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營將(2 / 2)

蘭陵風流 君朝西 6381 字 10個月前

蕭琰升任第十一營副將,仍兼第一團校尉,統第一、第五兩個團。

每個營都是一個正將、兩個副將,其中一個副將是軍法官,統領營中的虞候隊,負責執法、巡邏和戰鬥時的督戰、記功,各個團、旅、隊都有虞候官,直接受都虞候副將統轄。十一營隻有一位副將,即都虞候陸平城,另外一位領兵的副將暫時空缺著,蕭琰升上來便填了這個缺,沒有擠占誰的位置。

這個任命一下達,靜南軍都沸騰了,入軍一年就升營級副將,簡直就是“嗖”一聲射箭的速度啊!何況這位副將也太年輕了,才十六歲啊!這讓那些三十好幾還沒混上一個旅帥的情何以堪呀?

嫉妒的人當然是有的,暗地說“不就占著家世好麼”這種酸話的也大有人在,但第十一營高興的卻是多數,第一團的就不提了,他們的校尉成了營將那當然是極好的,與有榮焉啊;第五團的也很高興,蕭琰在營中都有“神的手指”之稱了,跟著她就能打勝仗,死亡還不高,誰不樂意啊?

對蕭琰來講卻是個考驗,因為第五團是步兵團,而且是後進的新兵,比起前麵四個團,入營的時間較短,雖然其中也有出色的兵,但總體來講,訓練和戰鬥成績都是十一營靠後的。

蕭琰要做的,不是短時間內提高他們的戰鬥力,也沒辦法在短時間內提高,隻能著重訓練他們的陣形。步兵最重要的就是陣形,隻要陣形不亂,就不會被騎兵衝垮,隻要陣形不垮,至少不會打敗仗,拖十一營的後腿。

而要維持步兵的陣形,靠的是不動如山的紀律。

怎樣才能做到“不動如山”?看著敵人騎著馬舉著矛滿臉猙獰的衝過來,馬蹄聲雷動,能穩穩的瞄準射箭巋然不動嗎?經過嚴格、嚴酷訓練的士兵可以做到,但第五、第六兩個團的士兵還差了很多,即使他們在之前的戰鬥中總是處於步兵陣的後列,隻要前麵的步兵陣沒有崩潰,他們就不會麵臨全團覆滅的危險,但還是因為臨陣慌亂死了不少人,幾戰下來這兩個團都死了一半的人,如今的第五團是五、六兩個團合並的,第六團已是空團,要等戰後招兵重建。

蕭琰訓練第五團的方式很簡單,也很粗暴。她用白灰灑了一個隻能容兩隻腳站立的圈,讓第五團的步兵站入圈中,她親自騎馬向那步兵衝過去。

因為她的馬術極高,完全不減速的衝向那步兵,給人的感覺不閃躲就會被馬衝撞得飛出去。

旁觀的步兵都白了臉。

站在圈內的步兵更是嚇得麵無血色,兩條腿直個抖,卻不敢閃避,因為閃避要挨鞭子,而且蕭琰的馬速太快,眨眼間就風馳電掣而近,那步兵嚇得腿軟,根本還來不及閃避,隻來及閉上眼,然後就感覺“颼”一聲,那馬從他頭上躍過。

周圍的人都發出一聲“噓”大喘氣,忍不住要伸手抹汗:太驚險了!

那名依然顫巍巍站在圈內的步兵回頭就吃了鞭子,因為他閉上了眼睛。

第二名入圈的步兵膽子大了些,儘管眼睜睜看著馬撞到自己身上來很驚嚇,但對蕭副都尉的騎術有了信心,雖然腿發軟,還是大睜著眼睛看著那馬衝過來然後颼一下從自己頭上躍過。但他還是吃了鞭子,因為馬衝過來的那一刹他忍不住霎了下眼。

第三、第四、第五……後麵的兵都吃了鞭子,不是腿發抖了,就是霎了眼,甚至手指頭顫一下,都能被蕭琰的神識發現。

“必然穩如磐石!”蕭琰喝斥他們道,“射箭時手指顫一下,箭還能射準嗎?握槍時手指顫一下,你就等著吐蕃人的長矛貫穿你的腦子!”

蕭琰用兩匹馬輪流交替,每個士兵都要承受她十次衝馬,衝得多了,圈內的步兵就漸漸麻木了,到後來,連眼睫毛都不眨一下了。當然,這其中很大的原因是篤定“蕭副都尉不會撞上我”!但蕭琰衝馬的威勢不是吐蕃兵可比,因為她有意識的放出了神識威壓,圈內的步兵即使相信她的騎術,麵臨那種迎麵撞來的衝勢卻還是止不住心驚。像這樣嚇出冷汗的訓練經過多次後,心理素質自然提高了,也鍛煉出了麵對騎兵衝馬過來的條件反射——麻木不動,換個詞兒,就是巋然不動了。

這還不算完,蕭琰的第二步訓練來了。

她將第一團的騎兵訓練和第五團的步兵訓練放到一起,步兵列成一字橫陣練槍刺,每兩個步兵之間間隔一丈,放一個草垛人。訓練時,騎兵大喝“殺”聲向步兵旁邊的草垛人衝刺,要求疾速衝過草垛人身邊時,手中長槍或馬槊要準確刺穿人頭而過;要求步兵在騎兵衝刺過來時,不受任何乾擾的練習槍刺,手不能抖,腳不能顫,步法、槍法都不能有一絲亂。

沒有做到的,都要受到鞭打或棍子抽打——要看蕭琰當日拿的是鞭子還是長棍。

這對騎兵的要求很高,因為他必須在保持高速衝鋒的情況下刺中草人頭還要不傷到旁邊的步兵,對騎術和心理素質都是鍛煉;步兵的難度沒有騎兵那麼高,但他們在心理上承受的壓力是一樣的,因為他們必須在“騎兵有可能撞上我”的擔憂下一絲不苟的練槍刺,而衝向他們的騎兵並不是蕭琰,給不了他們“一定不會撞上”的信心。

訓練下來,騎兵和步兵吃鞭子的都很多,被長棍抽打的也不少。

但幾次訓練後,就出現了喜人的效果。騎兵和步兵都能各自專注自己的目標,而人一旦專注眼中的惟一,周遭的事物就很難再影響自己。

蕭琰將這種狀態稱之為“入戰”。

她要求手下每一個兵都要在戰場上做到“入戰”!

幸運的是,河西軍打下青唐王庭後,中軍帥帳就一直沒有下令大軍開拔南下,軍中傳達的命令是“休整、恢複”,這就給了蕭琰訓練士兵的時間。

一直“休整、恢複”十五天後,中軍帥帳才發出開拔命令,麒武軍留一萬人駐守那曲,其餘軍隊南下攻打納木措。

作者有話要說:捉蟲,重更~~~~(今晚有事睡覺晚了,又要打亂生物鐘了唉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