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遠方的寧夏鎮和固原鎮,也毅然矗立在邊境之上,正麵迎接著韃靼的另外兩大部落。”
“皇上和太上皇都不可能放心將這些重要的邊鎮交給你們二位來鎮守。”
“在這樣的戰略布局之下,我們麵臨的選項便顯得尤為關鍵。”
“考慮到已有的布防和韃靼部落的分布,我們的目光隻能轉向了甘肅鎮、薊州鎮以及遼東鎮。”
“這三個重鎮,如今成為了我們僅剩下的戰略選擇,每一個決策都可能影響到整個戰局的發展。”
“甘肅鎮麵對的瓦剌部落分散且忙於擴張領地,對大胤並無攻勢。”
“再者說,甘肅距離京城太遠,難以遙控。”
“所以,我為你們二人選定了薊鎮和遼東鎮。”
言罷,賈鈺揮了揮手。
“爺!”
憐月立刻命人清理石桌,鋪上了一張詳細的京畿與遼東地區的勢力分布圖。
圖中詳細標注了薊鎮、漠東各部、遼東鎮以及女真各部的勢力範圍。
“請二位看這裡。”
“刷!”
嶽鐘琪和年羹堯同時站起身來,目光緊鎖在地圖上。
一旁的牛繼宗三人則悠閒地品著茶,他們對薊鎮和遼東鎮的情況了如指掌。
“薊鎮延綿一千兩百裡。”
“主要包括密雲、營州、興州等地的衛所和屯衛。”
“全部兵力加起來大約有十萬之眾。”
“然而作為京城的屏障,薊鎮平日並無戰事。”
“因此士兵的戰鬥力相對較弱,在九邊中算是比較安穩的。”
“嶽兄,你可有興趣擔任薊州鎮的總兵?”
賈鈺指著地圖上的一個點詢問嶽鐘琪的意見。
“好的。”
“我願意擔任薊州鎮總兵。”
對於這個提議嶽鐘琪欣然接受。
首先他承襲了父親的三等臨洮侯爵位,在未來三五年甚至十年內都不太可能有太大變化。
其次既然嶽家要遷離宣府,選擇一個好的邊鎮定居是很有必要的。
而薊州鎮離京城如此之近,快馬加鞭一天之內就能到達。
這樣他就可以隨時往返於京城和嶽家之間了,而且嶽家的子弟們也能更方便地在京城求學和發展。
這何樂而不為呢?
“嗯。”
見嶽鐘琪如此爽快地答應下來,賈鈺繼續在地圖上比劃著說:
“遼東鎮在九邊中地位舉足輕重,駐兵多達十五萬之眾。”
“在明代,遼東鎮總兵所轄遼東邊牆,東起鳳凰城,西至山海關,長一千九百五十裡。”
“但隨著女真的崛起,遼東鎮的領地逐漸縮小,直到大胤建國後,才在關外奪回了一些失地。”
“如今遼東鎮僅包括遼河以西的寧錦等城池。”
“自大胤建國以來,女真與大胤在遼河兩岸發生了上萬場激戰,相互割據,異常慘烈。”
“而且遼東鎮西側是蒙古科爾沁等諸部,東側則是女真族,可謂是腹背受敵。”
“所以這裡既危機重重,也充滿了莫大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