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懷中,據說是國公府侍衛第一高手。
據蕭承忠說,他在蕭懷中刀下走不過一招。
一招敗北!
蕭琰臉色嚴肅起來。
她拳頭一握,“阿母,我去練刀了!”必須將除夕耽誤的一天補回來。
蕭琰急匆匆離了書房,換短褐練武。
從這一天起,商清不再要求她練字練琴,說定心、定性已達到,以後的心境磨礪就不是練字練琴可以做到的了。
商清也不再教她詩賦文課,說承和院學的已夠了,不需要花費多的時間在文課上。
省出的時間都被蕭琰拿來練刀。
到了正月十五上元節的時候,蕭琮說上元夜賀州城最熱鬨,一家子人都要去觀燈,蕭琰心動了片刻,想起母親說的“誌毅者,不為外物所動”,便搖頭說:“阿兄,我還是不去了。以後還會有上元夜的,但習武一懈怠,就要花費百倍的力氣補回。”
蕭琮雖然失望,卻也很欣慰,晚上出門觀燈和父親說起時就讚道:“阿琰真是努力呀。”
蕭昡和安平公主對了一眼,目光都有些凝重。
***
二月十五,蕭琰滿十三。
簡單的過了一個生辰,綺娘神秘的說給她準備了一個生辰禮。
這個生辰禮就是新湯浴。
蕭琰痛得死去活來,出浴後就像是重新活過來一般,淺褐色的藥湯完全變成了墨汁色。
綺娘說這是她身體的雜質。
這些雜質排出後,蕭琰便感到全身內氣運行得更通暢,就好像經脈竅穴都被洗了一遍,將裡麵的渣滓洗掉了,當然是肉眼看不見的渣滓。
她覺得身體更輕了,輕功一躍而起就可登上二丈五高的景苑苑牆,再也不需要在牆上交.足一踏了。更重要的是,她覺得吸納天地元氣的速度更快了,就好像經脈原先是有淤泥的水渠,如今洗掉了淤泥,那河水當然就入渠更多更快了。
蕭琰對這個變化感到欣喜萬分。
綺娘送的這個生辰禮果然是大禮。
她很誠摯的感謝了綺娘。
綺娘笑眯眯道:“這是小郎厚積薄發,藥湯隻是引子。”
蕭琰見她說得輕描淡寫,便以為這藥湯雖然珍貴,卻不是奇罕之藥,被綺娘馬虎眼糊了過去。
下一次泡的藥湯便又是之前那種了。
蕭琰過了幾天,就將藥湯的事忘在了腦後。
又過了幾日是她的文課,蕭琮繼續給她講《高宗實錄》,才說了兩句,睿思堂的侍衛蕭向南過來,說國公叫世子即刻過去。
蕭琮吩咐司墨去內院:“若少夫人無事,請她過來謐齋,給十七郎君講史。”沈清猗除了精研醫術外,經史上也很有天份,讀史時常向蕭琮請教,她的一些觀點也讓蕭琮受益,蕭琮覺得妻子教阿琰學本朝史籍綽綽有餘。“阿琰,你好生跟你阿嫂學著,我去去就回。”蕭琰應了聲,送兄長出了書房。
不一會,沈清猗帶著青葙過來了。
蕭琰行禮歡喜叫道:“姊姊。”
沈清猗向她笑了笑,接過秉筆奉上的茶湯,喝了一口遞給青葙,坐到書案前看了眼《高宗實錄》,問道:“阿琰讀到哪了?”
“正讀到高宗親政。”蕭琰坐到她側邊,聲音帶著敬佩道,“高宗十二歲登基,隱忍六年,一舉滅了太原王氏,真是了不起。”
太原王氏是大唐開國第一外戚,大唐統一中原後便壓倒清河崔氏,成為甲姓第一世家,論世家底蘊遠遠超過從趙郡李氏中分支出來的隴西李氏,但被高宗血洗後,太原王氏便一蹶不振,如今隻有幾個旁枝撐著了。
沈清猗讀史喜歡從上溯下,她道:“高宗能將太原王氏從甲姓第一世家拉下來,是在太宗、明宗謀智的奠基上,真正設局的是太宗、明宗。確切的說,從太宗皇帝為太子娶明宗為太子妃時,就已經在布這局棋。”
明宗是大唐第五位皇帝,也是大唐第一位女皇,初時姓王名祉,是太原王氏的嫡長女,生母是高祖之女、太宗之妹,宣惠長公主。十五歲被太宗皇帝選中,嫁與表兄、太子李熾為太子妃。太宗薨後,李熾登基,即仁宗成皇帝,冊太子妃為皇後。皇後在位十七年,因仁宗患有頭風,多代仁宗理政,朝臣稱“皇後陛下”,仁宗薨後,皇後以母族之姓複姓為李,繼承皇位,即明宗睿皇帝。
明宗是蕭琰佩服的大唐第二位皇帝,能以女子之身、皇後之位和平奪了皇位,絕對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了吧!
沈清猗道:“仁宗為帝時,南北已經統一五十二年,四夷基本平定。與太.祖、高祖、太宗三位戎馬皇帝相比,仁宗顯得文氣了。當然,武定後需要文治。
“但士族門閥的勢力過於強大。大唐要壓製當時以蘭陵蕭氏為首的南方士族,必須依靠關隴士族和山東士族這些北方士族,清河崔氏、太原王氏、範陽盧氏、趙郡李氏、滎陽鄭氏就是北方士族甲姓五大家。
“隴西李氏相比這幾個三四百年的積年世家,底蘊還是不夠厚的。就如明宗的母親宣惠長公主,是高祖最寵愛的女兒、皇後嫡出的公主,但嫁到太原王氏還得恭恭敬敬執媳禮,地位在宗媳之下。”
這段史實蕭琰是知道的,當時甲姓五大世家都不願將嫡長子尚公主,即使身份高貴、倍受寵愛的宣惠公主,太原王氏也是以嫡幼子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