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九章 帝誡與談情三步(1 / 2)

蘭陵風流 君朝西 9172 字 10個月前

爆竹聲中,又是一年除夕到。

長安的除夕依然是那麼繁盛,歡慶,家家戶戶團聚熱鬨,但皇宮今年的除夕過得不熱鬨,這是當然的,因為還在先皇的孝期中,皇帝就要帶著服孝,哪裡還能喜慶熱鬨呢?

大唐皇帝服喪是最嚴的,雖然遵循“以日代月”之例,二十七日後就可除服視朝,但此外就不講“以日代月”了,除了國宴之外,皇帝在飲食宴樂房事等方麵都要講服孝,守二十七個月。這種嚴格的規矩是高宗皇帝規定的,“君不守,何以令臣民守?”她為母親明宗守了整三年,即三十六個月的孝,當然她不要求後麵的皇帝做到,但必須守孝二十七個月。所以今年大唐皇宮的除夕,無宴樂無歌舞無爆竹,沒有花團錦簇的華麗裝飾,也沒有妃嬪們的爭奇鬥豔,看起來著實有些冷清,沒什麼過年的氣氛。

當然,皇宮一大家子還是要吃除夕團年飯的,不過葷食均無,隻有禦膳房精心烹製的素食。用完這簡樸的“除夕宴”,皇帝讓妃嬪們都散去了,隻由皇後陪著,左右一雙兒女,在宮道上走著,散步消食。宮人們抬著肩輿椅具等遠遠隨著。

說了一會閒話,皇帝掃了眼四周的冷清素色,忽然感慨說道:“說起來,咱們大唐的皇帝是最不好做的。其他不論,單講規矩,就一定是曆朝皇帝之最。”

說到了“做皇帝”的話題,皇後和李毓祥都不接話了。

隻有李毓禎接口道:“阿父說的是。做大唐的皇帝,是最不自在的。高宗皇帝定下的規矩多、繁、細,一部《帝誡》九萬四千字,不算多,但那些規矩講下來,能讓人欲哭無淚,都要後悔坐這位置了。估計曆代先皇祖宗,都在被窩裡咬過手絹嚶嚶嚶reads;。”

皇帝一愣,“哈哈哈!”

皇後咳一聲,絲帕立即捂住了唇。

李小郡王已經哈的一聲跟在父親之後笑出聲來。

“你呀!”皇帝笑完手指點了點女兒,微嗔道,“也隻有你敢拿曆代先皇取笑了。”

“孩兒是實話實說。”她雖然還是太子卻已被皇帝勒令看過《帝誡》,想想曆代先皇也真是苦,《帝則》《帝憲》《帝誡》三座大山,兩座半都是高宗巍峨壓著,估計暗地裡都想咬高宗一口,簡直坑子孫啊!——有這種頭懸刀、身戴枷的皇帝麼?

當然她這麼說,也是想逗父親解頤一笑。雖然對先皇山崩逝的哀痛還在,尤其是他們這些與先皇親近的人,但哀思要放在心中,活著的人還是要快活的活著不是。父親這大半年都沒怎麼笑過,除夕這樣的大日子,還是得高高興興才好。

皇帝大笑之後神情舒展,背著手緩步道:“定這麼多規矩當然是有道理的,當皇帝又有誰願意被束縛呢?但就是高宗說的:

“人人都想做皇帝,美人在手,江山我有,手掌生殺予奪大權,想寵誰就寵誰,想殺誰就殺誰,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哪有這麼好的事呢?——老天爺還要守規矩呢,東邊日出西邊落,沒見著心情好了東邊出,心情不好了就西邊出,哪天心血來潮了還北邊出。你是老天爺的爹啊,敢不守規矩?哪個皇帝敢自稱天爹,不是天子,那就可以不守規矩了,連老天爺都是你生出來的,天都可以造了,還守什麼規矩,你就是規矩。”

李小郡王聽得噗哧一笑。

崔皇後也聽得微微笑,她在家時就讀過崔家先祖記錄並傳下的高宗與大臣問答錄,全是原話記錄,不像史書進行文辭修飾,裡麵高宗說話就是這個風格。

皇帝說的是《帝誡》中的原話,這是高宗寫給做皇帝的子孫看的,一點不拽文辭,就是高宗說話的風格,直白,犀利,冷嘲,戳得人心窩子痛。

“享受到了至尊的權利,就要付出至尊的辛苦,沒有白吃不乾活的——那是豬,等著被宰。想躺在祖宗的功業簿上揮霍,你以為你是誰?照照鏡子,看看你是不是美破了天際?真是想得美。愚蠢的家夥,你以為那張禦座是給你造的?血統給了你通向禦座的資格,但坐上去後它就什麼都不是,隻會證明祖宗的高貴,不會讓你金光加身,龍軀一震,天下鹹服。這種蠢貨趕緊麻溜兒的滾蛋。不想被滾蛋的,不想死後得個惡諡被戳脊梁骨的,好好守規矩。”

皇帝說到這頓了一下,其實高宗後麵還有兩句:“人笨點不可怕,怕的是貪蠢又享樂——帝座上養出一隻豬。此謂之聖豬,也隻有一個功能可表了:將先祖傳下的精華種子提取出來,傳給後代。”——這就是種豬。饒是皇帝這等溫和寬謙性子的,都忍不住嘴角抽搐了,想想前麵那些性格強勢的先皇,估計後槽牙都在癢。

