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全部收割之後,稱量為畝產五百六十斤。
這個數據在前世看來,那就絕對低產,可以跟上麵申請補助金的。
但在這個時代,這個水稻平均產值兩百來斤,便是江南的一等水田高產,也不到四百斤的年代。
五百六十斤,那是絕對的高產!報到朝廷,會引發朝堂熱議的產量。
據說負責稱量的官員,因太過震驚聲音變形了,負責記錄的官員,手發抖的寫字。
不少官員甚至喜極而泣,他們已經開始幻想明年所有水田,都用這種種植法,幽州的糧食會有多麼高產!
那些做稻草編織的工人,則驚喜於這試驗田的稻草,又長又結實,是最好的編織材料。
家裡養牛的則算著這些稻草,夠牛吃多久?
反正一塊試驗田,讓全城百姓都是驚歎之後又一輪驚歎。
那三個和龐先生一起收割的夫子,同樣激動不已,當場詩性大發,累的一身汗,還在哪寫了好幾首詩。
早早打聽著試驗田的百姓,更是又歡喜又後悔,後悔春天時沒跟著王妃學育苗法,甚至還覺得王妃不懂種田在胡來。
歡喜於明年春天自己一定要這麼耕種,也能有這般高產。
幽州試驗田高產的消息傳遍全城,當基地那邊的試驗田的量產傳來,看到畝產都是五百斤往上。
百姓越發信服,都爭先恐後地去問當初圍觀過的人,是怎麼育苗的?
龐先生來問沈冬素,這件事要不要上報朝廷?
理論上來說,上報朝廷,朝廷肯定給予重賞。
賞的物資有限,但能為王妃揚名。
沈冬素聞言笑道:“我已經不需要這種名了,若朝廷因此再派幾個欽差來考察。”
“把咱們的曬鹽法也給考察到了,那才得不償失呢。”
“不必上報朝廷,若朝廷聽風聲質問,便說隻試驗了一年,怕數據不準確,打算多試驗幾年再上報。”
順利地搶收完水稻,至於收豆類、蓖麻這些,便是慢一點也無妨。
工坊的工人陸續到位,商隊長長地鬆一口氣。
幽州太缺人了,每年春播、秋收兩季,工坊幾乎全部停工。
商人還不能用高薪誘工人留在工坊,不回家參與秋收。
因為這是赤裸裸的誘民棄耕,是犯律法的。
在收過秋糧稅之後,沈冬素特地挺著大肚子去糧倉看了一眼,種花家的兒女,骨子裡對收成都是熱愛的。
誰會不喜歡看到高高的穀堆呢?
哪怕是幾十歲的人,看到穀子也會本能地把手全部塞進去,再慢慢地抽出來,感受穀粒在手掌劃過的觸感。
今年糧庫有糧可收,全部翻新,然後沈冬素和月見非常尷尬地,不光看到成堆的穀物和豆類。
還看到貼在倉庫橫梁上貼的,數十張栩栩如生的彩繪避火圖。
沒錯,就是女子出嫁前,母親會悄悄塞給她的避火圖。
而在這個時代,避火圖真正的用處,並不是教新婚夫妻行周公之禮的姿勢。
而是貼在糧庫的橫梁上,用來避退火神,避免火災……
沈冬素還好,要不是有人跟著,她還真想仔細觀摩一下,畢竟這畫畫的還挺美。
月見和甲四卻看的麵紅耳赤,兩人仿佛有意要避開對方的視線一樣,各自把頭扭向另一邊。
要是不小心四目相對,瞬間感覺雙方的眼神都要點燃了一樣。
沈冬素又是看糧食,又是偷瞄避火圖,又是留意月見和甲四的小動作,隻覺有趣極了。
她到要看看,這兩人什麼時候捅破窗戶紙……
秋收這個重擔終於落下,接著是囤儲禦寒物資,煤球工坊擴大招工,去山裡背煤的工分提高一倍。
基地那邊的鹽田陸續蓋上稻草,不再曬鹽,鹽農開始轉去找彆的差事,到是給工坊補了一批人力。
彆的州城的百姓,早在秋收前就回到家鄉,搶收糧食。而收完糧食後,他們是否繼續來幽州城找差事,還是未知。
因為北境的百姓都知道,進了九月,幽州城就不安全了。
沒錯,特彆是今年,大軍隨淩王遠征,留守的軍力不多,誰也不知道,韃子會不會趁虛而入?
八月底的時候,幽州跟異族商人進行最後一次交易,異族市集就此關閉,一直到明年開春才會打開。
之後異族人便不能再進幽州,想做生意,隻能通過少數的,有官府發放腰牌的幾人。
以背貨的方式,到城門外不遠處的老市集交易。
這是龐先生跟沈冬素商議後的決定,原因很簡單,我們能利用異族人,去北疆打探情報。
北疆一樣能利用異族人,到幽州來打探情報。不怕萬一就怕一萬,王爺不在,他們要提起十二分精神對應對敵人。
絕不能給探子進入幽州城的機會!不僅是異族人,連外州百姓都嚴查。
今年攢夠工分的百姓,哪怕分發了戶藉,也隻能在城外的鄉鎮落戶,不能落戶到城中。
所有商業往來,都轉向基地那邊,幽州城秉持著,嚴進寬出的政策。
除此之外,鑒於之前幾次韃子入侵,都有流寇馬賊夥同的現象。
繼陳方死後第二次,甲四親自帶新兵,將幽州城方圓百裡的山林都圍剿了一遍,絕不留一個流寇。
甲四剿賊是其一,給新兵喂刀見血也很重要,若是韃子來時,新兵都還沒見過血。
被敵人的彎刀給嚇住,那他這個教官得窩囊死。
沒有士兵是一開始就殺敵不眨眼的,強兵都是通過一場場戰鬥,一條條敵人的命,給喂出來的。
月見是多麼希望,也能帶領她教的那支女子醫護隊,去殺流寇練膽量。
可惜不行啊,她不能離開淩王妃。
沈冬素看出了她的意願,笑說她教出兩個徒弟,留在府上,自己就能出府了。
月見不假思索地搖頭:“不,王妃的安危隻有我能守護。”
沈冬素:……
你要是個男子,我會懷疑你在暗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