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劉基缺乏政治敏感(1 / 2)

不領取耕牛?

沒耕牛如何深耕細作,這些人放牛牧馬是好手,當牛做馬,未必擅長啊……

顧正臣也不多作解釋。

這群韃靼俘虜來自草原,你指望他們直起腰,仰頭看著長空,高高揚起馬鞭的手換成彎腰低頭重重落下的鋤頭,他們能適應才怪。

種地,不是給隻牛,給些糧種,給塊地,就能耕作好的。

這裡麵的學問深著呢,沒兩三年時間想拾掇好一畝三分地很難,這群人需要生活,沒兩三年的試錯期。

縣衙也不可能效仿某些人,自己國家那麼多貧困生補助不來,還提倡勤工儉學,外族人來了,每個月還得給人家補貼,不管是一個月三十萬補貼,還是三十個月三萬補貼,大明是絕對不會出的。

來大明,那就一視同仁,大明百姓異地安置就這規格,你們就這規格。

想要特權?

想高大明人一等?

去你奶奶地,大明骨頭硬得很。

沒有補貼,又種不好地,怎麼辦?這些韃靼雖然是外族,可馬上就編入句容戶籍了,日後就是純正的大明人,不能不管他們死活。

左思右想之下,顧正臣決定發揮這群人“膀大腰圓,力氣大”的優勢,打造一支專業的施工隊伍,專門負責句容的水塘河道堤壩等維護、修繕、開挖等任務,固定征用,給糧給錢,日後也能少征調幾次百姓。

修水利技術條件不高,找幾個專人帶個頭,分配好任務,讓他們乾活就是了,有時間再培養一些匠人,句容需要推動的工程很多,其中一項就是修築城牆……

古代與後世不同,後世有沒有城牆都無所謂,不說胖子和大男孩這種級彆的存在,就是其他在頭頂上亂飛的炮仗太多,城牆軍事價值很弱。

沒錯,句容在未來二百多年的曆史中沒有遭遇外敵的入侵,城牆也沒啥軍事價值。

但問題是,後世沒城牆習以為然,但大明人沒城牆,渾身不自在。

沒城牆的城算什麼城,這和家無門有啥區彆……

哪怕再窮,再苦,拉個柵欄來也得當城牆用著,等有機會了,一定會把磚牆給壘砌出來。

遍觀大明府州縣,大致如此。

社會是有分工的,不是所有人都必須去耕作種田才能活下去。

三百六十行,各有各的飯碗。

顧正臣打算讓這些人專司句容大小工程事,聽差縣衙。當然,這些事沒必要給毛驤與劉基細說,他們隻是送俘虜的,如何安置與安排俘虜是句容縣衙的事。

駱韶、林山核對名冊完畢,辦理了交接文書。

具體如何分配俘虜安置在何處,誰與誰住在一間房裡,自有胥吏與衙役負責,軍士協助,無需顧正臣親自處理。

句容河畔。

劉基看了看毛驤,希望這個人離遠一點,自己好與顧正臣暢談幾句,可毛驤打了個哈欠,渾似沒看到,不離左右。

顧正臣看到了劉基的眼色,暗暗感歎劉基的政治敏銳性還是不夠高。

從毛驤的舉動來看,他就是朱元璋派來盯梢的,而充當梢的人,就是自己與劉基,在這種情況下,你還想私聊,想乾嘛,瞞著老朱做事?

劉基很聰明這是真的,但他性子直,有時候說話不過腦子,這也是真的。

比如朱元璋問劉基丞相人選,感歎隻有劉基能當丞相時,他脫口而出一句“臣疾惡太甚,又不耐繁劇,為之且孤上恩”的話。

這話極不妥當,要知道如果劉基當了丞相,大權在手,能值得他“疾惡”,擔得起他“疾惡”的人就隻有一個朱元璋了。

雖本意不是如此,可老朱會如此想,人是容易對號入座的……

顧正臣見劉基嘴角動了下,連忙開口:“誠意伯,這句容河可是秦淮河的源頭,通著金陵,若是丟進去一片葉子,興許能飄到大中橋。”

劉基聽聞,後背一冷。

顧正臣是在提醒自己,這裡的每一句話,每一件事,都能傳到金陵城中,讓自己慎言。

劉基看著河水,搖頭嗬嗬一笑:“顧先生,你身邊似乎還缺一個師爺吧?”

顧正臣凝眸,謹慎地說:“確實。”

劉基輕聲道:“我有個次子,名為劉璟,有才情學識,善出主意,不知顧知縣可願意聘用為師爺?”

嘶!

顧正臣深吸一口冷氣。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