一個副主任,你說往哪安排,怎麼分工啊?
李學武和景玉農真撒手,可算是給了李懷德好大的信心。
凡是涉及利益關係的,哪一次調整和變革不是打的頭破血流的。
他現在最得意的,便是把李學武安排在了委辦副主任的位置上。
有李學武協調各方關係,統籌規劃紅星廠的日常工作,可算是讓他騰出手來乾更多的事。
“有件事得跟您請示彙報。”
李學武攤開筆記本講道:“夏中全同誌代表技術辦公室給我提了個建議,想要組建考察團,以接受設備的名義,前往日本參觀學習。”
“同時也負責飛機生產線的運營考察和拆卸升級,監督和學習數控加工中心的管理和使用。”
他看先李懷德,請示道:“這件事還得請您出麵來協調一下。”
“包括外事部和外經貿。”
李學武拿出一份邀請函,介紹道:“這是三禾聯合株式會社提供的考察邀請函,用作此次的交流合作。”
“三禾那邊已經談好了?”
李懷德看了看邀請函,很是正式和客氣,抬眼看向李學武說道:“這件事先放一放,有一些變故,我還沒來得及跟你說。”
他將邀請函放在了沙發扶手上,給栗海洋招了招手,從對方手裡接過一份文件,遞給了李學武。
“你跟我提到的那個701工程,我問過了,那邊主動聯係了咱們。”
李懷德介紹道:“冰城飛機製造廠對咱們的谘函很是意外,701飛行器研究小組要來咱們廠調研。”
“可是……日商那邊已經去了鋼城,正在驗看電
子工業的建設進展。”
李學武彙報道:“昨天我們談了談,中村秀二對咱們的考察學習表示了熱烈的歡迎,現在……”
“不,不能是咱們派人去了。”
李懷德嚴肅地看著李學武說道:“上麵的意思是,701飛行器研究小組進駐紅星廠,幫助咱們掌握這種飛機的流水線安裝和生產。”
“是幫助,還是劃撥?”
李學武微微皺眉,看著李懷德問道:“上麵想要劃走這條生產線?”
“情況並沒有你想的那麼嚴重——”
李懷德微微搖頭,道:“飛機製造廠是紅星廠的,生產線是紅星廠的,這在合作協議上是標明了的。”
“冰城飛機製造廠的意思是,合作開發,共同研究。”
他看著李學武緩緩點頭,道:“這件事你得慎重,不能意氣用事,該是咱們的,永遠是咱們的。”
“可紅星廠是組織的,你要記住這一點。”
txt下載地址:
手機閱讀:
為了方便下次閱讀,你可以在頂部"加入書簽"記錄本次(第542章 變故突現)的閱讀記錄,下次打開書架即可看到!請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蘭嵐謝謝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