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印度行(續一)(1 / 2)

九年前(1722年),莫臥兒第三次國內戰爭(又稱西北戰爭)爆發,年輕的帝國皇帝穆罕穆德沙在宰相尼紮姆的唆使下,準備雄起一把,平滅割據自立的納瓦布王國和班吉那德王國,從而將富庶的旁遮普、信德兩地收歸中央。

是時,三方數十萬軍隊在盧迪亞納、拉其普特等地區,展開血腥而殘酷的大戰,造成數百萬無辜百姓流離失所,淪為難民。

喀拉特汗國本想趁此大好時機,幾方都無暇他顧之時,派兵侵入信德,奪取人口眾多、物產豐饒的印度河流域,以此壯大俾路支人的實力。

但有心消耗三方實力圖謀整個印度的齊國人立即阻止了喀拉特汗國的投機行為,不允許其派兵攻占兵力空虛的印度河流域。

開什麼玩笑,若是因為喀拉特汗國的貿然插手,攻擊了納瓦布王國所據的信德地區,豈不是會讓整個西北局勢麵臨崩盤的危險,白白便宜莫臥兒帝國。

若是讓莫臥兒帝國趁勢擊垮了納瓦布王國和班吉那德王國,從而完成北方事實上的統一,讓莫臥兒人實現一次“偉大的複興”,那我們齊國如何再蠶食印度,如何再肢解莫臥兒帝國,如何全麵殖民次大陸?

再者說了,你喀拉特汗國如果吞下了印度河流域的膏腴之地,獲得大量的人口,實力必然會急劇膨脹,我們齊國以後如何再拿捏你?

對於齊國人的阻止,喀拉特汗國雖有不甘,但也不敢不從,老老實實地頓兵於阿富汗邊界,隨時待命,準備跟隨齊國大軍攻入坎大哈,以抄吉爾紮伊人的後路。

卻未曾想到,在這艘小火輪上,他這麼一個勇武雄壯的漢子,竟然會像一個懦弱的小醜一樣,在船上吐得一塌糊塗,而且還頭暈目眩,手腳發軟,隻能可憐的蜷縮在床鋪上。

齊國早在十幾年前政府放開鐵路技術管製後,便想修建一條津門通往信德地區的鐵路,以便獲取內陸腹地豐富的糧食、棉花以及各種礦產品,同時也能將齊國的商品源源不斷地輸往人口眾多的內陸地區。

要是繼續乘坐小火輪的話,差不多要花一天多的時間,才能抵達津門,這幫來自呼羅珊的蠻子怕不是要將自己的苦膽都要吐出來了。

但要通過這兩處位置關鍵的山口,前提條件便是要掌控阿富汗西北角的赫拉特,以此為基,便可以占據絕對的戰略主動權,並將會在地緣上給阿富汗以及印度造成更大的軍事壓力。

易卜拉欣·汗驚愕地看著窗外,沒錯,不斷向後倒退的建築物和工作人員便證明他們所乘坐的“馬車”正在向前移動,透過半掩的車窗,還能聽到“馬車輪”所發出的哐當哐當的聲音。

遠處,一排排樹木在微風中輕輕搖曳著,給這片平原帶來了一份清涼和舒適。微風拂過,樹木下的草地也隨之蕩漾起來。在草地上,有著一些正在肆意奔跑的小羊崽,它們撒開四蹄,在綠色的草地上歡快地嬉戲著。這讓整個農場充滿了歡聲笑語和生機勃勃的氣息。

在這片大地上,土地是豐饒的,氣候是宜人的,陽光照耀,田野間尚未收割的麥浪隨風輕擺,讓人感到一股充裕和滿足。

在這座印度河下遊最為重要的商貿城市短暫停留兩天後,易卜拉欣·汗跟他的十幾名隨員便搭乘一艘排水量僅為兩百多噸的小火輪,沿河順流而下,前往西州總督區政府所在地津門(今卡拉奇)而去。

