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朕亦有同感,人人之間,理當平等。”
李安帝輕啟紅唇,露出一抹會心的笑意:“眾人皆有家室,宅院,田產,世代皆辛勤耕耘而得。家之管家,事之主事,或借故名,施小計,積聚錢財。不過勿過火耳。眾卿家為穩計,不致斤斤計較,或輕叱或暗示。然若有人觸動家業之根基,或家業危急之際,仍舊恣意揮霍,於是李安之音,寒冽如冰:“眾卿家自思,若是如此,將如何?”
一時之間,群臣似乎洞悉了李安之心意,恍若被明悟之水洗滌心靈,通曉了眼前之局。
“國者,家之延伸。”李安緩緩吐露心聲:“國若不存,卿家又安在?餘不欲多言。唯欲告眾卿,若有人毀我之家,祖宗之江山,子孫之基業,即是我之仇敵。”他頓了頓,字字鏗鏘有力:“若是如此,勿怪餘手起刃落,無情舉措。眾卿家皆有門戶,自無需餘多言。”
“臣等領旨。”
於是李安以淺顯之言,道出其立場,竟引得文武群臣心生共鳴。道理原本淺顯,若他人圖謀破壞己之家業,豈能坐視不理?
“國之危難,家之危亡,諸卿豈能視若無睹?”李安繼續教誨:“朕欲與諸卿共濟時艱。”見眾人齊齊下拜,李安又穩坐龍椅,語氣恬淡:“朕之家若敗,百官亦將難安。傾巢之下,安得完卵?柳愛卿,與朕論如何破解三難。”
柳川易,心中早已與天子心意相通,精神一振:“吃空餉者,遍及各營,若欲整頓,必先自五軍都督府起。徹查無遺,雖不能根絕,卻可暫時遏止。”
眾將領怒斥柳川易:“汝何故誣蔑我等?”
柳川易與其同僚,亦不甘示弱,指其操弄吃空餉之事。
李安見眾臣爭執,發出一聲輕笑以製止:“諸卿,停止爭吵。朕曾言,平日小計無妨。然今日危急,諸卿尚有閒心爭執不休?勿逼朕發怒,否則安寧日子,將無從談起。國破家亡,諸卿願意見證否?”
“臣等不敢。”五軍都督府之人與柳川易一齊下拜。
“如此,各都督府之左右,一月之內自查,奏章上呈,以示空額。”
李安輕笑著說:“朕亦知眾卿家中之難。朕將廣開財源,惠及百官。待國力強盛,出師征戰,無需空餉,便有金銀。”
李安的話語,似賦予他們強者之道,令在座之人心生向往。
柳川易聲音綿延,倏忽間,被李安的揮手打斷,“繼續述說,莫要怔忡。”
李安笑意盈盈,又示意柳川易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