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南行(五)(2 / 2)

“你有車票,我還不照樣有車票!”

“這如何可能?我們的票明明是這兩個連著的座位……”

“嘿嘿……,說不定,你們這些秦國人初來乍到,買到假票了唄。”

“不會的,我們是在車站裡買的車票,怎麼會是假票?那……,那……,這位大哥可不可以把你的票拿出來看看?”

“喲,怎麼著,你們還懷疑爺們沒票呀!再說了,你有什麼資格來看爺們的車票?……呆一邊去吧!不要在我們跟前糾纏!”

“……”

李延良不由扭頭看了看後排的情況。

隻見一對夫妻抱著孩子,可憐巴巴地站在那排座位邊上,似乎正在低三下四地求著座位上的兩名乘客讓出他們的座位。

“八成是為了圖便宜買了站票,卻趁著人家沒來的時候,將座位給占了。”李延良旁邊地一位男子低聲說道。

李延良聞言,看了他一眼,四十許的年紀,胖胖的圓臉,還戴著一副玳瑁眼睛,一副文質彬彬的模樣。他似乎對後排乘客強占座位的事,流露出一絲不滿,卻並沒有站出來為那對夫婦仗義執言。

“有票就拿出來看看,沒票的話,趕緊把座位還給彆人!”李延良起身站到那對夫婦旁邊,冷冷地盯著占座的兩名男子。

“……我有票,我是有票的。”突然看到一名軍官神色威嚴地站在他們麵前,那兩名男子顯得有些慌亂。

在齊國,軍警特之類的強力部門身份,在社會當中,還是具有強烈的威懾力。而且,齊國自立國時,便給予軍人較高的地位,再加上這麼多年來,齊國陸海軍官兵在海外征戰中一係列輝煌戰績,使得軍人在國內普遍受到民眾的尊重。

懾於李延良的軍官身份,再加上周邊旅客紛紛投來嫌惡的目光,那兩名占座的男子最終稿還是悻悻的離開,將座位讓了出來。

此舉讓那夫婦對李延良的仗義之為,忙不迭地道謝。

簡單詢問幾句,這夫婦二人果然是秦國移民,而且已經來漢洲達五年。此次,乘坐火車前往大興,投靠一位早前移民齊國並創出一番事業的老鄉。據說,這位老鄉頗有能量,不僅可以為他們提供一份更為優渥的工作,而且,還能幫他們一家三口快速入籍齊國,成為真正的齊國人。

“我齊國移民事務部不是有法令規定,凡是自發移民本土及海外領地的外來移民,居住滿三年以上,皆可向地方移民部門申請入籍。”李延良好奇地問道:“你們為何五年時間,都未曾入籍?到現在,連孩子都三歲了,仍舊是準國民身份?”

“這位長官有所不知。”那名秦國移民苦笑著說道:“向地方移民部門申請入籍,是需要有你們齊國人作保的。而且,這個保人還必須是申請入籍者所在的的工廠主或者商社負責人,由他們出具相關居住和工作的證明文書。”

“那你在廣陵待了五年,你所在的工廠主為何不給你作保?”

“他們……,他們想讓我多做幾年……”

“多做幾年?這是什麼意思?”

“所謂的多做幾年,就是他所在的工廠主希望以更低的工錢長期地雇用他!”那名圓臉微胖的男子說道:“要知道,雇用他們這些尚未獲得國民身份的移民,不僅支付的工錢要少得多,而且還不用繳納政府強製規定的社會保障金。這一年下來,可以為工廠主省下一大筆開支。”

“是這樣嗎?”

那名秦國移民微微點了點頭,隨即,長長的歎了一口氣。

“其實,目前在我齊國境內,像他這種境遇的移民不在少數。”那名圓臉微胖的男子譏諷地說道:“許多黑心的工廠主和商社,就喜歡招收他們這些新來的移民,以節省所謂的生產成本。甚至,我還了解到,很多工廠主都在跟一些地下幫派和社團勾結,專門組織船隻前往安南、秦國、朝鮮,以及日本等國家和地區,打著移民的幌子,一頭收取高額的移民轉運費用,一頭收取這些國內工廠主和種植園主的勞務‘介紹費’。哼,這些勾當,據說都已經形成一條穩固而興旺的產業鏈了!”

“內閣和地方政府不管這種事嗎?”

“如何管?所謂民不舉,官不究。這些新來移民人生地不熟,衙門朝哪開都不知道,如何去投告?再者說了,他們雖然在那些黑心工廠主和種植園主那裡獲得的工錢相對較少,但總比他們家鄉要賺得多,再加上對我齊國各項法令和條文不熟悉,有的還從未讀過書,他們如何會提出訴求?隻有那些在地方移民事務部報道,並且經由政府統一安排的外來移民,才會按照正常程序實施入籍管理,繼而登記造冊。”

“如此說來,那我齊國境內豈不是有大量未正式入籍的外來移民存在?”

“那是必然。”那名圓臉微胖的男子點頭說道:“他們這類人群即使按少了算,起碼也有幾十萬。……嗯,也有可能會達到一百萬。雖然,我齊國每十年要進行一次人口普查,但最後官方給出的數字裡頭,那肯定是不包含這些未在籍的外來移民。”

“……”李延良聽罷,一時間愣在那裡,半響沒有言語。

我齊國自立國以來,就一直為人口不豐而焦慮不已,早在三十多年前,更是不遺餘力地拿出大筆財政資金從大陸、朝鮮、日本,以及安南等地大規模地移民,以填充廣袤而空曠的領土。

儘管後來囿於大陸秦國戰事的全麵停止,國內漸趨穩定,移民來源也逐步萎縮,但齊國政府從未徹底斷絕過吸收外來移民的行為,隻是從此前政府主導的大規模移民轉為加大吸引民間自發性移民,在秦國沿海港口開通了許多定期的遠洋班輪,將有意向移民的百姓轉運回本土及海外領地。

至於,秦國爆發自然災害而引發的大規模難民潮時,齊國也時常以糧食換人口的方式,突擊“搞一把大的”移民行動。

按照齊國目前的海外擴張趨勢,對移民的需求,應當是來之不拒、永無止境的。為了吸引更多的秦國移民到來——以齊國皇漢思想,國民主體當以漢人為主,齊國應當要善待那些千辛萬苦才來到漢洲的移民。即使不像數十年前那種分地、分房子、分媳婦那般諸多優惠條件,那也不該如黑心工廠主和種植園主這般,肆意壓榨和欺辱,甚至為了達到長期剝削他們的目的,竟然不予他們作保入籍。

他們這種卑劣行為,跟古時那些豪強大戶隱匿人口的行徑,有何區彆?

“我覺得,此後政府主持的人口普查工作,應當要將這些未登記入冊的移民也納入統計範疇之內。”李延良喃喃地說道:“他們也應屬我齊國的一份子。”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