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2 章【VIP】(1 / 2)

淡淡月影西垂,天青青亮時,喬家門前已備好馬車。

馬鈴叮叮催人行,娘親在院外喊道:“小安,好了嗎?該啟程了。”

“好了,好了。”

方布一裹,兩端纏作繩,喬時為把小包袱斜捆在橘子背上,打了個活結。

裡頭包著橘子最喜歡的飛碟、骨狀的木丫子、一塊窩軟了的破布和各色小物件。

橘子挎著小包袱“汪汪”兩聲,興奮得直打轉,先一步衝出門,跳上馬車,蹲坐在駕車位上。

祖父的院門緊閉不開,祖母敲了又敲:“喬老倔,你今日果真長能耐了,我勸都不好使?”

又軟語哄道:“你再不出來,山兒和小安可真就走了。”

院門不動,裡頭傳出祖父的聲聲吟唱:“轅鈴催天明,少年行,考功名,浮動燦燦如華星……”

“少同我來這套,我就問你出不出來?”

“不出。”

喬時為走至門前,作一揖,道:“祖父放心,小安隻是去讀書,會照料好自己的。”

裡頭傳出微微抽泣聲,那個不拜天不拜地、道骨仙風的老爺子竟在偷偷抹眼淚。

喬時為明白,祖父雖點頭同意自己入京求學,可打內心裡,他是不希望孫兒早早涉足功名場的。

他又一作揖。

萬事齊備,馬車啟程。

明明前一刻還抱弟弟上車,如往日一般說著玩鬨話,戲說再不怕兄長天未亮就把他揪起來背書了……可當車軲轆一轉,喬四郎淚水奪眶而出,哇哇哭著追馬車:“三哥、五弟,都賴我,都賴我……”

喬見山、喬時為聞聲撩起車簾探出頭來,他們從未見過喬四哭得如此傷心,一時間,皆是眼泛淚光。

馬車行遠,喬時為喊道:“四哥,‘於道各努力,千裡自同風’,待你明年入京來,咱們兄弟三人,一切似從前。”

喬見川終於肯停下追逐的步子,大聲應道:“好!四哥一定好好讀書。”

封丘小城愈來愈遠,前頭的官道愈發開闊。

……

孔夫子弟子三千,國子監便也以“三千”為額,招收監生三千人。

其中又以太學館為主,共設八十齋,外舍生兩千,內舍生三百,上舍生一百。

入監第一日, 諸事繁雜,兄弟倆顧不得觀賞國子監的錦樹屏山、百般景物,隻一心想早些收拾好自己的行當,在齋舍裡歇歇腳。

教導主任——監正大人看起來很凶,手握長尺,在齋舍廊外遊來遊去。

一群年輕的監錄,類似於後世的學生會,跟在監正大人屁股後,趾高氣揚指使新入監的太學生,叫他們快些收拾妥當。

不同於太學館,童子班隸屬於國子學下,頗受厚待,午休的齋舍朝南且寬敞。

因無監錄在外頭遊蕩,此處靜得可聞後山鳥鳴,隻不時有伴讀的小廝走動。

喬時為換上配發的襴衫,將自己的衣物鎖入籠箱內——國子監內人人皆穿襴衫,此服製以細白布裁製,寬袖垂膝,下擺縫接了一段橫襴,穿在身上有些肥大。

喬時為將腰帶緊了緊,才顯出幾分身形來。

他走出齋舍透口氣,發現左右兩邊各有一間空房子,打掃得一塵不染,鋪蓋、書案、屏風一應俱全……卻無人入住。

正思索時,身後傳來:“他們一個是號稱‘九部經書舌間誦’的王氏神童,另一個是‘八歲作賦,落筆成詩’的賀氏神童,如今跟在太子、三皇子身邊作伴讀。”

細一看,門牌上果真刻有“王春生”、“賀弘正”的字樣。

那人又言:“他們名義上是童子‘天字班’的一員,縱是不入監,也須得預留齋舍一間。”

喬時為回過身,看見一個比自己略高半個頭的溫和少年,笑意盈盈。少年五官平平,卻勝在膚色白淨,如脂如雪,映得白袍都沉沉。

沒等喬時為說話,少年先作揖:“你便是喬時為罷?在下趙宕舉,跌宕不羈的‘宕’,舉重若輕的‘舉’。”

喬時為作揖回禮:“正是,不知……?”他為何知道自己的名字。

“你我同住一間齋舍。”趙宕舉解釋道,“我先你一年入監,自然消息靈通些,早幾日打聽了你的名字,你不要介懷才好。”

“無妨。”

兩人皆是性情溫和之人,相處融洽,你一嘴我一嘴地聊起日常,很快熟絡起來。

趙宕舉同喬時為簡要介紹了國子監布局,告訴他平日哪裡上課、何時點卯、如何用膳等事,直到看見門外斜陽影長,才收拾了幾卷書道彆:“日子還長,你我同吃同住, 往後可以慢慢聊。”

“多謝趙師兄今日的指引,叫我省得四處奔波。”

喬時為送舍友出門,總覺得趙宕舉有些眼熟,又想不起何處見過。

……

歸家前,喬時為去了一趟三哥的齋舍。

長長一道屋廊下,兩舍對開,太學生的齋舍緊湊擁擠許多。不巧住得往裡的,唯有日上中天時,才能見到些許日光。

三哥的齋舍位置較深。

才走近,正好聽聞裡頭有人在與三哥對討學問,那人頻頻讚歎:“山弟十四五的年歲,詩賦韻律竟能做到一字不差,韻韻精準,如此才華,實在叫人豔羨。”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