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簡陋的戰車(2 / 2)

美洲日不落 道士仗劍行 11198 字 7個月前

馬車停靠在七號基地外,基地的大門前,立刻來了幾名荷槍實彈的守衛,上前查看。

董子秦甩出一張帶有閃電標誌是通行證,很快就得到了放行。

“董將軍!!”

“薑師傅。”

董子秦和一名姓薑的設計師會麵,此人是整個戰車計劃的總設計師,因為比董子秦大二十多歲,所以被他尊稱為老師。

“薑師傅,戰車呢??”

董子秦結束簡短的寒暄,直接就詢問戰車的消息。

“這邊,跟我來。”

跟著薑師傅,穿過幾個把手嚴密的實驗室,來到一處密封的產房,看到了現在還處於“零”狀態的戰車。

(所謂的零,其實就是沒有完成設計定型的半成品)

“目前我們的雄獅戰車,以及基本完成了初步的定型,這就是目前的設計大概。”

“我們采用……”

聽著薑師傅介紹眼前還在安裝鋼片是半成品,董子秦仔細看了看,隨後提出疑問:

“薑師傅,我想知道,為什麼要使用五十五毫米的火炮,這個水平的火炮,無論是射速,還是威力,都不能和我軍,最成熟的七十五毫米相提並論,甚至可以說是累贅。”

董子秦的話很不客氣,微微讓周圍那些還在工作的工程師很不高興。

畢竟你一個外行都清楚的事情,難道我們這些內行不知道嗎??

薑師傅開口回答:

“董將軍,我們之所以使用五十五,而非七十五,不是不行,而是穩定性。”

“目前我們的戰車,還處於初級階段,貿然使用大口徑的火炮,是很容易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

“而戰爭,是最不能出現問題的地方,因此經過我們設計團隊的商量,七十五毫米暫時被剔除在整個戰車係統之外,等到成熟以後,再更換炮台。”

薑師傅的話讓董子秦剛剛在辦公室的疑問,得到了緩解,但很快他又陷入到了另一個問題,那就是“炮塔”。

“我們的炮塔更換簡單嗎??”

“是否耐磨損??”

“零部件是否容易更換??”

連續三個問題,讓薑師傅對這個“外行”稍微放下了心。

畢竟當初得知負責戰車計劃都到了是一個剛剛到三十歲的年輕人,這樣的情況一個“毛頭小子”,是很容易翻車的。

畢竟年輕人越是年紀輕輕,就身居高位,往往也是最狂妄的時候。

這一點,作為過來人的薑師傅十分清楚。

現在看來,自己的擔心是多餘的,這個董將軍,還是有兩把刷子。

“我們的炮台,基本和車身是分開的,在戰時可哪怕打爛了,也是可以更換,隻不過需要一定的時間,畢竟有些地方,還需要焊接。”

薑師傅指著某個焊接過的接口對董子秦介紹,隨後又說:

“至於零部件,按照整個雄獅計劃最初的設計,該型戰車未來會一直進行升級,一直升級到不能再升級下去。”

“考慮到未來可能迎來的大規模采購,我們基本在每一個零部件上,都做了標準了化設計,方便生產。”

薑師傅指著眼前的半成品,以及一些剛剛拿來的設計圖紙,對董子秦侃侃而談,說道大規模生產的時候,整個人都充滿了激動,好似很快就會生產“一萬輛”戰車一樣。

董子秦隨手翻了翻送到他麵前的“機密”。

隨即開口:

“火力,是否有機槍。”

是的,機槍才是董子秦最主要的目的,至於火炮,其實在董子秦看來,作用不大。

按照董子秦多次和教導師內部參謀推演的戰車作戰場景。

基本都會出現以下幾種情況。

第一就是伴隨步兵進攻,充當火力點,打擊敵軍的陣地,這也是火炮口徑最大的作用。

第二則衝擊,或者說“穿插”。

按照董子秦初步模擬出的戰場情況,戰車最主要的就是大規模集結後的穿插,乃至衝擊。

這一點上,麵對的往往不是敵軍的炮火,而是來不及撤退或防守的敵軍士兵。

而在麵對靈活的士兵時,所謂的火炮,也就失去了應有的作用。

畢竟如此近的距離,炮口如此高的情況下,麵對近在咫尺的敵軍士兵,很容易出現火炮打出去,打沒了,或者根本打不到的尷尬場景。

麵對這樣的一個情況,最好的辦法就是使用機槍。

這是董子秦唯一能夠想出的辦法,也是目前最好對付步兵的手段。

所謂新兵怕炮,老兵怕槍,拘束這個道理!!

聽完這位董將軍對於機槍的見解後,薑師傅和那些偷聽的工作人員,都有些驚訝。

畢竟他們是以科技的角度看待機槍對於戰爭打作用,所思考的永遠是機槍對戰車火力的“增強”。

至於戰術層麵,他們還真沒有想過。

“可能這就是我們這些人和真正軍人的區彆,就是因為我們沒有去過真正的戰場。”

薑師傅心裡閃過這麼一句話。

想到這裡,薑師傅緊跟著反問:“董將軍,我們剛剛還在商量炮塔上的出口,你認為應該幾個??”

董子秦想都沒有想,直接給出了“兩個”的答案。

隨後他又解釋了一句:

“還有一個是給機槍手的。”

聽到這裡,薑師傅才明白了過來,隨後又問:

“機槍應該是多大口徑??”

“十二點九,隻能是十二點九!!”

董子秦沒有任何猶豫,直接把他一直就認可的答案全都說了出來。

事實上在辦公室剛剛處理機槍口徑問題的時候,他雖然在步兵的計劃中剔除了有關十二點毫米的“計劃”。

但不代表他真的不打算用了,而是在他心中,十二點九毫米有一個最好的使用點。

那就是戰車。

根據模擬,衝鋒中的戰車,除了遇到隨時隨地都會出現的步兵,最多的就是“火力點”。

這些火力點,多數以陣地的形勢出現,考慮到後期美軍的火力進步,以及科技進步。

十二點九毫米的大口徑機槍,就很有必要了。

因為隻有這個口徑,可以射穿一部分鋼板和防護,其他的,哪怕是七點九毫米,也最多射穿鋼盔,稍微厚一點的目標,根本就是無能為力。

或者說,遇到了也是呼叫火力支援,畢竟它隻是步槍彈。

薑師傅有些佩服的點了點頭,隨後問了最後一個問題:

“董將軍,我想知道,具體的生產計劃,畢竟武器生產的多少,決定了我們設計的程度。”

什麼意思,那就是多了,就按簡單的來,少了,就儘量精密些,價格也隨之提高。

作為在波斯搞過幾年軍火貿易的董子秦來說,這些話是他經常對波斯人說的話。

猶豫了片刻,董子秦壓低語氣,小聲的回答:

“一千輛,最少一千輛!!”

薑師傅聽後,手微微顫抖,隨後用同意壓低的語氣回答:

“可以,我們會在戰爭前完成這個任務。”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