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第五章報紙發行(2 / 2)

新聞事業管理 賈玉紅JYH 24582 字 9個月前

社會報刊發行機構零售網點主要有遍及各地的郵局報刊零售網點、專業報刊發行公司的零售網點以及其他各級各類全民、集體、個體或私營的報刊經銷商的零售網點。這些零售網點的共同特點是持有當地工商管理部門簽發的營業證明,遵守郵局關於報刊零售的各種規定,以合同的方式與報社建立批銷關係,代辦報紙零售業務。這些零售網點遍及每個有閱報需求、有閱報能力的角落,發行方式十分靈活、方便,且能提供優質的銷售服務及谘詢,是真正的報紙零售大軍。他們的“新聞學”實際上就是他們的市場學,對報紙編輯方針的形成及調整有重要的參考價值,特彆是在報業按產業化方式運作、報業市場發育成熟之後,更具有異常重要的意義。這幾年,我國報紙掀起的“搶灘”衝擊波正源於此。其缺點也即市場的缺點:信息的反饋帶有短期性、表層性的特點,容易導致報社一時的決策失誤,影響長遠利益。

C.其他商業零售網點

其他商業零售網點主要指以經營非報刊商品為主的商業零售網點。報社通過某種途徑與它們建立起適當的關係,以支付一定的發行費為代價,讓它們為報社零售部分報紙。這類網點覆蓋極為廣泛,幾乎遍及城鄉的超市、雜貨店、煙酒店、浴室、車站、碼頭、旅館、飯店等。利用這些商業零售網點,使得報紙像日常生活用品一樣"無孔不人”,成為大眾生活的普通消費品。

3.發行網絡對報紙發行工作的意義

發行工作是報紙命脈所係的工作。發行網絡是組織實施發行工作的各級組織的集合體,對發行工作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1)有利於組織報紙的收訂與分發

收訂,即與讀者確定報紙的買賣關係,包括整訂與破訂兩種形式。整訂是指按月按季度按年度收取讀者的訂報費,向讀者投送報紙。破訂是指讀者臨時性訂閱,起止日期不按整月整季整年計算。我國讀者一般習慣於一次性整訂,通常是一年或半年,因此,每年的4月與10月就成為我國報紙發行工作中組織收訂的重要的時期。但近兒年來,由於報業市場競爭的加劇,報紙發行的收訂大戰愈演愈烈,各種宣傳促銷、組織動員、公關手段無所不用其極,破訂已非常盛行。

投遞報紙是與報紙征訂同等重要的發行網絡的工作,即將每期印好的報紙按讀者的要求送到讀者指定的地點。迅速、準確地將報紙送到讀者的手中是發行網絡的天職,是報紙作為“新聞紙”的關鍵之所在。迅速,就是要爭分奪秒,爭取在限定的時間內甚至提前將報紙送達目的地,以實現新聞報道的時效性。準確,就是要在保證時效的前提下,避免投送差錯。

除了收訂與投遞,開展零售業務也是發行網絡的重要職能。各報社通過各種形式的零售網點及時在零售市場上將報紙零售給讀者,既為他們提供了買報的方便,又能得到有關的反饋信息。隨著我國報業市場的逐步形成,零售市場將是一條重要的發行渠道。

(2)有利於收集有關報紙發行的各種資料

資料的收集與管理,即收集與保管有關本報與本地區報紙發行情況的各種資料。發行網絡在收集有關報紙發行情況的信息的過程中,有著十分便利的條件。發行網絡上的每一個結點,既是報紙發售的結點,也應是信息收集的結點。報紙的發行網絡同時又成為信息收集網絡,這是報業經營的深層次要求。

發行網絡應收集的資料主要有:發行資料。包括本報曆年發行量的變動情況。本地區各報曆年發行量的變動情況;本報的讀者擁有量,報紙發行率,市場占有率;發行份數按地理區域的分布;發行份數按銷售結構的分布(訂閱與零售、公費與自費等)。出版資料。包括印刷廠及分點每期報紙的開印時間、印完時間、交貨時間、分發時問、分發完畢時間、開始投遞時間、投遞完畢時間,以及投送到讀者手中的平均耗時,報紙的出版質量和分撿質量等。讀者資料。定期按人口變數或其他標準對讀者情況進行抽樣調查後的統計分析結果。包括讀者的性彆結構、年齡結構、文化結構、職業結構、報習慣、讀者對報紙的評議、評價等。讀者反饋資料。讀者通過來信、來電、來訪等形式表達的,或發行員、投遞員通過訪談或專門設計的問卷調查等方式所收集到的對報紙的新聞、廣告,乃至宣傳等方麵的意見與建議等。

