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發斑白的李世民也是點頭道:“抓完再就地焚燒,成為來年耕作的肥料,進行廢物利用。”
身為皇帝,雖然很少事農桑,可是滅蝗的命令卻是出自皇帝的手。
所以無論是李世民還是嬴政,都對這一套流程十分熟悉。
尤其是李世民,在位的時候,為了對付蝗災,他更是曾經生吞過蝗蟲。
崔遠又看向了尹皋封,後者回複道:“《詩經·小雅·大田》記載“去其螟螣,及其蟊賊,無害我田稚。田祖有神,秉畀炎火。””
“意思是除掉食心蟲食葉蟲,還有那些咬根咬節的蟲子,彆再禍害我的莊稼嫩苗。祈求田祖農神發發慈悲吧,把害蟲們付之以火,統統燒掉。”
“我們天文家的先輩,以前在深山居住的時候,遇到蝗蟲也是直接升起篝火,然後它們自己就會撲向火焰自殺而亡。”
“不過這種方法,天文家的先輩們隻是試過對付小股蝗蟲。”
“對付超級蝗災這種自然天災,應該是不行。”
昆蟲都有趨光性,尤其是蝗蟲。
如果升起篝火,的確可以吸引蝗蟲前來自投羅網。
然而如同尹皋封所說的,這種方法僅限於對付小股蝗蟲,麵對上千億隻蝗蟲,一堆兩堆,甚至幾十堆篝火都沒有什麼太大的用處——蝗蟲的屍體足以將篝火堆滅!
而且一畝農田就那麼大,如果全部升起篝火,尚未成熟的莊稼又該怎麼辦?
消滅了蝗蟲的目的是為了保護莊稼,如果為了消滅蝗蟲而自己先把莊稼給燒了,那毫無疑問是本末倒置了。
頓弱也說了自己的看法,是崔遠之前放棄過的法子——直接吃掉。
作為農耕文明,華夏的子民們早就嘗試把這種禍害莊稼的害蟲做成美食了。
崔遠聽著眾人意見,認真思考,衡量利弊,心中也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看法。
頓弱是最後一個說的,當他說完,在場的所有人立刻看向了崔遠,等待著他的開口。
他們已經討論了半天,也是沒有得出一個靠譜的辦法,所以目前他們隻能將希望寄托在崔遠的身上。
若是連崔遠也沒有辦法的話,那恐怕就隻能做好打硬仗,硬生生把蝗災給磨沒的準備了。
出動軍隊,配合百姓生篝火,編網抓蝗蟲,然後再從其它地方調來糧食賑災。
隻是如此一來,造成的損失肯定無比大,是最差的法子,甚至蝗蟲能不能被阻止也是一個大問題。
甚至很有可能,把大秦這幾年的繁榮和百姓剛過上的好日子全部打回原形。
仿佛是擔心打擾到崔遠的思考,眾人都不由自主將呼吸放低。
崔遠也沒有故意賣關子,看了一眼眾人理清楚思路,就把自己的辦法說了出來:“我的法子其實也很簡單。”
“那就是借助一種名為食物鏈的原理,用鴨子去對付蝗蟲。”
想要如此大規模的蝗蟲,無論是抓,還是篝火吸引和吃,都是勢單力薄了。
唯有鴨子,這種蝗蟲的食物鏈上級,才能在真正意義上克製蝗蟲。
“鴨子!?”
此言一出,在場的眾人紛紛麵露不解。
華夏大地養鴨的起始時代當定為西周中期,在民間普遍飼養可能興起於春秋,到了大秦時期,鴨已經成為華夏三大家禽(雞、鴨、鵝)之一。
鴨子是吃蝗蟲沒錯,但是從來沒有人把治蝗災和鴨子聯係起來!
崔遠一看,就明白眾人的迷惑,解釋道:“其實這其中的理由很簡單。”
“最簡單的例子就是山林之間的鹿和虎,當鹿群繁衍過多的時候,老虎也會因為食物增多而數量上升,閉關終於將鹿群的數量捕殺到安全線以下。”
“蝗蟲和莊稼也是如此,蝗蟲最多的時候,就是莊稼最多的時候,當莊稼被全部吃光,蝗蟲也會因為饑餓而死,這就是食物鏈的相互製約。”
“當某一個物種的數量飛速膨脹的時候,和它相對的捕食者的數量也會爆發性增長,直到二者重新恢複平衡。”
“而鴨子,雞和鵝,就是蝗蟲的捕食者!”
崔遠說得很清楚,在場的眾人也是才智超凡之輩。
雖然沒有接觸過了類似的理論,但還是能夠理解崔遠所說的意義。
“所以你的方法還是吃,隻是這次吃蝗蟲的不是百姓,而是鴨子之類的禽鳥?”
嬴政說著,崔遠點頭,給眾人到了一杯水:“沒錯,就是這一個意思。”
“這個方法在兩千年後依舊能夠使用,那個時候同樣爆發了一場超級蝗災,那個時候足足出動了十萬隻鴨子去平定了蝗災……”
崔遠舉完例子,就開始說詳細的實施辦法。
眾人連水都沒有喝,心思全在崔遠的身上。
尤其是頓弱,更是拿出本子瘋狂抄寫,生怕漏過一個字。
自己記錄的,很可能是能夠救下邯鄲等諸郡的超級法子!
“不過關於蝗蟲標本,臣還是希望儘快送來。”
“臣總感覺這件事情的背後沒有簡單。”
“這個自然。”
“如果你還不放心,朕現在就派多一隊人馬前往邯鄲,保證抓一籮筐樣本給你。”
嬴政高興答應,對崔遠要求沒有任何猶豫。
雖然這場蝗災還在肆虐,可是現在起碼有了辦法,而且還有很大的可能性成功。
比起剛才的無頭蒼蠅狀態,現在的情況要好上很多了。
“不過崔遠,你還是先回去休息吧。”
“又是勘察黃河地貌,又是和我們討論如何治療蝗蟲。”
“你應該也是累了,先回去陪陪陰蔓吧。”
崔遠點頭,多謝完嬴政的關心後,然後就跟眾人告辭離開。
雖然以他的體質,根本不會感覺到累。
可是嬴陰蔓那麼久沒有看見自己,肯定會非常著急。
的確是時候去看看她了,不然她會胡思亂想的。
當晚,崔遠和嬴陰蔓相互抱著,閒聊到了半夜。
直到少女進入夢鄉,他才輕手輕腳,起身準備返回自己的車輦。
“秦王殿下。”
剛走到半路,夜風吹拂,一道高瘦的身影就從遠處走來,目光炯炯,喊住了崔遠。
“什麼事情?”
崔遠疑惑回頭,好奇地看著尹皋封,不明白這位全天星台的台主為何要大半夜來找自己。
難道除了蝗災,他還觀察到了其他東西?,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