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古和上古的大巫們強大是因為他們有巫靈根,但大破滅後靈氣貧瘠,生出有巫靈根的後代越來越不可能,所以中洲在伏羲女媧氏的神皇血統統治時代就在思考轉道,最後創造出不靠靈根而靠根骨修煉的功法。
閣主說道:“所以瑪雅四部才要遷到月星。月星雖然也是貧靈星,但那是相比遠古上古二古時代,以大破滅後的標準看,月星的元氣就是主星的三四倍了,更重要的是,它的元氣純粹沒有雜質,在這種純粹的元氣環境中,孕育出巫靈根就有更大的機率。而且他們還有轉靈秘術,能將元壽已儘的瑪雅的巫靈血統轉移到直係後輩中。總之,瑪雅四部七千年前遷到月星時有多少人我們不知道,但如今在月星上的,大概有五千人。這五千瑪雅中……”閣主緩緩說道,“大約五百,是先天級。”
任李毓禎如何冷靜,聞言也是驚震。
地星上所有的先天加起來有沒有三百?
難怪,幾千年下來,月星這個修煉“天境”都被瑪雅人占據,原來是中洲和西洲的先天聯合都拿不下來。
“也是瑪雅人搶得快,”閣主說道,“當時中洲和西洲的巫族還沒思考出傳承的後路,為了爭搶剩餘的修煉資源,大的巫部就消滅小的巫部,大巫部之間又爆發戰爭,這般延續了幾百年。而東洲那邊的巫族相對較弱,大的巫部隻有四個,在消滅了小巫部之後,覺得彼此開打不明智,打得更弱了沒準就會被中洲和西洲的巫部給消滅,於是將眼光投向以前的貧靈星,在中洲和西洲還在內戰時,就將所有血裔都遷移到月星上。”
等中洲和西洲反應過來,已經因內戰元氣大傷,而東洲四巫部完全沒損傷,還在月星上修養以逸待勞,中洲和西洲的巫族也因互不信任沒法聯合,隻能任由月星被東洲巫給占據,轉而認真經營自己的地盤。
而留在大東洲繁衍的鷹羽蒂安族部落,都是沒有巫靈根的普通血裔,隻能留在地星上,但他們的後代中如果有覺醒血統的,也會被瑪雅人接到月星上。還有修煉中洲或西洲的道達到宗師境界的鷹羽族武者法師,也會被接引到月星去。留在大東洲叢林深處的各處瑪雅神廟遺趾,就是這些後裔向月星聯絡的途徑,達到洞真境後就能觸動四大巫神石像上的神魂,將他們的存在發送到月星,便有月星上的使者前來引領他們reads;。
閣主說:“月星對一心求道的宗師來說,是元氣純粹的修煉之地,所以大東洲武道不昌,因為晉入宗師的都去了月星,有的宗師‘飛升’時還帶走了潛力極好的登極境後輩。”閣主風趣道,“所以鷹羽族也有‘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類似說法,就是這種‘飛升神跡’流傳下來的。”
李毓禎思忖,月星也是在混亂虛空的包圍圈之內,有這樣一群實力強勁的巫族後裔,高宗定下的天啟計劃中不可能沒有他們,師尊和她說這麼多,應該就是與天啟有關,畢竟月星的元氣再純粹,終會有枯竭之時……隻是看支持時間的長短。
她問道:“月星的星核是要死亡了嗎?”
星球的生命來自於星核,如果一顆星球上沒有任何動物植物――這些生命物質存在,就說明這顆星球的星核已經死亡或者正在走向死亡,月星的星核已經在走向死亡了,而且這個走向死亡的過程可能已有兩百萬年。……月星還能支撐多久呢?應該不會再有一個百萬年。
而星核在步入死亡時,對宇宙能量的吸入就是停止了,所以月星上沒有大氣,瑪雅人修煉的純粹元氣,應該是星核本身的能量,修煉越多,修煉越勤,星核的能量失去得越快,星核就死得越快。
但瑪雅人能停下修煉嗎?……修煉可能還有生,不修煉就是死。除非他們甘心回到地星,做個“神裔”血統消失的普通人――又怎會甘心呢?不是求道者不會明白這種執念,那是寧死也不能放棄。
閣主微微點頭,“所以,瑪雅人也急了。”
如果說七千年前遷移時還不急,現在也得急了。
按月星的星核能量的消散速度算,估計還能撐個兩千年……兩千年後就是徹底的死星,隻剩一個無核的空星球,不知哪個千年後成為宇宙隕落的流星。
兩千年,對於普通人來說很漫長、很遙遠,但對先天宗師來說並不悠長,也就三四代宗師的更替。
正因此故,當年高宗提出的天啟計劃,需要月星上的瑪雅人付出甚多,但四巫神部慎重考慮後,毅然同意了這個約定。
閣主看了一眼大玻璃窗外的蒙蒙天色,說道:“現在,瑪雅的使者應該已經在過來的路上了。”
七十七萬裡的距離,以虛空中的瞬移速度,大約三個小時,就能在大東洲叢林中與墨白相會。
……
李毓禎從宜秋宮出來,一路上還在思考著,師尊最後說的,高宗與瑪雅的約定。
她心想,如果是這樣,和烏古斯的合作,步子還可以跨得更大一點。
等二師伯和瑪雅使者會談後,燕周西北的戰爭就可以開始了。
在大幕拉開前,得讓沈綸和烏古斯使團在燕周都城的談判陷入“激烈鬥爭”中,互不退讓,兩國前線軍中的氣氛也要營造緊繃,顯露出――兩國的同盟有可能因為利益分配爭端而合作破裂,至少會有裂痕產生。
這種煙幕能迷惑住歐羅頓和大食最好,縱然不能迷惑,也要讓他們生出大唐和烏古斯的同盟不穩的感覺。
清晨的風拂過她鼻端,清新又寒涼,令人精神一振。
李毓禎抬頭望向天邊。
天光已經亮了,天邊被朝日映出朱紫橙紅的彩霞。
又是新的一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