發行網絡實際上是報紙麵向市場的銷售網絡。它所收集並管理的上述資料,是報社賴以進行經營決策的重要市場信息。報社應建立完善的統計係統與調研係統來組織彙總,處理這些信息,分析這些參數的變動規律,預測其發展趨勢。

此外,在報紙市場競爭加劇的情況下,發行網絡不僅僅要幫助報社收集、處理上述有關資料,還應協助報社發行部門,收集反映報紙市場總體狀況的報業上述資料,特彆是收集與自身經營利害相關的競爭對手的上述資料。報社發行部門還要結合文獻研究,得到這些資料的背景資料,如整個國家及報社所在地區、城市的人口結構。製約報紙發行的政治、經濟、文化等要素的宏觀態勢。

(3)有利於組織發行宣傳工作

報紙的發行宣傳工作,實際上是報社發行部門執行的對外部公眾的公關工作,其目的在於穩定已有的訂戶,吸引目標訂戶、擴大報紙的影響,實現報紙“雙重出售”的良性運作,實現報紙的可持續發展。發行網絡星羅棋布的發行站點則為報社開展公關工作提供了極為便利的條件。報紙的讀者是處於無組織狀態下的個體的集合體,具有分散性的特點,閱讀習慣和品位千差萬彆,同時又因性別、年齡、職業、文化程度、地理環境等因素的相似性,表現出某種群體性的特點,同一群體內部的讀者閱讀興趣表現出趨同性。發行網絡中的各結點可根據不同層次、不同地域的讀者需求,有針對性地開展公關工作,和讀者建立長期的聯係,從而穩定讀者群體,在此基礎上擴大讀者群體,擴大報紙的影響。關於報紙吸引讀者、穩定讀者、發展新讀者的措施,我們將在第三節“發行推廣”中進行詳細闡述。

(二)我國報紙發行體製的曆史沿革

報紙發行係統的體製,基本上有兩種類型:一是自營類型;二是委辦類型。在自營體製下,報社既是報紙的生產者(出版者),又是報紙的銷售者(發行者)。報社建有專門的發行機構,負責本報的發行業務。在委辦體製下,報社隻負責本報的編輯、出版事務;發行業務則委托其他社會機構(主要是郵局,也可以是專門的發行公司)代為辦理;報社的發行部門隻是報社與委托機構之間的聯絡部門。

我國漢、唐時代的《邸報》由驛站寄送,明代的《京報》由報房投送或零售。近代報紙出現後,我國報紙的發行係統可劃分為三種類型。

一是自營:報社自己建立一套發行機構,辦理收訂、投送、批發、零售等發行業務;對報社所在地的市內訂戶,報社雇用送報人員投送到戶;對外埠訂戶,報社將報紙交郵局寄送;私營派報業與報社合作,從事批購零售報紙業務。

二是自營與委辦相結合:報社不辦理收訂、零售的發行業務,隻是向本市和外埠的派報業戶批發自己出版的報紙。

三是委辦:報社將所出版的報紙全部交私營派報業包銷。在舊中國,私營派報業往往被行會幫頭把持,他們一方麵剝削業戶,一方麵要挾報社,帶有濃厚的“□□”性質。

利用上述各種發行係統,報紙的發行範圍通常不出交通乾線上的大中城市區域,發行量的擴大受到限製。南京《中央日報》,上海《申報》、《新聞報》,北平《世界日報》,天津《大公報》等著名的報紙的發行量也不過幾萬份到十幾萬份。

