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家風(2 / 2)

蘭陵風流 君朝西 5743 字 10個月前

晚宴賓主皆歡,戌正宴散後,蕭琰扯了扯嘴角道:“魏將軍的兒子可真是多呀,能組成一個火了。”嫡子庶子共十一人,正好是十人一火加一個火長。

沈清猗在女眷席,有關子女的消息知得更全麵,說道:“魏將軍前頭有兩個夫人,共生了四子三女,這一位夫人姓馬,生有四郎、六郎和八娘。光嫡子女就有九人。非嫡出的還有五子七女。”

蕭琮心想:二十一個子女,魏景壽得掙多大一份家產才夠分?

雖說庶子分得的家產和庶女出嫁的嫁妝都比嫡出的要少,但十幾個庶子女加起來也不是少數了,何況魏景壽是三品官員,嫁庶女也不能太寒酸。

魏景壽在庭州恐怕是有彆的進項的,就拿這擴建的宅子來講,即使及不上韋府,估計花費也少不了七八萬緡。如果不是貪汙軍餉或私賣軍器,那就是有彆的財路。

蕭琮尋思,巡軍時要重點查一查糧餉和軍備了,這未必是懷疑魏景壽手腳不乾淨,但治軍如治政,巡查監督是必須的,否則上麵的懈怠就必然會養成下麵的貪惰。

蕭琰沒有兄長想得這麼深,她想到魏景壽有這麼多嫡生子女,還要納那麼多侍妾,就有些感覺不好了。

她看了一眼蕭琮:四哥以後也會納妾麼?

這麼一想,她心裡更鬱悶了。

她不由看了眼沈清猗,眼色有些怏怏。

沈清猗回過眼來,“阿琰怎麼了?”

蕭琮也看過來。

蕭琰總不能說她在擔心四哥納妾吧,有些蔫蔫道:“我有些困了。”

“那就早些回房,沐浴歇下。”蕭琮看了眼滴壺,差一刻就到亥時了。

“嗯,那我去歇了。”蕭琰向兄嫂道安,起身回房。

“阿琰看著精神不大好啊,”蕭琮奇道,“平日挺有勁頭的啊?”

沈清猗眼色幽幽,有些意興懶懶的道:“誰知道她。年紀大了,約摸想的事多了。”

蕭琮一笑,便不再提她,繼續與沈清猗交換對魏府的看法。

蕭琮道:“魏府的家教不錯,六個嫡子出自三個母親,五個庶子也各有生母,但相處似乎並不生分,敬酒說話間也互相帶攜,看起來頗有兄友弟恭的樣子。”

沈清猗問:“幾個庶子如何?”

“謙遜不搶頭,舉止大方有禮,無怯懦之貎。”

沈清猗點頭道:“我觀席上幾個庶女,亦是大方有禮,恭敬而無卑怯。可見這位馬夫人處事甚有心胸見識。”一家主母氣度如何,端看她如何對待庶子女。

而寒門家風如何,很大程度上是看後院風氣如何。

這和世家不同,世家教育子女有專門的成法,什麼年齡學習什麼、養成什麼習慣,每日的生活作息,這都有規定,還有世家專門培養出來的幼育保母引導,並且從三歲起都要搬離生母分男女到統一的院子居住,接受分年齡段的教育,隻是每日早晨去給嫡母請安,而庶出子女旬日探一次生母,所以世家後院即使爭風吃醋,也不會影響子女的教育。——世家最大的底蘊,其實就體現在家族幾百年累積下來的教育經驗上。

但寒門沒有這樣的底蘊,在子女幼年時期,對他們影響最大的,就是後院。而嫡母如果將庶出子女養廢了,一般有兩種原因,一種是嫡母不能容人,故待庶出刻薄;二是當家男人亂了嫡庶的規矩,讓妻子感到了威脅,便將庶子養廢。無論是哪種原因,都會被世家列入“不可大用”中。

作為未來的河西大都督,蕭琮將來要用到的是魏景壽的兒子們,魏家的家風好不好這很重要。尤其蕭氏處在世襲河西道大都督這麼個特殊的位置上,用將不是隻用一代,而是考慮要用三代以上,這才能培養出一個忠誠歸附的武將家族。所以家風和教育就更重要了,作為家主的嫡妻,如果活得長,那就是影響三代的重要人物。

從初步觀感來講,魏景壽的家風算是合格了。

蕭琮與沈清猗交換了意見,拿出他的手劄,在特殊的標記頁上,提筆在代表家風的“甲”字欄下畫了一個圈。

作者有話要說:十七同學開始憂慮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