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外藩(2 / 2)

威夷諸島,太祖皇帝昔日宣稱的所謂戰略要地就是這般情形?——

“威夷島對我們而言,還是比較重要的。”

12月25日,清晨,在懷遠(今舊金山)東城一座兩層建築物內,一群商社掌櫃和主事恭恭敬敬地站成一排,認真聆聽一名身著華貴服飾的中年男子訓話。

“那裡有豐富的檀香木,在大陸秦國有著巨大的市場需求。另外,威夷諸島地處熱帶,環境濕熱,乃是甘蔗生長的最好地方,若是不加以利用,豈不是便宜了本土來的那些商人。”齊思義在屋內一邊來回踱著步,一邊神情飛揚地說道:“近日,威夷總督區已然給了我們一個準信,隻要我們沂州商社前去投資設廠,幾座島嶼上的土地可以隨便圈占,還可提供部分土著勞工。糖廠建成投產後,三年內稅費全免,隨後三年,也隻征收五成。”

“你們想想,整個殷洲丁口超過二十多萬,若是再加上西屬美洲領地墨西哥、利馬、上智利(今智利北部)以及慶國澤州地區(今智利南部地區),怕是有百萬人口。這是一個多麼可觀的市場規模!所以,我們必須搶占先機,趁著本土那幫商人還未大規模湧入之際,先把坑給占著。此番,在我前往漢洲本土時,你們商議一下,舉薦幾個得力人跟著我一塊過去,將威夷島上的一切事物先行搞定。屆時,我會從本土招募一些熟練技師和工人,爭取早點把糖廠開辦起來。”

在場的掌櫃和主事聞言,不由麵麵相覷。

怎麼,十幾年前,才從沂州跑到暄州,現在又要把人弄到威夷島?

咱們沂州商社要將手伸得那麼長嗎?

“好了,現在把下半年的賬本拿來我看看。”齊思義絲毫不理睬下麵的人會生出怎樣的心思,轉身坐到一張書案後,隨手撥拉了幾下擺在旁邊的算盤,然後便等著賬本呈過來。

“公爺,賬本都在這裡了。其中……”

“不消你說,我自個會看。”齊思義揮揮手,打斷了對方的話語。

幾名掌櫃神色忐忑地看著坐在書案後的男人不斷地翻看賬本,大氣也不敢出,唯恐饒了這位貴人的思緒。

“這幾個月的進項怎生少了許多?”

然而,齊思義翻了一陣後,便有些不耐了,索性直接跳到賬本最後,查看這半年來的經營成果。待確認了一番數字後,臉色不由沉了下來,將賬本一合,直接丟到了麵前掌櫃和主事們的腳下。

“回公爺,這半年的進項其實並未減少,比起上半年,甚至還略有增加。”沂州商社駐懷遠大掌櫃高萬良雙手抱拳,微微躬了躬身,小心地說道:“不過,暄州總督區在四個月前宣布將礦稅和皮毛稅在原有基礎上增加一倍,同時對進出港的船隻也征收百分之二的港口管理費。另外,對於黃金的加工和提煉,也需繳納特彆產品稅。這些林林總總加起來,就將下半年增長的利潤給抹掉了。公爺,這些信息,小的早在數月前便已傳信回沂州……”

“嗯?……”齊思義閉著眼睛想了想,似乎是收到了此類信件,但當時並未放在心上,想著,以他們沂王府的威勢,暄州總督區總不至於真的來敢朝沂州商社收稅吧。

“什麼混賬玩意!以前的生意做得好好的,從未增加稅費,他們暄州總督區想要做什麼?哦,這些稅費,你們說繳就繳了?他們知道這家商社是我們沂王府的生意嗎?”

“公爺,暄州總督區說是要計劃修一條鐵路,從武定(今舊金山東岸的奧克蘭市)通往廣豐(今薩克拉門托),故而增加這些稅費,來籌集建設資金。”高萬良麵帶苦色地回道:“至於征收稅費的時候,總督府發文下來,各色人等,不分國彆,皆需足額繳納稅費。我沂州商社在懷遠城,乃至整個暄州存在了二十餘年,總督府自然……自然是知道我們的身份。”

“好膽!”齊思義恨恨地說道:“我沂州乃是皇室宗親,帝國之親藩,暄州總督府竟然一點麵子都不給呀!”

“公爺……”高萬良猶豫了一下,還是硬著頭皮說道:“據聞,去年本土進行稅務稽核時,太子監國曾下令稅務總司派員對皇家商社全麵核查。想來,這個消息傳到了暄州,故而……”

“故而,暄州總督府便是拿著雞毛當令箭,絲毫不給我們沂王府臉麵?”齊思義臉色變得鐵青。

自紹寧元年(1685年),沂王被貶封沂州以來,因為是太祖嫡脈,一直在整個殷洲地區都是超然的存在,不僅擁有廣闊的封地和獨立的“食邑”收入,而且在凜州(今阿拉斯加地區)、蓬州(今加拿大溫和華地區和美國華盛頓州)、暄州等幾個總督區收購皮毛、采挖礦產(采金),也都享受免繳各種稅費的特權,使得沂王府在短短數十年間,便積累了無數的財富。

卻未曾想到,今日竟然在暄州總督區被人薅了羊毛,征了稅費。

這如何不讓人著惱!

不過,這暄州總督此舉何意?

難不成是收到了新皇的秘旨,或者內閣的指使,要對沂王進行打壓和警告?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