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三章 為伊清減(1 / 2)

蘭陵風流 君朝西 8685 字 10個月前

景苑的苑門開著,一名十六七歲的佩刀侍衛守在門邊,見到肩輿,就身子一讓,立在門邊合手行長揖禮:

“侍衛蕭季思見過郎君,世子,少夫人。喜歡網就上。”

他當先一禮是行給蕭琰,顯見是屬於清寧院的侍衛。

蕭琰看向兄長,蕭琮笑道:“阿琰,蕭季思是剛從安貞堂出來的,以後就撥給你了。”

蕭琰一聽“安貞堂出來的”就明白了。

蕭氏在河西建有撫幼院,收養貧寒人家的棄嬰以及河西軍陣亡將士的遺孤,其中天賦好的就送入安貞堂學文、學商、學匠或學武,學武有成的多數做侍衛,最優異的甚至可以進入國公府。但國公府挑選侍衛是極其嚴格的,忠誠和人品是第一要求,其他還有上百項考核,這個蕭季思能從安貞堂選□□,顯然經過了重重考驗,忠主、守秘是必須做到的,否則隻有一個“死”字。

蕭琰向蕭季思抬了下手,表示了對他的接納,回手招安葉禧上前,對蕭季思道:“這是安葉禧,你的同伴。以後安葉禧駐內院,你負責外麵的景苑。”清寧院是景苑的內院,蕭琰在沒有了解蕭季思的為人之前,不會讓他進入清寧院,更何況“商清正在院內病著”,越少人進入越好。

蕭季思行禮應聲:“是,郎君。”又與安葉禧互相行了一禮。

蕭琮招手讓蕭承智過來,道:“這是清寧院新入的侍衛安葉禧,是十七郎君在靜南軍的親兵。這段時間你教著她,讓她知道國公府的規矩。”又對蕭琰道,“安葉禧這段時間就先住承和院吧,阿琰,你看呢?”

蕭琰知道安葉禧現在進入清寧院不合適,應了聲“好”,又轉身吩咐安葉禧:“好好跟蕭承義學著啊。可彆丟我的臉。”後麵一句話裡帶了幾分笑意。安家雖然是靜州首富,但是粟特人的規矩肯定沒有世家這麼嚴謹,安葉禧在軍中也是爽性慣了的,這段日子有她苦頭吃了。不過學學也好,真正的爽性那是心性不受拘,但外在的禮儀是一個人的氣質風度,兩者不矛盾,安葉禧你學著吧,對你有好處。

安葉禧心想國公府規矩真多,但甲姓世家呀,規矩肯定多的,看看人家侍衛仆婢走路、站位都好有講究,自己還是認真學著吧,彆以後真出了岔子,便恭肅的應下了:“屬下一定好好學習,不丟郎君的臉。”又端謹的向蕭承智行了個抱拳禮,“請蕭侍衛多多教導。”

蕭承智向她點了下頭,回了一禮,便帶著她先回承和院了,提行李的仆役也跟在後麵。

“阿兄,阿嫂,咱們進去吧。”蕭琰伸出手,扶了蕭琮下肩輿。

沈清猗隨後也下輿。

一行人入了苑內。蕭承忠和蕭承義提著蕭琰的行李隨行,奴婢中隻有端硯、赤芍和菘藍三人隨行,其他侍衛和奴婢都在苑門外的廡廊下候著。

苑內很乾淨,仿佛沒有大半年不住人的樣子,石徑上一片落葉都沒有。

石子路不寬,隻夠兩人並行。蕭琮在前,沈清猗落後半步,蕭琰隨在沈清猗後麵行著。其後是兩名侍女和兩名侍衛。

沈清猗雙手攏在寬袖裡,一邊走,清緩的聲音道:“苑內的侍女暫時隻有青葙和虞香——虞香是盛華院的掌廚侍女,母親說借給你用一陣,以後是要還的。”說著,回頭笑看了蕭琰一眼。

蕭琰有些不好意思,估計公主母親是擔心綺娘走了後青葙做的飯菜達不到“美味”的程度,她吃不下去——其實她在軍中連粗糙的青稞團子都吃下去了,還有什麼吃不下去的呢?抬手咳了一聲道:“其實青葙做菜也是不錯的。”

她身後的赤芍和菘藍都抿著嘴笑,青葙在她們四位大侍女中最擅長針線女工,膳上功夫嘛,比一般婢女強,但肯定比不過她們三人了——在道門這大半年,她們可都練出了一手做食膳的好手藝。

沈清猗一笑,“青葙聽了你這話,肯定要感動。”

能被蕭琰這麼嘴刁的人稱讚“做菜不錯”,除了烹飪技藝真的上佳外,那就是感情分了,顯然青葙得了十七郎君的感情分,能不感動麼?

