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〇三章 兩個天地(2 / 2)

蘭陵風流 君朝西 10175 字 10個月前

青銅騎士打得憋氣。

這些箭啊槍彈都是射向他們斧劈出時身體的空門。

這逼得他們不得不隨時留兩分鬥氣,以免回力不及時,出招就不敢太猛,精神高度緊張,不但要和眼前敵人作戰,還要防備敵陣裡的敵人,等於一個騎士和三四名夜騎同時對陣……這究竟是誰以多打少?青銅騎士忽然就不明白了,怎麼他們成了被圍攻的呢?難道不該是他們兩騎打一騎嗎?

這就是攻擊率的問題了,六百名騎士進攻,但隻有二百五十名騎士達到攻擊麵,其他三百五十名騎士衝在後麵,沒有攻擊麵可攻擊,攻擊利用率隻有百分之四十二。反觀夜騎,錐陣中的每一位騎兵都在戰鬥,攻擊利用率達到了百分之百reads;。從實際攻擊來講,就成了夜騎在以多打少。

這個道理,騎士長和一些聰明的騎士意識到了,但問題是,意識到了也沒辦法改變,因為夜騎人數比他們少,而弩騎和槍騎馳奔的陣形又可以比他們密集,這樣組成的錐陣的攻擊麵就小,而騎兵又不像步兵,可以一齊衝上去,戰馬間距太近就把自己人給撞了,就算馬不撞著,他們的戰斧掄圓了也會把左右的騎士砍著了。

好在他們還有法弓手。

七八枝破甲的法紋箭同時射向錐陣錐首的夜騎。

錐首位置的夜騎,是融合境的團主、旅帥,修為最高,也是最驍勇的騎兵。

法紋箭在空中高速飛行,但在距離目標五六丈時,被三枝羽翼寬簇箭阻擊,一箭撞在法紋箭的前部,兩箭撞在中部和尾部,法紋箭被震得斜晃,但竟然還能飛出兩丈,才後力不繼落下去。

夜騎以三名騎兵的弩|箭阻擊,才破去了這一箭。

其他法紋箭也遭遇到了同樣的阻擊。

夜騎兵覺得法紋箭不好對付,而法弓手更震驚:要在空中以箭阻擊箭枝,這需要非常犀利的眼力和相當高明的箭術,即使夜騎中有這樣高明的射手,但法紋箭上不隻破甲紋還有疾行紋,射出後他們這些劍師都看不清箭的軌跡,那些不到融合境的射手怎麼能捕捉到!?

雖然驚震到不敢置信,但法紋弓手顯然有著優秀的射手素質,那就是冷靜,犀利的目光盯著錐首,法紋弓上已經搭了第二箭。

看安西騎能擋住他們幾箭!

……

南麵戰場。

夜騎兵也變成了魚刺形的錐陣。

陣中的弩|箭手和槍騎兵都以箭和槍彈輔助錐首和兩翼衝陣,法弓手的遠射也被陣中的弩|箭手三對一破去,尖錐陣勢不可擋,遇上大劍師騎士長也被夜騎凶狠的以同歸於儘或死亡換重傷的代價衝過去,後邊立即有替位夜騎補上尖錐位。

弗利亞幾人的神色都變得沉峻。

夜騎已經出現了死亡。

當然,騎兵戰場上不可能沒有死亡,零傷亡才是不可思議的;但是,夜騎兵出現了死亡,就意味著戰鬥的難度和危險性加大了。

青銅騎士也打出了瘋狂,不計傷亡,前仆後繼,一波又一波衝擊夜騎的陣形。

戰鬥激烈又殘酷。

高地觀戰的宗師都默然。

***

南邊,商團陣營中,蕭瀾等十一位宗師都列在最前方,分三列佇馬或佇立,遙遙觀望著戰場。蕭琰佇馬在第二列,黑漆漆的鏡片下雙眼輕閉,心神沉入虛空,渾然不知外界,身邊前後左右四名宗師隱隱保護著她。

她的紫府星空中,多以數萬計的星辰在閃爍。

那些星辰,分彆彙聚成了人馬槊槍等形,在黑色的天幕上迅速的移動著。

就像騎兵在大地上馳騁交鋒。

這赫然就是外麵的騎兵戰場。

物象在她的虛空中。

星空之下,就是她的識海,如同一麵明亮的鏡子,映照出上麵的騎兵衝鋒,不差毫厘reads;。

蓮花台已經沉入了識海中,在無色純淨的水中,蓮花盛開得透明純淨,看不到它的存在。隻有一個拳頭大的光團,閃耀著純淨又凝練的光芒,臥在蓮花的中心。

那就是蕭琰的神魂意誌。

當輕騎兵的戰鬥還未開始,她的神識神念就已經完全沉入識海蓮台,由神魂意誌為統,進入“無”的境界中。

冥想本就是入靜,她關閉五感進入完全冥想,就是極靜、定觀。

神識越純淨,入靜越快。

蕭琰的神識本就純淨,再加上她的元神在幻境中渡劫,經曆了純陽紫雷的淬煉,論神識的純淨可以說同境界無人能比。

所以她很快進入至靜境界。

至靜,無我、無欲。

神魂至靜至純淨,便是明鏡本無台,不需勤拂拭,自映天光。

天光從實體世界照入虛空世界。

道曰:兩重天地,四個陰陽。

這是道門的根本心法,《洞虛經》中就有這兩句話。

蕭琰修煉的心法中就有道門的根本心法。

何謂兩重天地?即虛空世界和實體世界。

人的法身,就是虛空世界,如紫府、識海、虛丹田、虛經脈,這都是法身,是虛空世界。

實體世界,就是人的身體。而人的身體,是宇宙規則的映射構成。

一句話講,身外是大宇宙,身內是小宇宙。

內外宇宙,如同鏡子的內外。

修者就是在鏡子裡看鏡外的世界,長生就是要掙脫鏡子的束縛,將身內宇宙與身外宇宙相合。而身外宇宙的法則、物象通過鏡麵映射入身內宇宙,此即:法則映射,天光內鑒。

而映射能不能清晰,天光能不能照進去,這就取決於鏡麵。

顯而易見,經過打磨的銅鏡比未打磨的銅鏡好,而玻璃鏡麵又比銅鏡好。因為玻璃鏡更透、更亮,能射入更多的天光,也能將外界的物象映照得的更清晰。故而道佛二宗都說要修得琉璃鏡。

琉璃鏡,就是道心,神識,靈魂。

越純淨無垢,鏡麵就越乾淨,明亮。

至靜、至純淨,不惹塵埃,何須拂拭,天光自鑒。

整片戰場的物象就成了蕭琰虛空世界的內鑒。

戰場是物象,人是物象,馬是物象,兵器是物象。

一切物象,都清晰的映照在蕭琰的虛空世界中。

這些物象的力量運行軌跡,被閃爍的星光連成了線。

強勢、弱勢處、節點處,一目了然。

如果此時有宗師看到蕭琰的虛空世界,必定要驚駭無比!

這樣完整清晰的天光內鑒,他們無法想象。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