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動真格的(1 / 2)

眾人都不瞎,也不聾,李學武都示意眼神了,話裡也說了,再加上張國祁擔任了管委會的辦公室主任,隨後便傳出他要接徐斯年的崗。

今天韋再可幾人磕磣張國祁,原因就是這小子最近乾的事缺德,還特麼目中無人,這也就算了,現在又撬行。

動了圈子裡的利益,大家自然排斥他,從上桌後就沒人答理他。

徐斯年也是一直都沒咋說話,這會兒聽見李學武的話心情有些沉重。

一個是自己要離開乾了多年的崗位,屬實舍不得,不到萬一,他是真不想挪位置。

另一個就是造船廠,就他了解到的,李學武說的話屬實,領導們對造船廠很重視。

可以這麼說,李學武剛一回廠就扔出來兩塊肉,一塊叫造船,一塊叫造車。

現在廠裡級彆和條件合適的乾部都瘋了似的跑關係呢,他的心情不知道該如何形容了。

略屌?

驕傲是一個還沒長大的孩子,有的時候會哭,有的時候會笑,總讓你摸不清它的脾氣。

驕傲是一種謀而後定的愉悅,是驚喜來臨後的從容,是感情升華後的認可。

就像現在的徐斯年,不惑之年,還得忍受外放之苦。

如果他再年輕十歲,哪怕是五歲,他聽見這個消息一定是欣喜若狂。

可他已經是四十出頭的年齡了,男人四十不惑,意思就是不能再輕易禍禍自己了。

走的每一條路都應該慎重選擇,交的每一個朋友都應該是利有所得。

他很慶幸,就像當初跟李學武打的第一場交道那樣。

慶幸自己有這麼一個朋友,在自己人生轉場時推了自己一把,不至於在風雲變化中黯然離場。

慶幸中帶著一點傷感,傷感中又帶著一點感激。

但這就是職場,這就是機關,他懂這裡麵的遊戲規則。

去營城,是他現在最優的選擇,打破伺候人的習慣,也嘗嘗一把手的滋味。

這種慶幸如何能不讓他驕傲。

驕傲是多變的。

驕傲並不都是慶幸和感激。

驕傲又是一種不知自悔,弱者心靈上的刺,是虛榮過後的飽腹感,是輕蔑和狂傲背後的保護傘。

張國祁在壓倒老對手王敬章之後,上演了一出兒傲慢與偏見,讓所有人都看清了他的本質。

一個地地道道的投機者,馬屁精。

他知道桌上眾人看不起他,他也知道廠裡人多數都不待見他。

有羨慕他的,有嫉妒他的,也有恨他的。

無論他在人前是多麼的風光,可隻要回到他曾經所在的這個圈子裡,他就會原形畢露,被他們鄙夷的目光照射的體無完膚。

王敬章做的那些在他自己看來是沒有錯的,時到今日,張國祁也是這樣認為的,他並沒有做錯什麼。

可能隻是世道錯了,活該他走到了今天這一步。

他要選擇的路,和正在走的路,都不是他自己能定的,他能有什麼辦法。

聽見李學武說徐斯年要去營城,其中代表的含義不言而喻。

是自己現在所爭取的,也是自己重新回到軋鋼廠管理乾部隊伍的必經之路。

可看著桌上眾人談笑間或是逗笑,或是揶揄徐斯年,恭喜的意味他並沒有品嘗到。

因為這些恭喜沒有他的份,熱鬨都是他們的,他什麼都沒有。

沒有了接手廠辦的喜悅,反而像是吃了蒼蠅一樣。

如果在這個圈子裡得不到尊重,那不融這個圈子也罷。

“我吃好了,有事要忙”

張國祁笑著站起身,端了飯盒站起身對著眾人說道:“大家慢慢吃啊~”

他的起身讓桌上眾人瞬間冷了場,全都看著他,直到他的背影離開包間。

李學武麵對眾人看過來的眼神抿著嘴微微搖了搖頭。

其實他懂張國祁的心思,他的傲慢其實就是一種得不到支持的自我尊嚴。

大家都一樣,誰不是驕傲的?

李學武也是驕傲的,就像李懷德說的那樣,他比誰都驕傲,自信又傲氣。

但要讓在座的各位評價一下李學武是屬於哪一種驕傲,可能各說紛紜。

但有一種,一定會得到大家的認同:

彆人隻要沒有觸犯到他的驕傲,那李學武很容易原諒彆人的驕傲。

……

“晚上喝點嘛?”

韋再可手插著褲兜,努力夠著,肩膀都有些載歪了。

他個子矮,手也短,偏偏要學李學武幾人的瀟灑樣子,白襯衫,黑西褲,手插兜。

看著他辛苦的模樣,鄺玉生伸手拍了拍他另一邊的肩膀,就像是在車間矯正車床一樣,偏了,就砸回去。

看著韋再可的手從褲兜裡收回來半截,眾人都忍不住露出了微笑。

站在食堂門口的樹蔭裡,幾人點了香煙,也不怕熏了頭頂樹上的鳥窩。

“唉~風雲變幻,時事變遷,老徐都要進步了,這世道……”

“怎麼?我跟你有仇?”

