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弱小即是原罪(2 / 2)

原本想著整個南洋地區皆為我齊國核心之所在,任何外來勢力根本不敢涉足其中,既如此,在沒有外來乾擾下,可以坐下來慢慢地消化吞食。

雖然,南洋諸島時有土人暴動,但規模並不大,往往是陸軍部隊尚未出動,就已經被當地的警察和鄉兵所撲滅。

即使,齊國不斷往土人勢力較為深厚的乾巴魯王國、帕迦魯榮王國、柔佛王國、文萊素丹王國進行移民和滲透,也未遭到當地土人激烈反對,並且還在土邦王公的竭力約束下,選擇不斷退避和忍讓,唯恐招致齊國的“懲罰”。

想不到,在亞齊王國,這些愚昧而又野蠻的土人竟敢揮舞屠刀,大肆屠戮和劫掠齊國商人和移民,屬實罪不可赦。

“所以,參與進剿的陸軍官兵便以暴製暴,對亞齊人展開了多次大規模的屠殺?”

在“延鋒號”的貴賓艙裡,潘廣峰聽完對麵一位駐亞齊官員的簡略陳述後,沉默半響,隨即歎了一口氣。

“潘大使,你是有所不知。”那名官員見潘廣峰麵色不虞,連忙辯解道:“兩年前的那場暴亂,可以說絕大多數的亞齊人都參與了。聽聞那些暴亂中僥幸逃出的移民所述,那些暴民的殘忍手段令人發指,簡直就是泯滅人性。就連七八歲的孩童都在大人的帶動下,拿著木矛棍棒,瘋狂虐殺我齊國移民。若是我陸軍官兵將整個村鎮儘數屠滅,可能會有妄殺之人,若是行抽殺之舉,不論是三選一,還是二挑一,絕對會有大量凶徒漏網而生。”

“這般殺戮,怕是會在亞齊人心中留下永遠難以磨滅的仇恨了。”潘廣峰搖搖頭,說道:“以後,若是再想和平統馭本地之民,想是行不通了。”

“潘大使,古人雲,土人畏威而不懷德,強必盜寇,弱必卑伏。”那名官員頗不以為然地說道:“隻要我齊國以霹靂手段,震懾所有行亂之暴民,自然會消弭他們的反抗之心,瓦解他們的聚合之勢。待我齊國統治數十百年,人力漸盛,自然可以永據亞齊之地,享和平豐裕之景。”

“嗬嗬……”潘廣峰輕笑兩聲,對這名官員的話並不是很認同。

怒目金剛,要宣得了威,也要誦得了佛法,豈能一味用強施暴?

這般大肆屠戮土人,若是讓其他文明國家看到了,著實有損我齊國盛名。

話說,亞齊境內搞出這般聲勢浩大的暴亂,而齊國扶持的傀儡政府和指導訓練的軍隊卻無所作為,表現出令人不齒的庸碌和遲鈍,絲毫沒有一點傀儡政權的“擔當”,著實讓人失望。

如今,整個亞齊王國全麵實施軍管,素丹國王被刺身亡後,被指定的王儲也一直未登基繼位,仍舊以監國的身份暫攝王政,但政令根本出不了王宮。

瞧這般模樣,皇帝陛下和內閣多半是存了廢黜亞齊素丹、直接接管亞齊王國的心思。

嗬,亞齊王國或許就此滅亡了吧。

說來也是唏噓不已,齊國的外交事務部轄下設有專門負責南洋事務的外交專司和事務專員,但隨著一個又一個土邦王國的覆滅,那些南洋地區的駐外公使也非常尷尬地相繼“失業”,被內閣委派的民政事務官員所替代。

假以時日,待整個南洋、馬來地區皆為帝國正式領地時,外交事務部南洋事務司恐怕就沒有存在的意義了。

想想也是挺滑稽可笑,帝國領土急劇擴張,包括軍隊在內的諸多政府事務部門也隨之不斷擴大,而外交事務部的人員和事權卻因此日益縮減,能打交道的國家或者土邦也是逐步減少。

雖然對亞齊王國的行將覆滅生出幾許感慨,但潘廣峰也深知,齊國終將是要徹底掌控馬六甲海峽這條咽喉要道,而亞齊位於海峽南岸,更是控扼海峽西側入口的關鍵位置,早晚都會被齊國吞並,成為帝國核心領土的一部分。

這是小國寡民的悲哀,也是它們的宿命。

在這弱肉強食的時代,善良不是原罪,弱小才是,唯有強大,才是王道。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就像人一樣,你越窮越弱,生活和壓力就會越欺淩你。當你強大起來,這個世界反而會對你和顏悅色。

不得不承認,不論是一個國家,還是一個人,在最弱的時候,敵人也是最多的。

當你和對手在同一個維度裡相爭之時,或許還能奮起餘勇,血濺五步。但是當來自更高維度的對手對你使用降維打擊的時候,弱者連同歸於儘都不可能。

那麼麵對強者的時候,弱者就隻能等死,不用抗爭,不用努力了嗎?

處於當前大爭之世,弱者就隻能渾渾噩噩,苟且偷生嗎?

不,恰恰相反,弱者才更要努力,去拚儘一切,努力爭取和對手站到同一塊場地上去競爭。

若非如此,我們齊國如何會在短短數十年便能崛起於漢洲大陸,繼而製霸海洋,成為一個令世界所有國家都為之敬服的煌煌帝國!

所以,當一個人,乃至一個國家強大起來,那麼他(它)的身邊都是熱情友好的朋友。

弱小,雖然是原罪,但不努力才是更大的原罪。

亞齊王國如是,南洋其他土邦王國亦如是,印度、波斯、阿拉伯、非洲……皆如是。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