蕭琮聽得哈哈笑。

兩個侍女也抿嘴笑。

沈清猗回頭看了菘藍一眼,對蕭琰道:“我走後,將菘藍留給你。以後,飲膳方麵就歸菘藍。虞香走後也有人接。”

菘藍臉上沒有意外的神色,之前沈清猗就跟她說過,行禮應道:“是,少夫人。”又向蕭琰行禮,“奴婢拜見郎君。”

蕭琰吃一驚,立即對沈清猗道:“姊姊不可。菘藍是服侍你的,你給我一個青葙就夠了。你身邊也是要用人的。噢,我這邊還有安葉禧,做菜也是可以的,尤其烤全羊技藝精湛。”其他嘛馬馬虎虎,這個就不提了。

沈清猗淡淡道:“我在道門不需要應酬,一應事物簡單,哪需要這麼多人服侍。有白蘇和赤芍就夠了,何況還有采蘋、采薇四婢。安葉禧是侍衛,侍衛要做侍衛的事,你把人當侍婢用?”她回頭看蕭琰一眼,清幽目光裡有著不容拒絕,“就這麼決定了。”

蕭琰張了張口,叫了聲:“阿兄……”

蕭琮回頭笑,“你院裡的人少,母親以後也是要撥人給你的。你阿嫂身邊的人都是不錯的,她給你,你就接著吧。”說著又向妹妹眨了下眼,那意思是:你阿嫂決定的事,你能反對得了?

蕭琰無語,足下上前半步,和沈清猗並行,叫道:“姊姊……”

沈清猗側眸看她,清清淡淡的目光,看得蕭琰背上一涼,“怎麼?”她道,聲音也是清清淡淡的。

蕭琰心裡“嗖”的冒寒氣,將出口的話立即改了,笑著感謝道:“多謝姊姊了。”

蕭琮忍笑回轉頭去,心想阿琰還是敬畏清猗,一個眼神就讓她沒話了。

沈清猗看了眼她,清淡的眸光柔和了些,一邊走著,邊道:“母親說,等過段時間,你這院裡再進幾個灑掃。”

蕭琰應了一聲“好”,青葙、菘藍本來就是大侍女,放到富戶家裡也是嬌養的娘子,灑掃這些粗活本就不該她們做,國公府精心培養這些知書達禮的侍女也不是讓她們浪費在這上麵。

等過段時間,再進灑掃,那是等“臥病在床的侍女商清因病不治而逝”,然後其他的仆婢才能進清寧院。

蕭琰眼神有些黯淡,雖然知道母親不是商清,但想起“讓商清病逝”這個事還是讓人不舒服。可這是必須的,難道以後還要找個人待在清寧院冒充商清?再說,撫養她到兩歲的商清已經病逝多年了,她也應該光明正大的為她上香,祭奠她,這是她該當儘的情義。就讓死者在地下安息吧。蕭琰心裡想著,心裡那幾分不舒服就消去了。

沈清猗見她目光黯然時就想伸手握她手,但袖中手才動,就放了下去,清幽的目光望著前方,唇微抿著。她便收了目光,隻專心往前走著。

蕭琰黯然的目光已經明澈,微微落後半步,關心道:“姊姊能在府中待多久?幾時去道門?”

沈清猗沉吟了一下,道:“大概還能待兩三天。師伯叔他們已經先頭走了,還有兩位師姊在觀裡等著我。”她說的觀裡是指賀州城的道觀紫虛觀。

她回府已有四日,原就是等梁國公回來就走。但見著蕭琰,她心裡就舍不得了,隻是再舍不得,最多也隻能再待個兩三天,不能再往後拖了——藥殿的人都恨不得一天掰成兩天用,吃飯睡覺都在藥廬裡,估計觀裡的師姊也急得打轉腳了,她還有什麼道理拖著不走呢?

她心裡歎口氣。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