這是易卜拉欣·汗第一次坐船,而且還是速度極快的小火輪,在離開蘇庫爾不到半小時,便吐了個昏天暗地,然後便萎靡得如死狗一樣躺在一張窄窄的木板床上,不斷痛苦地呻吟和低嚎。

果林中,飽滿圓潤的果實,讓人垂涎欲滴,三五孩童,赤著上身,光著腳丫,攀附在樹上,偷偷地大口啃食著,給整個農場帶來了一份寧靜祥和的氣息。

“這個時候,呼羅珊也應該是處於秋收之際了,就是不知道經過頻繁的戰亂和災荒,能有多少收成。”易卜拉欣·汗騎在馬上,一邊觀望著道路兩側的農田和村莊,一邊思忖著呼羅珊目前的處境。

在這片美麗的農業景觀中,人們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偉大和力量,也能看到人類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麗場景。在這片綠洲平原上,每一個角落都流淌著幸福和平靜的感覺,讓人遠離塵囂和戰爭,感受大自然的恩惠。

這裡僅是印度的邊緣地區,但不論是農業生產,還是工商業發展,都隱隱超過呼羅珊。若是到了印度的腹心之地,豈不是會更加繁榮富裕?

嗯,齊國人經略印度數十年,想必也從中撈取了不少財富,故而才會變得這般強大,將勢力延伸至波斯帝國。

同時,齊國還暗地裡慫恿馬拉塔帝國引兵向北,直指莫臥兒帝國核心統治地區。

這樣的“馬車”如何行進?

這些一節節的“馬車廂”分明都是首尾相連的,串在一起的話,是何等龐大的重量,那得需要多少匹馬才能將其拖拽動!?

帶著滿腹的疑惑,易卜拉欣·汗頗為不安地坐在了一排軟皮椅上,等待“馬車”的啟動。

西州總督區動員集結了數千駐防陸軍和齊印仆從兵,攻入拉其普特,不僅挫敗了莫臥兒帝國從後方偷襲納瓦布王國的企圖,而且還成功地鼓動拉其普特人發動武裝起義,驅逐莫臥兒官員和士兵,宣稱要自治建國。

十幾架長長的“馬車”靜靜地臥在兩根镔鐵鑄造的軌道上,無數的苦力正在將一包包貨物不斷地往“馬車廂”裡搬運,熙攘的人流在一個個身著製服的“士兵”的引導下,魚貫登上前列的幾個“馬車廂”。

就在易卜拉欣·汗暗自反複盤算未來如何攻入印度,搶一把大的時候,他們一行商隊已經來到納瓦布王國重鎮蘇庫爾城。

隨著一陣轟鳴的汽笛聲響起,“馬車”似乎有了一絲動靜。

齊國人很輕鬆地在信德、旁遮普、拉其普特,以及古吉拉特等地區獲取了大量商業利益和政治利益,不僅進一步加強了對印度西北沿海地區的控製力度,還將齊國的勢力延伸至內陸腹地。

而納迪爾軍事集團就在鞏固了呼羅珊地區的統治後,便迅速出兵擊敗了阿卜達裡人,奪取了赫拉特,從而在該地區獲取了絕佳的戰略態勢。

隨著前方車頭不斷噴吐黑煙,“嘶吼”的聲音也是愈發響亮,“馬車”的速度也逐漸加快,及至最後,已是快如奔馬,車廂兩邊的窗戶不斷灌入清涼的晚風,讓剛才還沉悶不已的車廂立時變得通透起來。

在車廂裡,有許多跟他一樣頭次坐火車的乘客表現得非常興奮,紛紛稀奇地將腦袋伸出窗外,看著黑乎乎的一片原野,嘴裡不斷發出嘖嘖的驚歎聲。

卻不料,隨行的齊國人卻愉快地告訴易卜拉欣·汗,他們將在此改乘火車,僅需三個多小時便能順利抵達津門。

在經過細致深入地勘探和規劃後,齊國遂於去年開始修築津門至木爾坦的鐵路,到今年六月上旬,鐵路一期津門至海得拉巴段便順利通車,並實現了商業化運營。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