徐斯年看著歎氣搖頭的丁自貴憤恨不已,撇嘴罵道:“你要是羨慕,咱們到時候可以換一換,我倒是挺喜歡人事處的工作呢”。

“不換,我可不願意去掏泥塘”

丁自貴扯了扯嘴角,道:“上午我就看到那邊的資料了,船廠還沒建完呢,過去也是先帶著工人搞建設”。

“就你老丁聰明”

卜清芳也跟他們男同誌一樣,手裡夾著香煙,氣度一點都不比老煙槍韋再可弱。

說著話看向了站在一旁的李學武,問道:“下次再有這種好事能不能打個提前量,還怕我們坑你咋地?”

“就是~”

苟自榮笑著說道:“這是好事,你還怕彆人攪和你啊”。

“來一支”

從食堂門裡走出來的馮行可和郎鎮南早就看見這邊的圈子了。

兩人對視一眼,默默地走了過來。

郎鎮南是從外麵調來的,也才剛剛跟眾人熟悉,馮行可是廠裡老人了。

先是跟韋再可拿了香煙,隨後又與郎鎮南點了,咕嘟一口煙聽著他們幾人說話。

李學武微笑著同兩人點頭打了招呼,隨後回答了卜清芳的話。

“這一個月過的,兩眼一抹黑,回來後才發現好多工作堆積在一起,我也是快刀斬亂麻”

說著話示意了對麵站著的郎鎮南笑道:“郎處,給你添麻煩了啊”。

郎鎮南擺了擺手,微笑著說道:“職責所在,義不容辭”。

說完又挑了挑眉毛,問道:“李處,船廠那邊的情況我也是剛接到材料,具體的項目是你推進的,有什麼建議嘛?”

聽見他這麼問,鄺玉生看向李學武,不知道這話是什麼意思。

李學武笑了笑,解釋道:“丁處說了,船廠還在建造中,景副廠長負責這一次的收購案,需要郎處過去打個前站”。

郎鎮南聽著李學武的解釋,也微笑著對其他人介紹道:“營城造船廠建了快十年,可有些建築因為材料等原因滯後了”。

“這一次我先去,看看那邊都需要什麼,回來得做預算,想聽聽李處對船廠後期建設的意見”。

郎鎮南的態度很溫和,就像九月初的天氣,是個乾建築的老資曆。

李學武對他的了解不多,接觸也不多,這會兒用夾著煙的手捏了捏下巴,道:“建築我是門外漢,我隻能從安全和運營的角度上說”。

看了徐斯年一眼,李學武開口道:“以咱們廠車間為例,在雙預案整改過程中就發現,建廠的時候根本沒有考慮到安全生產的問題,相信造船廠也會有這樣的情況”。

“比如?”

郎鎮南的態度很認真,他知道李學武這人是有真才實學的,今天提問這個也不是為了進到這個圈子故意沒話找話的。

李學武示意了鄺玉生,鄺玉生苦笑道:“比如車間沒有安全門,進出都隻有一個大門,大門不防火,安全通道沒有指示標誌……”

鄺玉生是管生產的,李學武是管安全生產的,兩人雖然關係好,可生產管理處沒少讓保衛處的稽查科收拾。

尤其是稽查科和消防科聯合檢查,哪哪都是毛病,整改起來麻煩不說,看著還沒啥用。

可雙預案工作是上了頭條的,全國的生產部門都在實施這一條例,即便是有大學習活動的影響,可工廠的製度是要學習和下發的。

李學武搞的這個雙預案正在全國推廣,好處已經看得見了。

軋鋼廠車間裡的人都煩雙預案和安全生產標準化,可月度總結的時候都能知道沒有傷亡通報的好。

郎鎮南聽的很認真,不時地點著頭,最後約了鄺玉生,說是下午要去車間看一看。

李學武笑著說道:“造船廠也跟咱們這樣的車間差不多,綜合考慮,一手抓安全,一手抓營效,總體目標應該是安全的造出大船”。

“嗬嗬嗬~話說的一套一套的”

韋再可踩滅了煙頭,笑著揶揄李學武道:“等你當特麼領導了,我們可有的受了”。

“等我當領導了,第一個安排你去看大門,不用受!”

