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接著,一位氣度不凡的人物走進了眾人的視線——陸仲宣。他的出現,與顧學武形成鮮明對比,其態度和言辭都顯示出他遠比顧學武更為成熟和穩重。麵對皇上,他展現出的不僅僅是對權力的敬畏,更是一種對真理的追求。他深沉的聲音響起:“啟稟陛下,臣有幾句話想請教李公公。”
梁青雲對這突如其來的請求並未作聲,隻是默默地用目光示意李安,似乎在說:“他想問什麼,你便回答什麼。”
陸仲宣不再猶豫,他的目光堅定地鎖定在李安身上,禮貌而又莊重地微微一禮。他的話語既表達了對李安先前發言的讚賞,也透露出對李安的尊敬和謙虛求教的態度。他提到李安之前的一番話,“食祿者不得與下民爭利,受大者不得取小”,深深觸動了他,更顯露出他身為一國之官的正直和謙遜。
在這一刻,李安對陸仲宣的尊重和敬佩油然而生,心中暗讚,這位老者的確非同凡響,其言行間展現的不僅是深厚的學養,還有那種令人難以抗拒的正直氣質。李安心知,對方的每一句話都是深思熟慮的,若是自己回應不慎,便可能落入對方布下的言辭陷阱。
然而,對李安而言,這一切似乎都不在話下。他自信源於他的過往,一個從21世紀穿越而來的靈魂,擁有的見識和智慧遠非這個時代的人所能比擬。他內心波瀾不驚,麵對陸仲宣的質詢,他以一種幾乎可以稱為遊刃有餘的態度回應,既展現了他的寬廣胸襟,也體現了他作為一名有權者的從容不迫。
“陸大人過獎了,這些不過是我一些淺見。”
李安回應道,語氣中既有謙遜,又不乏自信,他的每一句話都像是精心編織的網,旨在展現自己的氣度和智慧。
李安的表現,不僅讓陸仲宣心生敬意,也讓在場的所有人重新審視這位年輕的官員。
他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句話,都顯露出一個成熟政治家的風範。在這個才二十歲的年輕人身上,人們看到了不僅僅是才華和智慧,更有著深不可測的內心和策略。
陸仲宣對李安的評價悄然升高,儘管他對這位年輕的對手已經重新評估,但這並不妨礙他展開更加銳利的攻勢。兩人交換了幾句客套話後,氣氛突然變得緊張起來,陸仲宣話鋒一轉,直接觸及了核心議題。
“雖然本官深表讚同李公公的見解,尤其是關於冶鐵、食鹽、食糖的處理方式,我深感認同。”
陸仲宣的聲音在靜謐的空氣中顯得尤為清晰,“但我不禁好奇,李公公所涉及的琉璃事務,是否也能與這些民生要素相提並論?比如說食鹽,若是落入彆有用心者之手,恐怕會引發全國性的動蕩。若有人操控食鹽供應,導致百姓無鹽可用,恐怕會激起民怨,甚至暴動。因此,這等要務必須掌握在朝廷之手。那麼,李公公,您認為您的琉璃事業又是如何呢?”
這番話,無疑是將李安置於眾目睽睽之下,不僅質疑了李安的事業性質,更間接地觸及了他與民爭利的敏感議題。