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4章 舌戰群儒,改革迫在眉睫(2 / 2)

結果,誰知就在一團和氣的時候,蘇曜卻是話鋒一轉,直接一個但是:

“改革之事,我意已決!”

說完,蘇曜環視眾人,鄭重道:

“如今時局動蕩,外有各地諸侯割據之勢漸起,天下百姓苦不堪言,內有袞袞諸公爭權奪利,內部傾軋層出不窮。”

“我今驟居高位,朝堂公卿雖懾於我軍威不敢明言,但暗流湧動,誰也不知何時便會掀起滔天巨浪。”

“昨日堂堂司隸校尉大牢竟然就能出現這等公然買凶殺人滅口之事。”

“倘若今日我繼續容忍這等事情發生,而不加以嚴懲和改革,那日後這朝堂之上,又會有多少暗箭難防,多少陰謀詭計?”

蘇曜的聲音低沉而有力,每一個字都仿佛重錘般敲打在眾人的心上。

他目光如炬,掃視著在場的每一個人,繼續說道:

“我蘇曜雖非聖人,但也知道,亂世需用重典,方能震懾宵小,穩定朝綱。”

“官製改革,勢在必行!我不僅要削弱那些權臣的勢力,更要建立一套嶄新公正的官僚體係,讓真正有才能的人得以施展抱負,讓百姓能夠安居樂業。”

眾人聞言,皆是神色一凜,心中暗自認同蘇曜的話。

的確,如今雖然董卓已死,但天下大勢並未因此安定下來。

各地諸侯們割據一方,各自為政,對朝廷的權威雖然不算是全然視若無睹,但也已經是選擇性的執行。

就連近在咫尺的河東與河內兩郡,對於調其入京觀禮的詔令都是百般推諉,各說各的困難,就是不予執行。

而朝堂之上,那些從長安解救回來的公卿大臣們雖然表麵上對蘇曜的提案都紛紛稱是,便是擁立女帝也隻是爭執了一陣後便就此作罷,隻是拖延了些時日,先以公主身份監國,待籌備充足,舉辦登基大典後再行稱帝之事。

但實際,顯然他們是在行緩兵之計,想要儘可能拖延公主登基的時間,暗中串聯反對。

這一次,洛陽城中突然湧出的那些如已死的胡茬男般的居心叵測之輩想來便是他們的計劃與試探。

這如果不嚴厲打擊,天知道他們接下來還會在洛陽城中醞釀什麼樣的陰謀。

若想要儘快結束亂世,蘇曜知道自己必須儘快和時間賽跑,趁著各地諸侯還沒有完全軍閥化,練出一支龐大的訓練有素的部隊之前,迅速重整中央權威。

不然,接下來他就將麵對如曹操那般的局勢,要與一個又一個做大的勢力展開大決戰,那毫無疑問,戰事將遷延日久,全國百姓也將苦不堪言,他實現統一目標的時間也將被大大推後。

“文若、元常,你們擔憂改革會引發動蕩,我豈能不知?”

蘇曜目光轉向荀彧和鐘繇等人,語氣放緩:

“但你們可曾想過,若不改革,這動蕩便永遠不會平息?”

荀彧和鐘繇對視一眼,皆是麵露沉思之色。

蘇曜繼續說道:

“我大漢如今官製繁雜,權責不明,僅掌軍國大事、位在三公上的便有大將軍、車騎將軍、驃騎將軍等一大票人。”

“有這些超品級、各自開府設衙的將軍們再加上錄尚書事的閹人和尚書令等,人人都可對朝中大政指手畫腳,互不相讓,導致政令不通,朝綱不振。”

“更有那地方官製,也是弊端叢生,各郡太守皆司本地軍政大權,形如一個個獨立王國,世家大族、地方豪強各築塢堡把持一方,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天下百姓苦不堪言。”

“這些問題,若不解決,我大漢如何能夠複興,天下如何能夠安定?”

“便是我大軍把這地都犁了一遍,也不過重複上一輪光武舊事的輪回罷了。”

“更甚者,當我華夏子民在曠日持久的戰爭中消耗過甚,難保這天下不會便宜了那些虎視眈眈的異族!”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