李學武笑著還了一句,也是扔了煙頭,同眾人一起往回走。

他們也就是在門口抽個煙,吹個屁,長時間聚在一起談工作,還不如叫上各部門去大會議室裡開會呢。

因為小食堂就在主辦公樓的後麵,走幾步他們就散了。

夏中全和鄺玉生跟著李學武去了保衛樓,徐斯年也想過來的,可看著夏中全和鄺玉生去了,他也就回樓上了。

他的事現在還沒定下來了,雖然李學武說了基本上就等於定下來了,但這裡是機關,什麼事都有可能發生。

今天中午吃飯的這些人看著都好,可備不住這個消息就要傳出去。

他是不怕有意外的,可這個時候急晃晃的追上去,難免的讓人說他吃相難看。

夏中全和鄺玉生不怕這個,他們兩個是老乾部了,生產管理處和技術處跟保衛處有合作,現在又拋出了汽車生產的大餅,他們聚在一起才是正常的。

三樓,李學武的辦公室,沙器之給三人準備了茶水便回去休息了。

中午的保衛樓很安靜的,因為李學武的午休習慣,保衛樓這邊機關人員或多或少的都會午休半個小時左右。

事實證明,中午休息後,下午的工作效率會更高。

包括消防隊那邊也是一樣,李學武檢查工作都不會中午去,就是怕打擾到他們的休息。

軋鋼廠自成立專業的消防隊伍後,便一直保持著隨時待命的狀態,跟廠護衛隊一樣,都是二十四小時備勤。

上樓的時候鄺玉生就說了,也不知道怎麼傳的,現在車間裡也有了午休的習慣。

以前中午吃完飯,工人們或是去溜達,或是聚在一起扯閒蛋,打撲克,現在多數都找個地方睡午覺。

李學武笑言稱午睡可以減少鬨騰,鄺玉生笑過之後深以為然。

“汽車製造廠是個怎麼考慮的?”

鄺玉生這人比較直,有話都會直接說,直接問。

發動機研發中心是保衛處投錢跟技術處聯合搞的,現有的汽車整備項目則是同他們兩個處室合作。

鄺玉生問的即是發動機研發中心,又是汽車整備項目。

畢竟在新車設計上生產管理處也是出人出力參與了該項目。

尤其是在變速箱和整車架構的研究上,構造車間有著豐富的加工經驗。

既然已經聽到了要成立汽車製造廠的風聲,那他們就要關心一下各自處室的利益了。

這是無可厚非的,李學武早就準備好了應對方案。

“先前跟夏處也聊過,汽車工業不能求大求全,所有的零部件全都自己搞,那樣劃不來”

李學武靠坐在沙發上,疊著右腿,很認真地談道:“京城汽車廠造一部紅旗轎車要八萬塊,造一部212要兩萬塊”。

“可我給夏處長安排的造車成本隻有兩千五百塊,這裡麵不僅僅是技術上的難題,還有工業上的運營手段”。

夏中全點頭道:“把汽車製造廠放在鋼城我們都理解,我同老鄺也聊過這個問題,從軋鋼廠整體發展角度上來考慮,這是很正確的決定”。

“當然了,在其位,謀其政”

夏中全又微微皺眉地說道:“整車製造和組裝都放在了鋼城,配套工件也都儘量走采購,對咱們現有的汽車整備是個挑戰啊”。

“是啊”

鄺玉生也是接茬兒道:“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車間裡好多技師都在擔憂汽車整備補貼的事,畢竟這幾個月他們算是吃到香的了”。

“嗬嗬,所以叫補貼嘛~”

李學武輕笑了一聲,隨後擺了擺手,沒叫兩人再說下去。

“我不是卸磨殺驢的人,你們擔心的事我有想過的,包括那些為汽車整備項目辛苦了幾個月的工人們,以及在研發工作上奮鬥的工程師和工人們”。

在兩人擔憂的麵色下,李學武微笑著說道:“首先要明確的是,這個項目暫時不會停止,運營到什麼時候,補貼就發到什麼時候”。

“換言之!”

李學武抬起手指點了點,麵色逐漸嚴肅了起來,強調道:“當項目需要停止的時候,補貼也會停止,這是客觀事實,項目沒有賠償的義務!”

“其次!”

李學武在兩人皺眉的同時,正色地再次講到:“工人和技師都是有本職工作的,這一點要記住,因噎廢食要不得”。

“最後!”

李學武麵上又重新恢複了一些微笑,和煦地說道:“考慮到工程師和技師們對造車工業的專注和熱愛,充分理解大家的熱情與乾勁”。

“我同景副廠長和李主任已經談過了,原則上汽車廠的招工會向大家傾斜,有願意調去鋼城汽車廠的,可以打申請,有子女需要安置的,也可以打申請”。

李學武微笑著點頭道:“景副廠長會安排專人進行對接和審核的,符合條件的,就會在汽車廠落成後實現工作崗位調動”。

“當然了”

李學武又說道:“無論是汽車整備項目,還是汽車工業生產項目,都不會忘了這些參與研發的工作者,項目落成後他們會有一筆獎金的”。

“這……”

夏中全有想過是這麼個結果,汽車製造廠的建立一定會對汽車整備造成衝擊,這是避免不了的。

他想要為處裡的設計師和技工們爭取更大、更多的利益也是儘職儘責的,現在李學武把話說的這麼到位了,他也不好再提什麼了。

鄺玉生則是點了點頭,道:“生產管理處的人多是參與製造和維修了,有子女安排就業的條件就已經很好了”。

“感謝的話我就不說了”

夏中全也是點點頭,道:“下來我再想辦法加快研發速度,儘快讓項目落地”。

李學武擺了擺手,道:“咱們在一起合作可不是為了互相感謝的,互相進步,共同提高才是根本”,

說著話看了兩人一眼,隨後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又問道:“你們有沒有想過汽車製造跟貿易項目之間的關係?”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