中國共產黨成立後,出版了許多宣傳報刊。這些報刊的傳播途徑有:黨內按組織係統分發,向有關人士贈閱,向公眾散發等。收費發行隻是一種在建立地方性革命政權(蘇維埃政府、邊區政府、抗日民主根據地政府、解放區政府等)後才可能實現的傳播途徑。在革命政權的行政區域內,實行一種“郵發交合一”的黨報發行體製,即革命政權的郵電部門、黨報發行部門、黨內交通係統通力合作,把報紙發行到革命乾部、革命軍人和廣大群眾手中。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1949年底,召開了全國報紙經理會議和全國郵政會議,總結革命戰爭年代的“郵發交合一”的經驗,借鑒前蘇聯的“郵發合一”體製,確定了把新中國各地出版的報紙交國家郵局統一發行的基本方針。1950年2月15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第15次政務會議正式決定全國報刊交郵局統一發行。是年3月份,《人民日報》率先交郵局在全國發行。是年底,郵局接辦發行的報紙已達140種,總期發份數達30萬份,標誌著我國報紙基本上確立了屬委辦類型的“郵發合一”體製。

“郵發合一”的體製在我國實行了三十多年,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後,由於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由於報社和郵局各自經營管理體製的調整,“郵發合一”體製開始暴露出諸多問題。1985年1月1日,《洛陽日報》率先突破這一體製,實行自辦發行,我國報紙由此開始了自辦發行與“郵發合一”體製並存的報紙發行工作的新時期。

(三)“郵發合一”的運行機製

所謂“郵發合一”,指的是報社將報紙發行業務全部交郵局辦理的委辦型報紙發行體製。實際上,郵局的報刊發行部門與報社的發行部門並未實行組織機構的合一,前者是發行業務的實際承辦者,後者隻是報社與郵局報刊發行部門之間的聯絡者。郵局之所以能承辦報刊發行業務,是因為郵政部門擁有一個現成的郵件送達網,這一現成的郵件送達網能夠很方便地用作報紙送達網,從而轉化為報社的“訊息送達網”。

郵政部門的郵件送達網具有點多、線長、麵廣的特點。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即“郵發合一”體製暴露出諸多問題的時候,郵件送達網的這一優勢仍然是無可替代的。點多,指的是郵政網點星羅棋布,數量眾多。那時,全國已有5萬多個郵政局、所,其中包括 236個郵區中心局,2000多個縣級郵政局,7萬多個郵政營業窗口,此外,還有遍及全國的機關、廠礦、學校的數以十萬計的社會報刊發行站點。線長,指的是郵路四通八達。那時全國郵路長達470萬公裡,其中農村郵路長達340萬公裡,有相當一部分是深人邊遠偏僻地區的末梢郵路。麵廣,指的是郵政服務覆蓋麵廣。那時,全國郵政職工已達90萬人,其中直接奔波在郵件送達網上的投遞人員有十多萬。郵政部門還擁有火車郵政車廂500多節,郵政汽車7 500多輛,郵政摩托車2萬多輛,郵政自行車約13萬輛,郵政擁有馬匹數千匹。這些人員設備幾乎能為全國所有地區的人提供郵件送達服務。郵政部門承辦報刊發行業務後,逐漸建立、健全了一套從中央到地方的全國統一的報刊發行業務處理規則和管理製度。他們提出了“迅速、準確、安全、方便”的服務方針和“熱情宣傳、協調供求、講求時限、保證質量”的工作原則,為報刊發行作出了很大的貢獻。

郵政部門的報刊發行業務實行集中領導,分級管理。郵電部(具體工作部門是郵政總局報刊處)負責報刊發行的方針、政策,頒發全國統-的業務處理規則,集中領導全國的郵發係統。省級郵電管理局(具體工作部門是報刊發行局和郵政處)承上啟下,既是貫徹郵電部有關政策、規則的紐帶,又是下屬各市縣郵電局的報刊發行業務活動的指揮中心。各級郵電局及其下屬的郵電支局、郵電所、報刊零售公司、報刊門市部、報刊亭、代售報刊的其他商業網點等單位具體辦理報刊發行各項業務工作。

(四)自辦發行的運行機製

自辦發行的運行機製即報社自建發行網絡的運行機製。

1.“郵發合一”體製下報紙發行遇到的問題在計劃經濟時代,報紙因為有國家財政補貼可以依賴,不需要考慮自身的經濟利益,因此,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報社並沒有意識到因報紙交郵局發行而損失的一大筆發行費用。而作為國家支持的公共事業的郵政部門,雖然在報刊發行上並沒有獲得足夠的利潤,卻也並沒有對這種任務性的業務發生不滿。