皇帝繼續道:“說規矩,皇帝是天底下最不該講規矩的人:那些大臣就愛拿著‘規矩’這個麻袋套你打悶棍,打得你頭暈眼花,不敢前行,隻敢原地踏步,吃祖宗老本,還沒吃光江山已經在陳舊。做皇帝的固步自封,一個王朝怎麼能不固步自封?一池死水,不流不動就會腐臭發爛,一個王朝,不破舊不創新,它就會腐朽——這就是破規矩!但是大唐皇帝也必須是最守規矩,不守規矩,為所欲為,作死自個,還作死李家。那些守不了規矩的,去做你的閒王閒公主,彆來搗騰這個位置;搗騰了,就彆怪被人趕下去。大唐的皇帝,至尊,至強,相應的,也是最辛苦、最不自由的皇帝。戴著枷鎖跳出最炫麗的大唐風,這才是大唐的帝王。……朕真不想對某些蠢貨說:這種貨色居然是我李唐的子孫?——下來,朕會讓你懂得,什麼是滿臉開花、蛋蛋碎,讓你知道‘李’字怎麼寫:血、淚、痛。”

皇帝說到最後一句,捂唇咳了一聲。

他家這位高武祖宗,說話真個是……咳,估計曆代先皇這麼努力,就是想爭口氣——好啪啪打高宗的臉reads;。但凡有心氣的,誰能忍?而沒有心氣的,也坐不到這個位置上。

李毓祥瞪大了眼,然後笑得按肚子,眼裡冒星星道:“高宗皇帝真厲害,真有趣。”將這麼深刻又嚴肅的帝誡用這麼有趣又氣得死人的話說出來,隻有高宗皇帝了。

李毓禎斜眉哼一聲,“有趣?——你是站著說話不腰疼。”

李小郡王理直氣壯的,“那當然。我隻是郡王!”

得意洋洋的,我是郡王我不怕……至少不用擔心蛋蛋碎。

忽地想到,若是女皇帝哪有兩個蛋?……哦對,屁股蛋蛋。

李小郡王瞥了一眼他姊,笑得咯聲咯聲的。

李毓禎冷笑,忽然飄後一步抬起一腳揣在她弟的屁股蛋上。

“唉喲!”李小郡王捂著臀跳起來怒目,跟他爹告狀,“阿父您看!您看!李大踹我!以大欺小!不愛護小弟!唉喲!我股蛋碎了……”

皇後有點不忍直視。

皇帝也想捂額,看兒子捂臀蹦跳的樣子又覺得好笑,咳一聲,安撫了兒子,又教育了李大。臉一正,接著方才的話說道:“曆代王朝,傳承五代,一般就會怠惰,但咱們大唐不同,前三代帝王,太.祖、高祖、太宗都是開國英明之主,第四代仁宗才能雖遜,卻是仁厚、守規矩之君,五代君主明宗果毅睿智,傳第六代就是高宗,之後又曆六帝,至你皇祖父,為七帝,雖非個個英明睿智,治國才能也有高低,但沒有出現一個荒唐昏庸之主,更沒有一個揮霍享樂、不思進取之君,就是因為這頭上的三座大山,這為帝的六個字:破規矩,守規矩。”

皇帝轉臉看著女兒,聲音溫和,“對於大唐帝王來說,做到銳意進取,破規矩不是難事,就算為帝者才能不夠,隻要遵守放權、分權的規矩,宰相們為了利益也會推動國家革新向前——隻是相對慢一點。但是,帝王要做到守規矩,克製自律,卻是最難的。——昭華,大唐皇帝的位置不好坐,你要好好做。”

李小郡王眉心一跳,“好好做”,父親引用了這麼長篇的高宗皇帝說規矩,這是在告誡姊姊嗎?

姊姊最近有做不規矩的事了?

少年默默落後一步,抬手扶著母親的胳膊,母子倆都靜默走在後麵。

李毓禎眸光微閃,看著父親說道:“您放心,我知道自己的責任。”又笑著調侃,“我可不想被高宗皇帝用血淚痛教訓‘李’字怎麼寫。”

皇帝哈哈一笑。

氣氛又恢複了輕鬆。

今晚除夕皇帝歇在皇後這邊,當然守孝期仍然是分榻睡。除夕要守歲,但皇帝的身體熬不得夜,依然亥時就入寢了。皇後與李毓禎姊弟在前殿圍榻敘話,飲著茶酒,要守到子時,辭舊迎新。李毓祥還是少年心性,好動坐不住,換了身短褐到外邊練拳去了,殿內母女倆倚在榻上說話。

揮手屏退宮女,皇後歪著隱囊,斜了眼女兒,“你父親知道了?”

李毓禎道:“前一個月,父親去宜秋宮拜訪閣主,順道去光天殿,看見我寢殿裡的字幅——父親問,我沒瞞他。罰我抄了一月《帝誡》。”

這事皇帝捂得緊,皇後都不知道。

皇後想起蕭琰寫的那五字嘴角有些抽,又有些惱怒的瞪女兒,“瞧瞧你乾的這事兒。”

強把人家蕭悅之給睡了。

強睡了其他人也就罷了,偏偏是蕭氏reads;。

不說皇室與蕭氏的微妙,單說女兒做的這事兒,就是強橫霸道有失德行,以聖人的性情,哪有不惱怒的。

但是聖人又在今夜重提此事,恐怕著意敲打告誡的,不是長生已經做過的事,而是還沒做出的事。

皇後心裡明亮。

他們女兒什麼性子,帝後再清楚不過,想要什麼,就一定要得到。但有些人,不是你想得到,就能得到。做太子要守規矩,做皇帝更要守規矩。何況蕭悅之這樣的人,不是用強就能得到。糾纏下去他們又心疼女兒。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