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八十六章 複燃(2 / 2)

狼煙晚明 解衣唱大風 5596 字 10個月前

一大早,耿太爺便被窗外喜鵲的呱噪聲吵醒了。洗漱完畢穿了官服正要去牆上看看,溫凡領了幾人進來報告,大批的賊人已經出現在城外五裡,要不了多久就會來到商水城下了。“終於來了”,耿立斌重重地吐出一口氣,隱隱覺得眼前幾人好像哪裡有點怪怪的,但大敵當前也沒多想,正待吩咐去北牆,溫凡先說話了:“護送太爺上牆觀敵。”然後幾人便圍過來擁著自己向外走。

“怎麼靠這麼近,怕本官嚇得走不動麼?”快走到牆下馬道時兩邊的人靠過來,每人攙住了耿立斌的一條胳膊,耿太爺嘴裡還在打趣,脖子一緊,後麵套過來一條繩索把喉嚨勒住,將耿太爺故作豪邁的笑聲生生勒回肚裡,緊跟著肩膀被人一按,雙臂同時被扯向後麵——兩個呼吸間耿太爺便被五花大綁住了!

“好熟練的手法”。這個想法在耿太爺腦子裡飛快地掠過。使勁兒扭頭左右看看……可不是麼,捆自己就是衙裡的皂吏!

“你們要作甚,要投賊?就不怕滅族麼?”掙紮了兩下,喉嚨上的繩索鬆了些,耿立斌用儘力氣嘶聲喊道。

“不勞你這老狗費心了!還不是被你這老狗害的?”溫凡的雙眼冒出仇恨的火焰。

被推搡上了牆,耿立斌終於明白過來剛才心裡覺得哪裡不對:溫凡幾個身上都綴了塊藍布條,或纏在膀臂上或綁在腰帶上——牆上足足幾百號人,每人身上都有塊藍布!

看了約莫一炷香的時間,城外的賊眾愈行愈近,行至壕外二三十丈齊齊止步了。幾員賊將策馬越眾而出,北門的吊橋被放了下來,溫凡幾個推著耿立斌迎到城外。

這下耿立斌看清楚了,幾員賊將中竟有舉人溫黃慈!想不到這廝竟會騎馬……見耿立斌瞪著自己,溫軍師雙腿一夾馬腹前出幾步:“耿縣尊,您想不到會有今日吧?”

“溫孝……姓溫的,你竟敢投……如此,”耿立斌覷了一眼立馬溫軍師身後的幾位凶神惡煞,把到了嘴邊的“賊”字換成了“如此”,“你就不怕溫家的滅族之禍麼?”

“哈哈哈哈,”溫黃慈怒急反笑,“溫某已經被族裡除名了!溫家宗祠已沒了,重建時自不會再有溫某的牌位,溫某還要謝謝你!”說著話,伸手一指溫凡等人,“至於要跟著溫某一道走的他們,都是敝族死於此役的烈士,朝廷會發撫恤的,不勞耿大人費心了。敝族湊了幾萬兩銀,您覺得這許多銀子灑出去,這點事還算個事麼?”

“你,你,你……”耿立斌張口結舌說不出話來。是啊,大明朝廷啥德行,耿立斌當然知道。幾萬兩銀子送出去,莫說在名單上畫個圈,你便瞪著眼睛說煤炭是白的,自有一大幫官員幫你引經據典地找證據去!

……

因為溫家的緣故,張虎隻是把商水的百姓裹挾一空,這是目前為止張虎唯一沒有殺人放火的城池。至於南頓,更是秋毫無犯,戰兵營和輔兵營把擄來的西華、商水百姓們遠遠地圈在一處,張虎等幾員將領受到了溫氏族人的熱烈歡迎,酒宴持續了整整三天。建祠奠基的儀式上,耿立斌全家和縣裡的縣丞主簿等統統被獻了祭,不到一年,一座更加堂皇的祠堂拔地而起。祠堂正門高懸著一塊匾額,上麵四個金燦燦的大字在陽光照映下熠熠生輝:“忠烈無雙”!是當今聖上的禦筆呢。據說聖上聽說溫家“去了”一千多男丁,感動得非要親筆題寫不可呢。當然,這是後話。

沒必要擔心誰會走漏什麼風聲——絕大部分的人都被張虎隨軍擄走,剩下的外姓人都是溫家的親朋、再說了,豫省也好,京師也好,那麼多大人都收了溫家的好處,即便有什麼小麻煩,他們為了自保也一定會使儘渾身解數幫忙遮掩的:問題解決起來當然會比較麻煩,可是……解決幾個提出問題的刁民,不是簡單的很?

經過一通熱熱鬨鬨的整編,張虎又擁有了足足二十個戰兵營,輔兵的數量達四萬餘眾,再加上裹挾的近二十萬百姓,這股幾乎飄搖欲滅的野火再次複燃,而且比以往燃燒得更加猛烈,殺氣騰騰地從豫省向毫無戒備的南直隸潁州撲去。

*敲黑板,複習啦。科舉考中進士分為三甲。一甲是我們熟知的狀元榜眼探花三鼎甲,這叫做“進士及第”、二甲人數不等,第一名叫“傳臚”(一說明朝三甲第一名也叫傳臚),這叫做“進士出身”、三甲是其他考中者,這叫“同進士出身”。

除了一甲三人和傳臚直接進翰林院,其他人還要再參加一次考試,這叫朝試。考得好的也進翰林院,沒考好的分到京師六部和地方上。一般來說,留在京師各衙門的都是二甲中人,外放的大多是三甲“同進士出身”的那些人。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