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宮,延英殿。
這裡是內朝議政殿,但不設侍衛和上朝禮儀,是君臣議事的便殿,分東西二殿,都是置有坐椅的踞坐殿,這會西殿內坐了七八名朝臣學士,彼此目光一掃,心裡都有疑惑。
殿中以壺門長案隔出了東西席位,東邊席位坐著皇家術研院的兩名術師,帝國科研院的一名院士,以及兵器研究院的兩名研究員,西邊席位則坐著樞密都參謀司的兩位長官,以及軍器監的兩位長官reads;。
內侍宣的是太子召見議事――但這是什麼情況?
看這議事陣容,應該是和戰事、軍器有關?
但帝國科研院的研究方向可不是戰爭和軍器……
還有皇家術研院,也很少參加軍器研究,高武皇帝確定的軍器政策是重視科技,不要依賴術法解決,除非交戰國出現難以對付的術法兵器。……難道是歐羅頓那邊出現了夭蛾子?兩位樞密參謀司長官心裡微微搖頭,沒有收到這方麵的軍情。
便見東暖紫宸殿閣的內侍閣長陳寶柱入內,高聲宣道:“太子口諭――”
眾人起身,肅立靜聽。
“眾卿觀影後,再議。”
便有兩名宮女推出底座裝輪的屏風,立在壺門案南麵,屏風上垂下白色幕布,又上前打開壺門案上的木匣投影儀,光影投射出來。
是兩軍交戰的場麵。
――唐軍與燕周軍隊的交戰。
眾人覺得角度有些奇怪,這是……從空中錄下來的!?
皇家術研院的兩名術師眉頭稍皺,看了一會,兩人身子都不由微微前傾,目中精光灼灼――這高度?這速度?……還有空間,一定是嵌入了空間分層法則……
其他人越看越驚震。
科研院的院士心裡歎氣,這種技術他們遠遠達不到,目前最多隻能做到靜物照相……這明顯是術法的手段啊,相差的距離真是太遠了。
軍器監兩位長官的臉色是嚴峻的,隻要有術師的手段,再嚴格保密的武器投放到戰場上,就真的很難保密。兩人目光瞥向對麵,心忖應該不是術研院做的,那是烏古斯?神廟術師的手段真是令人牙疼啊。
都參謀司兩位長官眉毛攏著,腦子已經在高速運轉,心忖這種高空觀察手段是不能全麵應用?對未來戰爭的哨探影響和指揮作戰又有什麼樣的影響……
***
延英殿放影的時候,李毓禎正在紫宸殿東暖閣聽大臣稟事。
禦榻下方兩位大臣左右跽坐,左邊大臣身穿四品朱紅官袍,身材微胖,長著一張團團臉,不笑也有和氣像,但以為他溫和就大錯特錯,這位正是負責國外事務的靖安司外安署中郎將梁全墨,一位笑麵狼,此刻跪坐在錦墊上微微垂著眉眼,稟奏最新彙總整理的大食國情報。
“埃及南部的黑人叛軍在馬裡薩河大潰敗,五萬人戰死,六萬人被俘,全部沒入奴籍,強壯精悍的選入馬木留克――這是大食國的奴隸軍,一百年前由哈裡發艾馬亞五世創建,允許奴隸以軍功脫奴,以軍功進階武官,所以這些馬木留克訓練不要命,作戰很冒矢前進,騎射和近戰都相當強;長治十四年,與我朝安西軍作戰,馬木留克的騎射和近戰比安西軍還超出一線,尤其悍不畏死的瘋狂,令人心驚,唯安西軍以器甲和結陣,才沒讓馬木留克衝破鋒線。”
對外署每年都會修訂諸國《軍情輯要》上呈禦覽,大食國的軍情輯要中就有馬木留克的內容,但諸國資料浩繁,梁全墨不確定太子瀏覽後是不是留意那些細節,但身為臣屬稟事務必要詳儘、解說清楚,不能讓主君去回想。
李毓禎淡淡嗯了一聲,示意他繼續。
梁全墨說道:“截至目前統計,伊瑪派軍隊已經占領埃及北方四省和中部二省,相當於埃及行省的一半領土;七天前,在行省首府亞曆山大城,先知默罕的後裔伊赫德?圖倫即位哈裡發,稱號圖倫一世,宣詔建立圖倫王朝,對外號稱有百萬兵力,實際兵力四十萬左右,其中一半是埃及人reads;。
“圖倫一世即位後便向各個行省發出檄詔:號召所有真主信士,討伐偽朝,建立純潔的真主國度。”這意思就是說“我才是正朔”。
如果說埃及南方四省的黑人叛亂是埃及中下層百姓不堪壓迫的“揭竿造反”,那麼北方六省的稱號建朝就是大食的內訌――真主教兩大派彆在政治上的分裂。
真主教就是唐人稱的大食教,所有大食人都是真主信士,大食的哈裡發就是政教合一的統治者,即教皇和皇帝合一,如今的哈裡發是艾馬亞九世,屬於艾馬亞王朝,也即第二王朝。第一王朝是正統哈裡發王朝,第二王朝的艾馬亞家族就是第四位“正統哈裡發”希斯卜的後裔。
大食人所說的“正統哈裡發”,是指先知默罕去世後,真主教內公選的繼承人,就是先知的四位弟子,依順序繼承哈裡發。希斯卜是先知的第四位弟子,也是最後一位正統哈裡發。而在希斯卜去世後,由誰來繼承哈裡發,就成了爭論的問題,形成了分歧――
宗訓派認為隻有先知的四位弟子才是先知的繼承人,而四位正統哈裡發已經去世,就應該從他們的後代中擇賢而立,他們支持希斯卜的兒子繼位,即艾馬亞王朝。但反對艾馬亞的伊瑪派堅持認為,應該立先知唯一的孩子,女兒法依瑪的後代為哈裡發,才是回歸先知的血緣正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