但是在20世紀70年代末以後,經濟利益在報紙和郵政部門都受到了空前的關注,雙方在利益上的矛盾逐漸顯露出來。

矛盾之一:雖然發行費率幾經調整,但是郵政部門的報刊發行仍處於虧損狀態;而高額的發行費率則使國家給予報業的政策很多為郵政部門分享,影響了報刊的利益。

矛盾之二:報刊數量增加的速度超過了郵政部門的發展速度,巨大的報紙運輸和投放量使郵政部門不堪重負。

矛盾之三:20 世紀90年代初的報刊擴版潮後,不提高價格的報紙使郵政部門的收入不但沒有增加反而因工作量的增加而導致了收入的相對降低,而擴版後提價的報紙原本想通過定價的提高彌補增加的印刷費用,卻不得不為發行支付更多的費用。

矛盾之四:由於報刊訂閱由郵政部門控製,報紙很難自主地實行促進發行量提高的措施,而郵政部門又因報紙發行量與自身沒有切身利益關係,並不積極采取促銷措施。

矛盾之五:70年代末以來,受眾報紙消費發生了顯著的變化,過去報紙在很大程度上是上班消閒的一種工具,而在經濟快速發展、生活節奏加快的時代則成為獲取信息的一種重要途徑,所以公費訂報在報紙消費中的比例逐漸下降,讀者產生了閱讀報紙的意願和行為,多種報紙麵臨被選擇的處境,發行競爭由此而發生,而在郵發中,對不同報紙一律看待,競爭很難真正實現。

2.自辦發行體製的出現與發展

在很大程度上,“郵發合一”成為郵政和報業雙方共同麵臨的難題,解決問題、增加經濟利益成為共同願望。隨著整個社會經濟的發展,報紙終於有了具備通過經濟手段解決在本地發行問題的條件,在一部分發行範圍有限的地方報紙中最早出現了自辦發行的嘗試。1985年1月1日,《洛陽日報》率先實行自辦發行。1986年《太原日報》等6家報紙轉人自辦發行,1987年又有《武漢晚報)等11家報紙轉人自辦發行。三年內自辦發行體製初步確立了在報業中的地位和影響。1988年,《天津日報》等16家報紙進人自辦發行的隊伍。《天津日報》是全國第一家自辦發行的省級黨委機關報。同年4月,成立了“全國報紙自辦發行聯合會”。1989年,《長江日報》等26家報紙進入自辦發行隊伍,同年,製定了有關全國報紙自辦發行聯網代辦的規定。1991年,全國計劃單列市和寧、藏、滇以外的所有省會城市的黨委機關報全部實行了自辦發行。1992年,全國報紙自辦發行協會成立。到1999年為止,全國城市報紙基本上確立了自辦發行體製,全國實行自辦發行的報紙占報紙總數的三分之一。

3.自辦發行體製的特點與優勢

在我國,自辦發行的報社,在發行業務上借鑒了郵局發行報紙的一整套操作程序和運行經驗。郵政部門報刊發行業務的生產過程是一個全程全網的聯合勞動過程。報社自辦發行時,全部生產過程由報社的發行部門統一安排進行,所以程序相對有所簡化。

在收訂環節上,自辦發行可以做到“收投結合,上門收訂",即:由投遞員兼做收訂工作;在每期報紙出版前,隻需由報社的發行部門向印刷廠通知印數,報紙出版後,印刷廠可立即向發行部門直接交貨,甚至在報紙出版的過程中陸續交貨;在報紙投遞中由發行員實行上樓到戶投遞,服務質量比郵局高;報社可以自由地發展零售網點:在發行方式上,既可整訂又可破訂,既可麵訂又可函訂;報款結算及時,資金流通較快,可以有效地節省發行費用。城市報紙的自辦發行,發行費率一般可控製在20%以內。

各報社自辦發行的初衷是在郵局提高發行費率的情況下,尋求一條降低銷售成本的新路子,實踐也證明了這一點。但這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新”路子,因為世界各國的報紙,幾乎都是自辦發行的,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前中國的報紙,也是自辦發行的。“20%”固然是令報社經營者心動的數字,但更令報社經營者欣喜的是報社在報紙銷售上終於可以掌握主動,有所作為。

