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戰後影響和世界局勢(2 / 2)

美洲日不落 道士仗劍行 10768 字 7個月前

而對麵的基德則繼續開口:

“我認為,擊敗俄國,對這場戰爭,有巨大的推進效果。”

“俄軍此時有一百萬人在黑海和奧斯曼人打仗,以俄國的工業,再動員一百萬人就是他們的極限,甚至從國力的角度看,俄國佬能夠維持現在的一百萬大軍,都已經是頂點了。”

“俄國,正在觸碰它的天花板!!”

基德的話跟符合英國人看世界的邏輯,那就是先乾掉那個弱的,最後圍剿那個強的。

羅素開口:

“那麼,我們將以什麼方式,再次進入黑海呢??”

基德沉默了一會,隨後回複:

“誌願者,或者說是國際傭兵!!”

羅素跟著追問:

“為什麼不直接宣戰,而要這麼躲躲藏藏??”

“因為我們需要在任何時刻,保證對自身戰略的靈活,首相先生,大英帝國不能完全依賴於戰爭,但不能沒有戰爭!!”

羅素沉吟良久,最後開口:

“奧斯曼人那邊,看起來很重要,他們掌握著埃及,以及地中海最重要一部分,這個該死的異教徒國家,看起來還不能死,最起碼不能在大英帝國收拾完法蘭西和俄國之前死!!”

羅素眼中的奧斯曼,就是一個能用但又不想用的工具。

平時好事想不到它,但一旦出事了,還得拿它來頂事。

…………

凡爾賽宮內,雖然外麵是冬天,但裡麵的人,過的卻是夏天。

火爐燒的通紅,熱氣在宮內彌漫,大部分人都隻穿一件夏裝。

拿破侖三世坐在辦公桌後,看著手中的戰報,表情微變,最後吐出一句:“這些漢國確實很能打,美國佬輸的一點也不冤!!”

而他對麵的法軍總司令克夫曼卻是很淡定的表示:

“陛下,如果是我們法軍,同樣可以打出這樣的結果,要怪,就怪那些美國人太愚蠢了!!”

“竟然這麼容易被漢國佬突破到後方,還被包圍了。”

“如果是我軍,漢國人連突破的機會,都不會有!!”

看著這個“自信過頭”的克夫曼,拿破侖三世什麼也沒有說,隻是淡淡點頭,算是認可。

至於這個人可真不真心,那就沒有人知道了。

“你認為,美國人還能堅持多久??”

“一年,還是兩年??”

拿破侖三世問了一句很難預測的問題。

但克夫曼倒是很老實回答了“兩年”。

“為什麼是兩年,按照目前的情況,一年也是很有可能的!!”

拿破侖三世對漢軍的信心,甚至要比法軍還要大,這是他自己都沒有察覺到的事情。

“因為我預估,後續美軍會進入守勢,漢軍想要這麼容易的進攻,基本上不可能了!!”

克夫曼是一名老兵,他很清楚一個國家在不利的情況下,應該做什麼樣的選擇。

防守,就是最劃算,也是最好用的辦法。

拿破侖三世沉默了很久才說:

“俄國那邊怎麼樣,他們會像漢國日一樣取得勝利嗎??”

“不,他們已經在克裡米亞取得了一次還算不錯的勝利!!”

拿破侖三世對待俄國的語氣,很明顯沒有漢國要好。

“陛下,指望俄國人不如指望我們自己!!”

克夫曼的一句話,就讓拿破侖三世本來寄希望俄國打開局麵的心沉了下去。

畢竟俄國佬的不靠譜是眾所周知的。

但很快拿破侖三世又意識到一個問題,那就是英國。

“英國,英國人怎麼還沒有開戰,根據我們當初的計劃,在意大利戰爭結束後,他們就應該開戰了,怎麼一直拖到現在都沒有??”

唯一讓拿破侖三世拿不準的就是英國的態度,畢竟按照他對英國佬的印象,戰爭都達到了這個程度,還不下場,就很可疑了。

而對麵的克夫曼也是一樣的想法,跟著說道:

“陛下,我認為英國佬應該還是準備玩他們那套所謂的圍攻遊戲。”

“最近不是聽說普魯士和英國,走的很近嗎??”

拿破侖三世的表情很快沉了下來,隨後說:

“普魯士人和英國佬一樣,都喜歡躲在背後,像獵犬一樣等待機會,但我偏偏要告訴他們,現在的歐洲,到底是誰說了算!!”

拿破侖三世的臉上帶著“篤定”,這是一種自信,一種來源於目前法蘭西實力“冠絕歐陸”的自信。

“告訴奧地利人,我可以同意他們的條件,甚至還可以免費提供一份上次使用過的武器給他們!!”

拿破侖三世的話讓克夫曼有些“震驚”,但很快又明白了過來。

溫暖的凡爾賽宮內,拿破侖三世就像一個絕對的君主,享受著帝王權利,帶給他的一切!!

…………

嘩啦啦!!

公使館內,趙恒看著外麵覆蓋整個巴黎城的大雨,什麼也沒有說,就這樣不斷的抽煙。

在他身後,是一群正在檢查文件的工作人員,就在昨天,國內剛剛通過了一份有關向法蘭西出口機槍的文件。

這份文件中沒有涉及機槍的製造,單純隻是機槍本身,或者說,這就是一份正常的軍火交易。

如果是在和平時期,這樣的交易,根本不會引起任何波動,甚至不會有太大的關注。

但在這個全世界都陷入戰爭,風雨飄搖的時刻,一款已經在美洲戰場證明自己,並且非常恐怖的殺人武器,進入歐洲,哪怕是那些再愚蠢的情報人員,都知道,法蘭西接下來有大動作。

對於這份交易,原則上趙恒是同意的,因為這會讓歐洲更加的混亂,讓歐洲的戰爭變的更加殘酷。

但從利益的角度看,讓法國人過早的接觸機槍這種大殺器,很可能加速法蘭西對歐洲的統一進程。

這對於一直想要搞俄法英三方平衡的漢國,絕對不是什麼好事。

甚至很有可能,是一件壞事。

但趙恒已經沒有辦法反對了,因為這份協議真正的決策者,是那位“龍武皇帝”,那個帶領漢國走了二十多年輝煌的“聖君”。

劉鵬的命令在整個漢國,幾乎沒有任何人敢違背,哪怕是那些不滿的人,回過頭看當年龍武皇帝所做的事情,都會道一句“天人”。

雖然趙恒不明白那位聖君的用意,但他卻很明白他作為駐法公使的使命。

那就是儘量聯合法國,製衡英國,讓大英帝國的實力,一直被卡在歐洲,不能動彈。

雖然目前英國一直都沒有真正參戰,甚至可以說,一直還保留著最後的戰略主動權。

但這不代表英國不會進入戰爭,事實上,按照漢國的估計,英國人應該在一個月前的意大利戰爭結束後,或者中途法蘭西海戰失敗時,就應該加入戰爭。

現在沒有加入,無非就一點,那就是“顧及”。

顧及什麼,不言而喻!!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