報社在報紙銷售上的“作為”表現在報紙市場營銷的可控製因素4Ps因素中的第四因素-促銷(promotion)上。在“郵發合一”體製下,根社基本上無所謂促銷,因為報紙的發行已經全部交郵局辦理。郵局在“大收訂”的繁忙月份(一般在每年的11月份),要集中搞一次訂閱報紙的宣傳活動。但郵局的宣傳是一般性的麵上的宣傳,不可能單獨對哪一家報社的哪一種報紙特彆予以宣傳。即便有哪一家報社的哪一種報紙在郵局宣傳活動中受到一些關照,那也是行政乾預或報社公關工作的成果,而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報紙促銷工作的成果。

自辦發行的報社,在自主建立報紙分配渠道的網時,都大力開展了報紙的促銷工作。這兩項工作往往是結合在一起進行的。報社自己組建的發行隊伍,不單管投遞,還要管宣傳、管收訂。這種收訂是□□的收訂,可隨時破訂,及時續訂,其靈活周到是郵局的“窗口”所不能比擬的。郵局的投遞,在20世紀70年代以後普遍有投得晚(日報一般在10時以後才能送到),遞不攏(隻送到單位傳達室,對市區居民送到門口)的現象。報社則可督促自己的投遞人員上樓人室投遞,並且能比郵局投遞早兩個小時左右。投遞質量的提高,本身就是最好的促銷工作。自辦發行的報紙都注意運用各種手段宣傳推銷自己,努力擴大影響,增加發行,尤其注意在公費訂閱市場以外爭取自費訂閱市場,自費訂閱率普遍有較大提高。自費訂閱率高的報紙對廣告主有更大的吸引力,因為能自己掏錢訂閱報紙的市民一般也是有更積極的消費傾向,有更現代的消費觀念的市民,他們正是廣告主所要尋求的潛在顧客。因此,可以說,通過自辦發行,使報紙在信息傳播和經濟利益兩方麵都獲得了通過郵政發行所不能獲得的便利。

(五)多渠道發行

儘管自辦發行有著諸多好處,但十幾年來,全國報紙隻有三分之一選擇了自辦發行,多數的報紙並未走上這條道路。除了近五十年的“郵發合一”體製下報社經營者養成的慣性外,不得不承認,自辦發行的普遍推廣也麵臨一些困難和問題。

我國是一個發展中的社會主義國家,一方麵整個國家的城市化水平不夠高,另一方麵整個報業的地方化水平也不高。我國的報紙大多數要把發行範圍延伸到一個包括城市地區和農村地區的相當遼闊的地理區域內。之所以是這樣,主要是由於報紙的發行範圍不是通過市場機製的作用自然形成的,而是在辦報之時按行政區劃或按行業、部門分割,預先人為規定的。中央報紙,省(區)報紙,行業、部門報紙的發行區域之廣自不待言,就是一些城市報紙,在“市管縣”的體製下,發行區域也超過了通過自辦發行,成本可降低到足以使報社決心從“郵發合一”體製下脫離出來的“可接受廣袤程度”。隻有那些鐵心走地方化道路,自覺把發行對象限定為市區居民的“都市報”,才能最大限度地享受到自辦發行的種種好處而無後顧之憂。

為了克服發行區域的“可接受廣袤程度”障礙,自辦發行的報紙探索出一些自辦發行的新方式,如聯辦、委辦等方式。所謂聯辦,是指多家報社聯合起來,相互代辦發行業務。那些發行區域地理範圍大,但在報社所在城市之外的地區的發行量相對較少的報紙,可將報社所在城市之外的地區的發行交當地加人了聯辦網的自辦發行報社代辦。當然,它也有為外地入網報社代辦在自己所在城市的發行業務的責任。1990年,在福州成立了全國自辦發行協會,有24家報社人會。這一自辦發行協會,實際上也就是一個聯辦網絡。聯辦方式的局限性在於,它基本上可實現由一點到多點,擴大發行範圍,但點與點之間的麵上的發行問題,仍不能通過這種方式得到有效的解決。所謂委辦,是指一些行業報社將發行業務委托給本行業的黨務、行政或其他相關係統辦理。這些現成的行業係統為本行業的報紙辦理收訂、分發等日常事務,報社則向有關機構、個人支付一定的發行費。在具體運作時,采用委辦方式常有行政攤派現象的發生。當報社的經營工作產業化程度越來越高時,行業的黨務、行政係統參與其發行工作,實際上等於參與企業的銷售工作,容易觸發一些敏感的政策性問題。

在總結自辦發行的經驗、教訓,權衡比較“郵發合一”和自辦發行體製的優劣利弊的基礎上,啟發了報業探索“多渠道發行”的思路。

多渠道發行的基本出發點是要把報紙產品的分配渠道的設置、控製、運作的權利掌握在報社自己手裡。隻有這樣,報社才能對報紙市場營銷的可控製的4Ps要素,即商品特性控製、廉價報紙的實現、分配渠道的優化配置、促銷活動的策劃與實施進行統籌安排。也隻有這樣,作為在市場經濟環境中運行的企業化管理實體,報社才能對環環扣緊的“銷一產一供”實行統一決策,對步步跟進的“供一產一銷”實行統一調度。

多渠道發行力圖把自辦發行的成功經驗與對郵政發行網絡的適當利用結合起來,在報社所在城市的城區,組建集宣傳、收訂、投遞諸方麵的工作任務於一身的發行隊伍,將報紙產品直接分配到報紙訂戶。在報社所在城市以外的其他城市,借用當地加人聯辦網的報社的發行隊伍進行跨市的宣傳、收訂、投遞,實現點對點的輻射。在廣大農村地區,特彆是邊遠山林地區,則利用郵政發行網絡進行收訂、投遞,實現點對麵的輻射。總之,宜自發則自發,宜郵發則郵發,要按發行成本低的原則在自發、郵發之間進行優化組合。

多渠道發行在自辦發行與郵政發行兩大渠道以外,還努力開發社會發行力量,開拓第三分配渠道,把它們納入“優化組合”的範圍之內進行統籌安排。這裡所說的社會力量,主要是指報社所在城市的報販、報攤、代辦報紙零售的商業網點,乃至由社會人士創辦的專業報刊發行公司等。這些社會力量具有靈活機動、散布麵廣、滲透力強的特點,對於報紙擴大零售發行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報社多渠道發行能否成功地運轉起來,郵局的配合程度是一個關鍵。郵局接辦報紙發行有一個“全部或無”的原則,即報紙交郵局發行後,報社就不應再搞另外的發行係統,也不得委托其他單位代理發行。郵政部門認為,報社在發行成本低的城市搞自辦發行,而讓郵局搞發行成本高的鄉村、山區的發行,這是不公平的。郵局的郵發費率是一個綜合費率,是城市、農村統統加起來算的費率。如果所有的報社都搞多渠道發行,勢必造成郵政部門的虧損,於是產生了報社和郵局之間新的矛盾。

在市場經濟體製下,行業、部門之間的利益矛盾隻能通過在市場機製的運行過程中的磨合來解決,現在已經搞成功多渠道發行的報社,一般都是取得了當地郵局配合的,即當地郵局在“全部或無”的原則上有所鬆動。當然,報社在利益問題上也要以適當方式給郵局以相應的補償。例如,天津今晚報社是這樣搞自辦、郵發"雙軌”發行的:他們對居民區的市民搞自發,實行“服務到家,送報上樓”,但不安排投送企事業單位的報紙,還把自發價格定得略高於郵發價格,使郵局也能享有一定的發行市場份額並有利可圖。

從長遠看來,要根本解決我國報紙的發行體製,即報紙產品的分配渠道問題,首先要解決提高整個國家的城市化水平和整個報業的地方化水平問題,並且要在報社與郵局、報業與郵政業之間處理好利益關係。多渠道發行是根本解決我國報紙發行體製問題的一條最具可行性的途徑,在探索這一體製的過程中伴隨著一些新問題的出現應作出相應的調整。

(六)發行網絡管理的工作內容

發行網絡是發行工作的中樞係統,優質高效的管理是保證這一係統正常運轉乃至整個報紙生產流通順暢進行,並不斷帶來利潤的前提。它的主要內容有:

1.投遞質量管理

準確、及時、到位,是對投遞質量最基本的要求。準確,即要求所投遞的每期報紙的份數、每份報紙的版數無缺失、冗餘現象。及時,即要求投遞工作嚴格遵守時間,確保在規定的時間內正點或提前送到。到位,即要求投遞工作的終點必須與訂戶的指定地點一致,嚴格禁止讓彆人中轉等缺乏責任心的行為。在此基礎上提高時限度。效,在有限的時間內爭取完成更大的工作量,把錯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